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的20天的体验

截至昨天,我刚好持续日更了20天。
对于很多人来说,太短暂了,很容易就能坚持,或许太不值得一提。
不过,这并不妨碍它在我眼里成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因为,它培养了我一个好的生活习惯——看书,思考,写作。
疫情这段时间来,我想找到一个舒缓心情的出口。毕竟,疫情严重的时候,需要响应号召,团结一致,不能随意出门,但总窝在家里,也实在是无趣。
所以,我找来了很多书籍。一些好久都没有完成的读书计划, 一些很早就想看但又一直以各种缘由拖拉着没看的书。
一本一本地翻阅过去,这些书籍伴随我度过了这段特殊的日子。
看了这么多的书,自己还是很有感慨的。
很多书籍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视野的开拓,还有是观念上的深刻认识。
大千世界,其实很有意思,有这么多的人,这么多的事。
我在看书的时候,有一个习惯,就是读一本书,如果觉得不错,就会找到这个领域内的相关书籍,集中这段时间去一起阅读。
这么做会有助于我在某一个领域的认知,达到一定的深度。
可以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读书的时候,如果没有加入自己的思考,仅仅是翻了一遍不走心的话,那这本书对于自己来说,也仅仅就是翻过一遍而已。
所以,每当我读完一个领域中的几本书之后,我都会大致梳理一下这个领域知识的要点,核心思想和脉络。
如果我觉得自己了解的差不多了,就开始一个新的领域的书籍,但如果心存疑惑,我就会继续找一本这个领域里的名家的书,来给自己答疑解惑。

很有意思的是,当你真正读一本自己觉得很好看的书的时候,是很开始很放松的一件事情,因为它解决了你生活中的很多困惑。
当读到一本跟自己心有灵犀的书时,你会觉得是一种庆幸,就像一个谈得来的朋友,忽然遇到了,然后畅谈了很久。
想想也是,在N年之前,隔着山跨着水,还真就可能有很多想法、做法都和你类似的人,只是未必和你生存在一个时代而已。
答案就在二次元,三次元空间,与这个时代相互平行的世界里,也许就存在这样一个人,一类人。
值得庆幸的就是,她或者他用心写作,留下来的智慧的结晶,你刚好遇到了,在不早不晚的时候遇到了,于是两个思想的碰撞,产生了共鸣。
很多你原来想到的话,并没有整理成体系,但刚好这本书籍帮助你整理了,并说得很详细,你看的时候不住点头的同时,也在想,自己应该做哪些努力,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了解更多的事情。
读书的目的,是开启自己动脑思考的过程,独立思考,才会有自己的主见,不渲染,不煽情,不矫情,不虚假,真真正正的面对自己独立行走的世间百态。
有了自己的态度,才会理智明晰地做出选择,做自己人生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