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在高速发展的社会,我们如何坚守自己的内心?
1.终究破碎的是理想,不死的是希望
年轻人总是满怀着期待,期待着自己未来的生活,可以一路向前。实现理想,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只要还年轻,就总还是有实现的可能性。
然而,当现实的潮水扑来,理想之火很快就熄灭了。随着理想的破灭,年轻人开始务实,在荆棘中不断开拓、试错,终于,迎来了蜕变。
相对于理想的虚无缥缈,年轻人没有放弃希望。总结经验,继续向前。当自己站在“成功”的彼岸,再一回想,过往的岁月如烟,只因希望仍在,所以,从未真正放弃。
[图片上传失败...(image-cfd2c-1652078593092)]
这是一个年轻人的故事,这也是无数年轻人自我开拓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被太阳晒热》。
2.赤日炎炎,何去何从,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被太阳晒热》的作者,朱苑清,曾经留学韩国,学习电影剧本创作。学成回来的他,开始了创作,同时,也开始了创业。
创业的艰难,让他对现实社会,多了不少感性的认知。周围的那些活生生的人物,逐渐被作者内化成为《被太阳晒热》这部小说中的虚构角色。
[图片上传失败...(image-1a6d3a-1652078593092)]
在这部虚构的作品中,没有宏大的叙事,更多的是小人物的悲欢。我们很乐见赵生辉的成长,这成长历程,仿佛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失落的情怀。同样的,《被太阳晒热》中,还有很多并不那么“成功”的普通人,但透过种种事件,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平凡人物的宝贵精神。
坎坷少不了,赵生辉在现实面前跌倒之后,终于还是爬了起来。
也因此,我们更不应该以某一个阶段的成绩,来定义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事实上,所谓的成功,到了最后,更多的还是自我认同。如果一个人,始终都无法与自己的灵魂和解,那也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赤日炎炎,现实残酷。作为普通小人物的我们,终究还是要先看清自己的内心,才能更好地守护好自己的灵魂。
3.我们都是理想主义者,只不过,殊途同归
《被太阳晒热》这部小说,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热度,主要还是因为作者的赤诚。引用余华的这句话“一个真正的作家在写作时,灵魂是赤裸的。”用它来说明作者的真诚,是非常恰当的。
[图片上传失败...(image-e98128-1652078593091)]
作为一名文字创作者,我深有感触。这个社会的成功法则,无不在教育着我们投机取巧、急功近利。可那样的成功,眼见他高楼起,眼见他楼榻了。王宝山的命运,就是最好的见证。
周雅曼,一个颇有争议的人物。学历不高,风情万种。靠不光明的手段上位,但最终却以最惨烈的方式,回应了之前所有的晦暗。
在这样的人物命运面前,我们很难说,有谁是真正的英雄。生活中,有太多人,在光环笼罩下,内心极度地缺乏阳光。周雅曼敢于反抗,是作者寄托情怀的别致出口。
4.创业维艰,最难的还是内心的坚守
最难的生活,也总会过去。如今的这个社会,颇为魔幻。有人夸赞,有人暴躁。这个社会,发展太快,矛盾也无处藏匿。
人性的发展,却格外滞后。几千年来,也依然逃不出那些花样。
[图片上传失败...(image-82adca-1652078593091)]
创业维艰,《被太阳晒热》中,众多小人物粉墨登场。它像是生活的缩影。作者朱苑清把自己的情怀写入,把自己的思考写入,也把自己的理想写入。在写作的过程中,作者实现了个人格局的跃迁。而我们读者,也会受到启发,通过这些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的命运写生,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最好的活法。
法无定法,大概,最好的活法,永远都是遵从自己的内心。愿你,能有这份幸运,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