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课堂

我们是否真的爱他---<爱在左,管教在右>

2017-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俞创木

      近期参加金老师的儿童情绪疗法课程,托老师的福又将老师的著作《爱在左,管教在右》温习了一次。金老师的书和课程一样,通俗易懂。看金老师的书犹如看故事书,但是你是看看故事觉得有些道理,还是看完故事是否会觉得有需要好好改进和反省的地方吗?

       一、你是否能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小时候在乡下的小学念书,特别是碰上邻居是同年级同学的,他们的父母一定会以他们的成绩好坏作为评论一个小孩是否优秀的标准。好在小时候的神经比较大条,成绩不怎么好被比来比去也就淡然了。现在作为父母的我们嘴上至少不会当着孩子的面说:“你看某某成绩比你好,他你优秀。”等类似直白的话来刺激孩子,因为大家多多少少都学过心理学,都知道该如何跟孩子对话了。但是当你面对一名每次考试能承包倒数第一的孩子,内心多半是会崩溃的。也许你就会怀疑自己对他一切的教育是否是正确的,为啥别人家的孩子能那样优秀,我们家的孩子那样糟糕呢。当你这样想时,那么请扪心自问,我是完全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了吗?那既然是个独立的个体,为何又要拿孩子的短处和别人家孩子的长处相比呢?这个在我们班里就有个真实的案例,高中考大学所有的同学都表现的很勤奋,要好的同学还甚至相约一起考哪所大学。然而一位男同学并不那样认为,他忙着去打工找工作中。16年过去了,那些上了大学又毕业的有的甚至上了研究生的依然庸庸碌碌。而在2016年,我那个高中毕业就去北京打工的同学已经成了一家上市公司的主席了。所以放长远了看,你所焦虑、纠结的成绩问题都只是很小的问题,他并不能代表孩子的一生。

        二、你是否无意中给孩子贴上影响他成长的标签。中国人都羞于表现自己的优秀,比如有人夸奖自己的孩子很聪明的时候,有的父母会说:“哪里有,其实我的孩子很并不聪明”。但是,孩子并不能分清楚这个是你的客套话还是你心里想的,所以孩子就会给自己贴了个我不聪明的标签。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他会想我反正不聪明,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就算能好好的表现,必然也会发生一些事情,使得这个事情变失败。渐渐地你的孩子真的开始变得不聪明了,并且也开始安于接受这个事实了。所以,多给孩子爱的鼓励,不要无意中给孩子贴上伤害他的标签,除非你真的希望他成为那样的人。

       三、对于成绩落后的孩子你该怎么做?一般孩子成绩落后了,家长就会很焦虑,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但是这个并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孩子的成绩。希望各位父母都能做这样的事情,如果你的孩子成绩真的很差,比如说数学成绩只能考30分,如何才能实现考到60分呢?请各位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给孩子订立一个个可以轻松实现的小目标。比如下次考试考40分就可以得到奖励和认可,再下一次的目标区间是40~45,等目标稳定再向下一个小目标进发,直到你期望的目标出现为止。老师称之为阶梯理论。为何需要如此的麻烦呢?一般成绩差的孩子都容易有失败者的情绪,当他通过一次次小目标的实现便会得到成功的经验,当成功的经验积累的足够多时,孩子就能重失败者转为成功者。对其以后的职业生涯都能有很大的益处。

       最后以金老师的话做个结尾吧。如果你很幸运地每天都能见到自己的孩子,那么就抽出一段亲密的聊天时间,每天一次,每个星期一次,甚至每个月一次都行,只要在这段时间里,能够心无旁骛,不再忙东忙西,而把全部精神和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回答他的问题、回应他的情绪、聆听他的苦恼、分享他的欢乐。那么,这段亲密聊天时光所带来的理解和情绪抚慰的能量,就足以帮助他应付繁重的课业和人际关系的压力,以及获得足够的自信和安全感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