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着多媒体,但我依然是纸质书的死忠粉 ——读《当图书进入战争》
本文关键词:二战、图书、多媒体 预计阅读时间:3分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德国的纳粹党一步步控制政权,这个过程中,发生了遍布全德国的“焚书事件”。之前我对这个事儿有点儿印象,因为最近一直在看德国的东西。这个事儿是希特勒为了进行文化清洗而鼓动大学生做的,焚烧的书大部分都是犹太人写的,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马克思。
随后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由一个图书管理员发起了了“胜利图书运动”,刚开始是处于对希特勒这种文化清洗的义愤,但供不应求的书籍进入战场之后,对整个战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后来美国不得不改变原来笨重的书籍出版方式,提供了——军供版图书。
这两件事的结果是——德国焚烧了1亿本书,而美国向战场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和1800万本胜利图书运动的捐赠书。所以《当图书进入战争》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美国利用图书赢得二战的故事。从量化的数据来看,好像也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换到现在可能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美国的图书管理员也好、军方也好,都不会去想着弄那么多书来满足士兵的精神需求,而是跟亚马逊采购一批Kindle外加免费数目。当然这还只是从阅读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时间士兵们还是需要wifi或免费流量来刷脸书、推特,还得看看视频外加游戏。士兵们享受着多媒体的便利和愉悦……
然而,这并不会发生。客观上,战火纷飞的时候电子设备靠得住嘛?当你在北非沙漠里执行任务的时候,得带多少个充电宝?另外,估计信号也不能太好,还得是全球漫游的卫星手机,前提是政府能把卫星给你用。主观上,我相信应该不仅是中国,很多国家的军队都不会允许士兵携带电话之类的通讯电子设备,即便不是通讯类的,具备存储和记录功能的也应该不能随便用。
所以,貌似还是我们的纸质书最靠谱。反正如果我在战场上,能带本滋养心灵的书,在闲暇时光里,填补上我对战争的恐惧和无助,是件非常惬意的事儿。而且我不用担心没电了看不了、摔坏了看不了、进水了看不了、中弹了看不了……反正只要我带着它,想看就拿出来看。
书中的插图:伤员在看军供版图书回到二战时期的战场,图书在解决士兵精神空虚的问题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在精神上给了士兵们巨大的慰藉,在这一点上肯定要比只能看《我的奋斗》的德国士兵要幸福的多。我估计在我年富力强的生命中应该是很难体验战争的洗礼了,不过通过各种书籍、影视,让我对战争的残酷极其敬畏。所以当我脑海中想象着纷飞的战火,在没有任何寄托和慰藉的时候,一本抚慰人心的书,真的是可以荡涤心灵的。
这个过程也让士兵和作者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战争期间无数的信函往来于他们之间,战后更是有很多士兵进入大学,也有直接找到自己崇拜的作者拜师。这就可以算是佳话了。
当然,真正得到好处的是美国的出版业,这件事儿让图书的发行量大增。造就很多作品成为经典,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布鲁克林有棵树》等。同时图书的普及和大众化也进一步发展,走下知识分子圣坛的书籍,成为了大众的文化符号。
《布鲁克林有棵树》图书和二战的故事基本就是这样,它丰富了我对战争的观察角度。同时,我也看了看自己的阅读,确实我听书、看电子书、从视频上学习,但那都是碎片时间里干的事儿,大段的阅读时间我还是和纸质书在一起。这不仅仅是一种感觉,更多的是因为实体书有电子设备取代不了的翻阅感和积累感,我更有耐心反复看一本纸质书,而不会去翻电子书的目录。
没错,我与时俱进的享用各种多媒体;但是,我依然是纸质书的超级死忠粉。有生之年我肯定会不断的持续的增加纸质书的收藏量,赌两件事儿:一是说不定哪天智能芯片取代了记忆,纸质书就绝版了,那我的一屋子书得是多大的财富(当然也可能一文不值);二是纸质书一直坚挺,那我就为后代们积累了最大的一笔精神食量,再加上我个人的感受和领悟,起码他们会知道这个世界的丰富性。
无论这两件事儿,哪件发生了,我觉得这个投资和投入都很值得,而且这两个情况,似乎必然会发生其中之一,高概率,高回报,要不要一起试试?
推荐:《当图书进入战争》——END——
我是削寒,非典型80后。现在只做两件事儿: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如果这个分享对你有用,可以关注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