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六)——颜真卿.陆羽.张志和
在今天的浙江湖州有一座杼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经常和陆羽、张志和等诸多好友在这里游玩赋诗,形成了“吴中诗派”,颜真卿对挚友情意至真。
大历八年,也就是公元773年,时任湖州刺史的颜真卿在杼山上建造了一座三癸亭,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建亭的时间刚好是癸丑年癸卯月癸亥日。而三癸亭正是陆羽所起的。他和陆羽同登三癸亭,游览胜景,并写下诗篇“欻构三癸亭,实为陆生故”。意思是说,我到这个亭子,全是为了你呀!可见他对陆羽的友情是十分深厚的。
颜真卿不仅为陆羽建造了亭子,他看着张志和的船破旧了,也赶紧给他送来了一条新船。张志和隐居湖州,自称“烟波钓徒”,流连山水间,写下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名句。有了这条新船,果真是更能快意享受“渔樵之乐”了。
颜真卿是书法家,陆羽是茶圣,张志和是诗人、画家。这三个人凑在一块可想而知是怎样一幅美妙的场景。即使颜真卿没在,他的友人们游山玩水的时候也能够想到这位热情真诚的老大哥,折花给他,寄托情意。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颜真卿的诗,看看他是怎样记录这段友情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6252647/c8e0b56012be1357.jpg)
“什”的意思就是篇章。诗的开头,颜真卿想象了好友们游览杼山,桂花飘香的美景。而陆羽所折赠的桂花绿底白花,十分可爱。“采折自逋客”里的“逋客”指的就是避士之人——隐士,这里用来指陆羽。
接着几句都是结合桂花的典故来赞美桂花和送桂花的陆羽。桂花生长于山岩之中,不易被人发现,故又称之为“岩桂”,但又借其芬芳使得举世皆知。
“南越蠹”就是“桂蠹”指的是寄生在桂花上的蠹虫,后来又用来比喻那些尸位素餐的官员。“全高南越蠹”意思就是说陆羽的才能比之犹如“桂蠹”一般的官员高明不止百倍。而“岂谢东堂策”则用了晋郗诜“东堂折桂”的典故,认为凭着陆羽的才能,只要有意愿,一定是可以博取功名的。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自己想要放下公务和好友一起游玩的心愿:我一定会和您相约,跟着您去山水间,舒适惬意地欣赏这桂花。
颜真卿任湖州刺史的时间里,和这里的文人名士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也成为湖州文坛的领军人物。据说每到雅集之时,颜真卿和文友们作诗联句,张志和把他们的诗绘成画作。大家诗画相和,乐在其中。其间更有茶圣亲自为大家烹茶,茶香萦绕,幸甚至哉!
颜真卿和他的“湖州文人圈”的友情至今传为佳话。他的好友当中,陆羽和张志和都是当时非常有名的隐士,他们远离朝堂,游吟山水之间,坐享“渔樵之乐”,所以和颜真卿之间的这种情谊更是显得纯洁珍贵。
三两好友,徜徉山水,赏花对诗,喝茶聊天,这畅快的生活方式真是令我们后人好生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