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南京地名变迁

沈老爷聊聊南京有过的地名· 五

2018-01-16  本文已影响18人  沈一飞

接上回,大明气数已尽,被李闯打破了京城,君王死了社稷。吴三桂想效仿郭子仪,他引清军入关后,以摄政王多尔衮为首的新政府立刻挑起了恢复生产、维持秩序、消灭残余反动势力的大梁,他们处庙堂之高却忧其民,为倡导新朝新气象,从民众发型和服饰入手,对不明真相的民众也进行了耐心的暴力解释,如XX十日,XX三屠等,而最后,这一新政策终于得到了全国百姓的理解和响应,毕竟朝廷用心良苦,都是为国为民啊。

南京嘛,叫江宁府吧,让她管理管理从南直隶分出来的江苏省就好来。对了,要让苏州来管江苏省的财政;淮安管江苏的漕运。

那时东南沿海有个顽固的分裂份子朱成功(人家真名不叫郑成功叫郑森!认真脸)。他贼心不改,竟然不响应国家的统战号召,从台湾频繁骚扰沿海,使沿海百姓深受其扰,百姓们不能在更换新朝气质发型后安居乐业!朝廷看在眼里,疼在心上。这个朱逆一度狼子野心,狼突至南京,结果自然是不得人心,大败逃回台湾。

想想此前朝廷在搞迁海令这项利国利民的工程,不为广大人民群众理解,这些吃瓜群众当真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啊!需要好好教育才是。

朱成功从江宁府败退后,清廷就打算管教下江南群众:“奏销案”“哭庙案”“通海案”,正好杀杀头,管管嘴!都已经是新朝了,还当是大明那会可以瞎掰掰啊?莫谈国事才是正途。

是啊,这样的统治管理下,华夏后人哪里去继承汉唐精神呢,可朝廷里,who care!稳定第一嘛。

后面康熙六幸江宁,游览明太祖皇陵时候,题字:治隆唐宋。表面上很尊崇,而实际上呵呵。比如明史要慢慢修,慢慢改,修到乾隆朝花了80多年才修好。期间民间敢自编自修明史者,活的杀,死的拖出来戮尸,刻版的工人都要流放东北去雪乡看场子。如大才子金庸的鹿鼎记中庄廷鑨史案,金庸的祖先查伊璜靠着政治敏锐和人脉逃过一劫。

那个驻跸四次的曹家后人曹雪芹在江宁(南京)写下了《石头记》;也有说这书是太仓吴梅村写的,曹雪芹帮忙出版的。

后来的乾隆也是六次到江宁,游山玩水,寻花问柳,令人羡慕啊。不过这十全老头比不上他爹雍正,气度和才华上不说,单单在艺术造诣上,他是盖章狂魔;巴洛克风格青花瓷的狂热爱好者。

鸦片战争时,约翰牛(英国)本来打打广州、骚扰沿海就好了呀,偏偏不让道光爷省心。由汉奸带着,北上进入长江口。在镇江百姓爬屋顶的看热闹气氛中,灭了镇江的蒙古八旗。切断了大清的通过大运河的钱粮北送(北京城吸血可不是一天两天哦,大明那会就在吸了。)约翰牛们非要跟大清订个啥破条约,难道你们这些蛮夷不知道,在我天朝,签好的字是可以不认账的!签好的条约,也是可以抠字眼的吗!

国外的蛮夷刚领着条约走开,国内就有帮广西信教的南蛮闹起来,从广西北上,夺了江宁府,改叫什么天京。为首的却是个连秀才都考不上的人,叫洪火秀。他不读死书,不死读书,从他会改名为洪秀全就看出来此人确实应该考不上秀才(秀全两字拆开为“我乃人王”,简单易懂。。。)。洪火秀在科举失利后,刻苦钻研创新,搞了个理论,从圣经中找到灵感,自己以耶稣弟弟自居,自封天王,可贵的是,这人善于搞理论,却不停留在理论上,而是以理论指导实际行动,给人间送来了“天国”,中国人口至少损失一个亿的天国。另一方面,洪火秀这个人的人生理想停留在和咸丰皇帝比谁睡的妹子多上,他正式老婆有88位,(不愧为两广人士,这数字发发吉利),不正式的海了去了,王宫女眷就超过1200人,VIP一人独享哦。

后来,洪火秀克服掉自然规律,上天找天父借天兵去了,再也没有回来。天京自然被扶南人攻破了。城里那些从包邮区抢来的金银珠宝现在随便抢;长毛及天王睡过的妹子们随便上,随便杀,真是人间地狱。据曾国荃幕友赵烈文目睹所记,总计天京城内死者约二、三十万人...(有人知道这个屠城吗?)

为什么后来扶南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人才辈出?和这次天京城破有很大的关系,本来清朝时扶南就已经人才济济,加上这次大量财宝和妹子运回了扶南,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本朝太祖父亲和之后的湘军有关系哦。

天京成了废墟,当然名字又叫回江宁府了,为了同治中兴,江宁府搞起了洋务运动。

后面号称同治中兴了的天朝,却在光绪二十年被鬼子们虐成了天狗,赔款赔出了新境界,白银2亿两外加台湾和赎辽费。

到了辛丑年时候,老佛爷觉得被虐得不够爽,陪着义和拳的怪蜀黍们玩了同时向十一个列强宣战的高招,结果被迫去西安西狩了大半年,结果也只能“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了。这次赔款赔出了历史最高度:白银4.5亿两,平摊到中国当时人口,一人一两。

在辛丑年,北方战乱,而南京在两江总督刘坤一带领下和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大家一起和列强达成了东南互保,没有陪北方的义和拳怪蜀黍玩洋枪打不中的游戏。

那时,南方有个孙文,人家不像我个屌丝写屁文,他学医又要玩武,动不动就武装暴动。虽然小打小闹成不了气候,但是烦京城主子爷们的心啊。

在敬爱的老佛爷离开大家后,还没三年,那些在武昌,原本用来看门护院的新军就起事了,竟然还搅起了全国的局,大清药丸。摄政王载沣急的跳脚,却指挥不动北洋新军南下,只能去请在家养病的袁世凯,而老袁的脚疾也马上好了,鱼也不钓了。老袁走马上任后,让人大跌眼镜:大清竟然亡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