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组学

iTRAQ 分析揭示长白猪和五指山猪不同的胚胎早期肌纤维类型特征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4人  上海鹿明生物

基本信息

材料:长白猪和五指山猪

期刊:BMC Genomics

主要技术:iTRAQ

影响因子:3.986

文章摘要

猪是人类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其在农业和生物医学方面的研究越来越有价值。最近开发的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可以灵敏、准确地定量蛋白质。

本研究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长白猪(LR)和五指山猪(WZS) 胚胎早期肌纤维类型的不同特征,共鉴定出4431个蛋白。我们发现在受孕28到35天之间差异表达蛋白数量最多。通过GO分析挑选出252种差异表达蛋白,包含8种肌纤维蛋白质。

在五指山猪早期胚胎发育的四个阶段只有MYHCI/IIA的mRNA被检测到,且有显著表达。MYHCI蛋白在28天时首次被检测到,其在两个品种发育后期显著表达,而MYHCII蛋白质直到35天才有表达。

通过String数据库检索得到33个在两个阶段的肌源性差异表达蛋白,这表明一些肌纤维蛋白(MYH1、TPM4 、MYH10等)和功能蛋白质(CSRP2、 CASQ2、OTC等),连同候选肌原性的蛋白质(H3F3A、HDGFRP2等),可能参与了肌纤维网络的形成。

我们基于iTRAQ定量蛋白质组学对长白猪和五指山猪的研究为早期胚胎发育的肌肉发展差异提供了新的数据,有助于提高对畜牧动物早期胚胎肌细胞发育的调节机制的了解。

方法流程

小鹿点评

瘦肉型长白猪和中国海南地方小型猪种五指山猪在产肉量以及肉质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利用iTRAQ蛋白组学测序技术同时对两个品种共八个胚胎早期的背最长肌组织样品进行测序,对品种间、时期间差异表达蛋白进行 GO功能富集以及蛋白表达互作网络预测,所得结果与蛋白质印迹、mRNA定量以及HE染色结果相互验证,并与表型契合。充分说明品种间产肉量差异以及肉质间的差异在胚胎早期已出现分化,相应关键基因也已出现表达量上的差异。所得差异蛋白数据为今后深入 解析品种间肉质和产肉量差异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了参考和启发。

文献来源

Zhang X. et al., iTRAQ-based quantitative proteomic analysis reveals the distinct early embryo myofiber type characteristics involved in landrace and miniature pig. 2016, BMC Genomics.

小鹿话语:这是一个充满干货的公众号,之后我们将不定期推出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原创论文精选集,文中只摘录部分内容,如果想要原文的老师们可以添加小鹿的微信领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