你一定爱看的极简北宋史(十九):神神叨叨宋真宗
在你一定爱看的极简北宋史(十八):澶渊之战中我们提到,澶渊之战有惊无险的结束了,宋真宗自觉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而寇准则在这次盟约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战后轻松的氛围下,宋真宗和寇准都十分开心。寇准原本就很刚愎自用,这下更以澶渊功臣自居,每天净搞一些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东西。当时寇准在朝里的地位,大概可以用他小时候写的一首《咏华山》来形容: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然而没过多久,寇准就又一次被贬了。
事情是从真宗的自我膨胀开始的。
真宗从澶州回来以来,觉得自己这次花了30万就彻底搞定了辽国绝对是神仙保佑,于是决定好好的拜一拜各路神仙。而咱们前面提到过的副总理王若钦则频频出手,掺和到这些祭祀活动中去,逐渐博得了真宗的信任——在两宋以前,帝王祭祀的主要对象是“昊天上帝”,而到了宋真宗时期,这个纯粹代表着上苍的“昊天上帝”逐渐被人格化的“玉皇大帝”所取代,就是王若钦一手策划的。
于是没过多久,王若钦就成了真宗的心腹,而寇准则逐渐被真宗敬而远之。这个时候,王若钦出手了。
在一次朝会之后,真宗皇帝例行目送寇准离开。王若钦凑过来开始使坏了。
皇上,您这么敬重寇相公啊?
对啊,人家澶渊之盟有功于社稷啊。
皇上,您可长点心吧!澶渊之盟这种事情您怎么能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呢?还觉得寇准有功劳于社稷,这有什么功劳啊!
真宗皇帝当时就有点懵,赶紧问爱卿你这话是怎么说的,什么叫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啊。
王若钦呵呵一笑说皇上,您听说过城下之盟没?
真宗一下子就脸红了——澶渊之盟那是个妥妥的城下之盟啊!作为一个皇帝,别人逼着签了个城下之盟,面子上那肯定是不太好看的。
王若钦赶紧趁热打铁:再说你以为寇准当初那是一心为国么?我告诉您,他那是赌徒逻辑,把您当成赌注一把show hand而已,您……唉……
真宗觉得你说得好有道理,于是看寇准更不顺眼了,终于找了个机会把寇准贬黜到了陝州,第二天就任命王若钦接替寇准的职位,担任宰相。但是王若钦的话始终像一根刺一样扎在他心里:我还在这美呢,我都城下之盟了,天下人指不定怎么笑话我呢,我还美什么啊美!朕这张脸可往哪放啊!
钦若因进曰:"陛下敬寇准,为其有社稷功邪?"帝曰:"然。"钦若曰:"澶渊之役,陛下不以为耻,而谓准有社稷功,何也?"帝愕然曰:"何故?"钦若曰:"城下之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是城下之盟也。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帝愀然为之不悦。——宋史·卷二百八十一·列传第四十
机灵的王若钦又一次给真宗指明了道路:您把燕云十六州打下来不就得了,打下燕云十六州您这妥妥的报仇雪耻啊!
真宗觉得你是不是疯了,我要是能打下来燕云十六州我还和你扯这个?有没有别的法子?
嗯,还有一招,咱们封禅吧。
封禅。中国历史上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祭祀仪式,是能够从根本上确认一个王朝“奉天承运”的典礼仪式。
然而封禅不是说封就封的,多少得有点祥瑞预兆,才能封禅。不然天地连个异象吉兆都没有,你就跑去封禅祭祀天地多么尴尬。不过这并不能难倒王若钦和宋真宗:有祥瑞要上,没有祥瑞制造祥瑞也要上!
于是宋真宗和王若钦开足了马力开始准备祥瑞。
首先要搞定的,是那些潜在的反派。寇准虽然已经不在中央了,但是别的宰执大臣们要是跳出来发表一些不和谐的言论也是很尴尬的。于是真宗皇帝大肆的贿赂了一下这些大臣们,以宰相王旦为例,王若钦告诉他皇上可能要制造祥瑞准备封禅的时候他态度十分勉强,于是真宗就将其召进宫中设宴款待了一顿,临走的时候备下一壶美酒,说是让他带回家喝,结果王旦回家一看——满满一壶的大珠子!就这样,真宗拿钱开路,堵住了大家的嘴。现在万事俱备,就差祥瑞了。
景德五年(1008年)正月初三。宋真宗召见群臣,说自己去年做了个梦。
喔,什么梦啊?
嗯,做梦有个神仙,说赐我天书。
哎呀!那真是可喜可贺呀!皇上您快带我们去开开眼吧!
没问题啊!
于是真宗领着大臣们到了承天门,取下天书。只见天书里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剩下的大概意思就是真宗是个好皇帝,宋朝江山万万年之类的。
我的天呐!祥瑞啊!!!
群臣连声贺喜,宋真宗高兴得不知哪里去了,马上决定把年号给我改成大中祥符!赏赐群臣!大赦天下!京城百姓集体吃喝庆祝五天!
大家乐疯了,这祥瑞也太够意思了啊!那什么,皇上,我们集体强烈要求您封禅!
好!真宗皇帝表示既然人民的呼声这么高,那我就封禅去吧!
于是轰轰烈烈的封禅活动开始了,大中祥符元年十月二十四日,宋真宗泰山封禅,大赦天下,文武百官集体进秩,全国人民集体庆祝三天!
三月,甲戌,兖州父老吕良等千二百八十七人诣阙请封禅。
己卯,兖州并诸路进士孔谓等八百四十人诣阙请封禅。
壬午,宰相王旦等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州县官吏、蕃夷、僧道、耆寿二万四千三百七十人诣东上閤门,凡五上表,请封禅。
夏,四月,辛卯朔,天书又降于大内之功德阁。
甲午,诏以今年十月有事于泰山,遂遣官告天地、宗庙、岳渎诸祠。——续资治通鉴·卷二十七
这之后宋真宗四处出击,封禅泰山祀汾阴,祀罢汾阴祀西岳,祀完西岳封五岳,他表示自己已经控制不住自己体内的祥瑞之力了!而宋朝境内的祥瑞则像雨后的蘑菇一样冒了出来:你这边天书献瑞,我这边就仙鹤來翔;你献上金丹百粒,我就送上紫芝千朵;你说天上五星順行同色,我就说地上黄河澄清沙绝……反正真宗你不是愿意看祥瑞么?那我们就一起给你制造祥瑞!
在这种举国痴狂的状态下,真宗皇帝的步子越迈越大。《宋史》说“一国君臣如痴狂”,他在封禅之后又大兴道教,整理道教藏书,命令各地都要修筑天庆观供奉三清玉帝,大兴土木修建了上千所国有道观,而与这些国有道观相对应的则是一种名为“提举XX宫观”的虚衔,用来授予官员,让他可以多领一份俸禄,成为宋朝一大奇观。
大搞迷信的代价是国库被掏空,仅封禅泰山一项就花费八百余万贯,从大中祥符元年开始到真宗驾崩的十五年间,宋朝至少花费了数千万贯在各种迷信活动上,将宋初太祖太宗留下的一点积蓄基本挥霍殆尽。
宋真宗并非不知道自己是在胡闹,然而这种带领全国人民搞迷信的感觉实在太好,让他深深的沉浸其中,欲罢不能。王若钦则作为他的第一助手,在历次闹剧中充当导演,而参知政事(相当于副总理)丁谓、三司使(相当于财政部长)林特、龙图阁学士陈彭年、皇城使(相当于中南海警卫团领导)刘承珪等人则紧密的团结在真宗周围,为其迷信活动献计献策,竭心尽力,人称“五鬼”。朝中其他大臣或装聋作哑,或随波逐流,偶尔有几个直言谏上的,真宗就采取三不政策:不听取、不采纳、不追究。
虽然宋朝还禁得住折腾,但是真宗的身体却已经禁不住折腾了。天禧三年(1019年),真宗在祭祀南郊之后突然中风,此后频繁发病,从丧失语言能力一直发展到半身不遂……要知道,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就算在今天也是头号杀手,更不要提那个年代了。真宗自大中祥符元年开始的迷信活动,终于能够告一段落了,而宋朝也即将迎来一位新的主人。
他叫赵祯,有一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庙号——宋仁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