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阅读那点事,如何把阅读变成一种享受。
很多朋友,同事问我:
“虾姐,我好想静下心来看书,你教教我怎么看啊。”
或者是:"你帮我推荐几本书吧!"
我从来都是直接反问对方对什么类型的书感兴趣,而大部分的答案都是简单易懂,吸引眼球的,读了一本马上就能蹭蹭蹭上几个逼格。
“不好意思,臣妾做不到!”
因为读书这事,本来就是个人爱好一种,不必跟风,也用不着强迫自己,毕竟个人时间精力有限,为了读书而读书,实在属于浪费精力时间和金钱。
可能这句话会把大家带偏,来具体说说。
享受与折磨1)读书一事,首在爱好。
最近两年知识付费愈成趋势,各大平台纷纷推出一起读书,一起听书,我读你听的形式,意在唤起全民阅读的意识。
有的人可以两三天读一本,比尔盖茨说他每年大约读50本书,而且是纸质版的,而有的人一年可能看不到一本。
于是出现一种心态,读的多得心里优越感突然高于读的少的,殊不知人家读一本的或许是读的《资治通鉴》或者《史记》,这就如同《飘》作者的轶事,十分滑稽。
(一次记者会上,一个衣着华丽的男子趾高气扬地向一个角落里衣着朴素的女子炫耀:"我是某某,作品有78部。"
女子只回复了一个"哦"。
男子因此十分不满,转而问对方有多少作品。对方回答只有一部,男子流出鄙视眼色,心想果然是个蹩脚货,假惺惺问对方作品的名字。
女子回答:"《飘》"。)
但是有的人的的确确不喜欢看书,我见过大量的人一看书就头痛,就抗拒!这是病吗?不是!
每个人喜欢以不同的形式来获取知识,我记得去年最喜欢做的一件事就是先看原著,再看电影,体验这两种不同形式获取信息的感受。因此就会出现三种情况:
谈阅读那点事,如何把阅读变成一种享受。一种是花一个月看《荆棘鸟》和花不到2个小时看电影,花三天看《追风筝的人》和2个小时看电影,其获取内容和精华的结果是一样的。
第二张可能有的时候会适得其反,比如花一周看《尘埃落定》,再花一个月去看电视剧,那就显得有些得不偿失。
第三种则是在电影里面新赋予了更多的特色,如今年上映的《东方快车谋杀案》与原著相比,两种表达方式都很经典,但是电影末尾闪过的镜头又是如此让人惊叹,所以选择方式也得利弊分析。
电影末尾镜头和《最后的晚餐》当你看了原著再和了解该电影的朋友探讨其内涵时,你会发现两人思想的碰撞和交融非常一致,甚至是有不同的感受,可是对方并没有读过原著,我能因此鄙视他吗?完全不可能!
甚至是有的电影与原著差太远,导演的观点转变,观众吸取的观点自然受到导演影响,衍生出与原著不同的观点思维,这种不同形式的讨论,不也是一种接受,颠覆思维方式的收获嘛!
所以读书这件事,首先得是你的爱好,不喜欢读也不要紧,你可以听,可以看电影,(我以前爱看看《锵锵三人行》,听听《逻辑思维》这类节目)不同获取方式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都是极好的。
2)读书一事,其次需求。
昨天有一个搞培训的同事问我:“我怎么能像你一样喜欢历史,了解历史啊?”
问得我一头雾水:“你了解来干嘛?”
他说:“好吧,其实我并不喜欢历史!只是想静下心来读点书,不要这么浮躁。”
。。。。。。
我问他想读点什么书,他说心理学。why?因为他做培训想看懂对方的心思。
这就讲到了需求,这类需求式的读书方式一直是我最提倡的方式,与其在浩瀚书海里浮浮沉沉后才领悟各种精髓,还不如一开始就带着问题带着需求去读。
举个例子,我在写《《皇权的衍生物》目录》时候,作为阅读通史的方式。为了有根有据地写出历史事件,以及对于某件事、某个历史人物进行评论时,是需要了解大量正史记载的,其中包括政治体系发展、军事地理、以及各朝各代的官职、财政税收情况等等,或者对于素来被批判的王安石,到了近现代为其洗白,通过正史记载,大量文献论文,还得放在当时环境来看待,才能对其正确评价。
因此可以说得上阅读量非常大,如果仅仅凭借爱好一事,读完所有的史册,至少得花个好几年。于是我采用的方式是需求式阅读,写到哪个朝代,就捋顺那个时期的各项发展状况。
写宋朝宦官为什么不能如前期一样专权,有项原因就涉及到官员的收入,于是不得不带着问题去阅读参考黄仁宇先生的观点,去核算一贯钱等于多少当前人民币。因此不仅在连载中顺利写成,也附带出其他不同的感受见解。
这种方式非常有益,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个人的阅读需求,甚至是好多人在事后感叹:
“我这个月读的书比我之前一年读的都多,而且收获不只一点。感觉太棒了!“
何乐不为呢。
3)读书一事,贵在坚持。
其实阅读真的是养成的一种习惯,以前我一年可能就读十本书不到,前年开始达到一年三十本左右,其中不包含碎片化阅读的杂志和各类短文。以至于累积的电子书可以在朋友需求时,随时免费分享给他们。(个人非常享受送人书的感觉。)
有的书需精读,有的只需泛读,吸取到营养会作为你的能量储存,有朝一日你一定会用的上,所以热爱读书的你,不要焦虑和疑惑阅读到底带来什么,知乎上有个很赞的答案,读的书就像吃的饭,虽然看不了摸不着,但是已经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在这里衷心建议朋友们,经典的书籍不要用碎片化时间去阅读,15分钟的地铁并不能把你带入到作者的精神世界去,你可能在摇摇晃晃中看了15分钟的《红楼梦》,结果远不及某个新闻网弹出来的政策宣导有用,仅个人意见。)
有的人喜欢读图文并茂的,比如说聊艺术的、科普类的;有的喜欢文字短小故事,诗集,如《小王子》、《泰戈尔诗集》;逼格高的喜欢双英阅读,如狄更斯的《双城记》、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等;
谈阅读那点事,如何把阅读变成一种享受。如果非要分个高低胜负,这个真没有!
就如同拉一个建筑师同一个营养师比,能区分高低?读王小波的就比读莎士比亚的俗套?读着《挪威的森林》而看着别人读《丰乳肥臀》的书面就投去鄙视之态度?吴晓波在他有期节目里说他喜欢读诗集,然而他却是个财经作家,读诗集能为写作带入灵感。
简而言之,爱好读书本就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私事。
读的过程中多思考,读过之后和同好一起分享所得,才是阅读的重点。你拉着一个不喜欢读书或者不喜欢你所读类型的人,非要争个高下,获取短暂的优越感,就如同拉着完全不懂足球篮球的你看NBA,世界杯一样,人家或许只能回复你:
"宁与同好争高下,不和傻逼论短长。"
阅读是个长期性的事,正如鄙人开篇说的,要想读一本嘚瑟几年,逼格蹭蹭蹭上几个档次,抱歉,没有!
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方式都不一样,完全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也不用受畅销书不可不读,各界大佬书单推荐去读,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自控力》并不适合每一个人,而且不一定用得上。
所以,喜欢通过读书来获取信息的朋友们,那么挑你喜欢的领域。带着你的仪式感的泡杯茶,静静地关上门,喜欢什么,想读什么就读什么。要记住,读书这件事,那是你的精神食粮,不是你的精神折磨。受过考试荼毒的学生最能感受那种两眼发愣,盯一个小时还是第一页,背一个月单词开口还是abandon的痛苦。
读书本来就是一件享受的事,完全没有必要强迫去读来折磨自己。
末尾之辞,如果你非要问我读书能给你带来什么,我只能说我收益的是思维、有趣、知识,当然还有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