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联中国

当民宿蜂拥而至以后?

2017-06-27  本文已影响11人  云端宿联

民宿作为一种多元化、接地气,并且拥有“主人主义”“人文创意”的栖息之地。相较之传统标准酒店在当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追求个性化宿旅的社会大众所追捧。

可是每个新兴的行业崛起,必将被迅速地大量复制,这,是国情。

那么,当各地民宿一哄而上,同质化严重、故事性缺失、人情味流失、地方性消失、乡村性遗失等问题开始凸显,民宿,还能在风口上挺多久?

自国内民宿登上旅游产业的舞台后,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凸显而出,成为近几年旅游投资热点。这同中国进入工业化发展中后期面临经济转型,中产阶层的崛起、消费能力的增强,人们对旅游方式、生活方式的新追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相关利好政策的推动以及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等因素有关。然后,随着发展的不断深入,“民宿热”背后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那么如何运用市场规律和旅游发展经验,促使这一新兴业态实现较为健康的发展,使投资者更好规避其中的风险,则成为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身处在一个电商时代,想把流量转换成客源,OTA已经是民宿主们的必经之路,可是尽管当下国内民宿行业尚未发展成熟,但是该面对的竞争依然如战场般激烈到难以言表。比如在丽江,作为民宿行业的桥头堡,光是在流量竞争上就十分激烈,而为了争夺客源进行竞价排名,使得OTA收取佣金平均在20%,极端案例能达到55%。

更不用谈数量暴增使得利润微薄 根据《2016 中国民宿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去哪儿网的数据表明:截至 2015 年 10 月 30 日,民宿客栈在去哪儿网登记数量为42658家,而至2016年9月30日,这一数据增长到 48070家,不足一年时间增加了5412家,增速相当快。目前,从全国各省份来看,云南民宿客栈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数量达7392家,其次是浙江6141家,位居全国各省份第二名,接下来是北京、四川以及山东。近1年时间,云南、浙江、广东的民宿增长最为明显,大理、深圳、上海、丽江、成都等城市的民宿增量排在全国前五位。”另外,在《2016 年中国民宿品牌发展趋势和区域人群分析》报告中显示:截至2016年年初,全国有超过4万家的民宿,民宿从业人员近100万人,市场规模已达200亿元。预计到2020年,我国民宿行业营业收入将达到362.8亿元。

但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以大理、丽江、莫干山等为代表的区域性民宿集中发展,部分地区已经接近饱和。以莫干山为例,据当地人士透露,民宿数量已经突破600家,以至于当地政府开始严格管控民宿发展,提高前置许可门槛,在土地出让上有所管控,以防止民宿发展过热。前期投资巨大、租金快速上涨以及同质化竞争使得民宿产业利润趋薄。一位民宿业人士说:“以前一年几万块钱的租金这几年间涨到数十万元,改造费用也是水涨船高,两三百万元只能改造四五个房间。加上淡旺季,如果不上规模,单体已经很难赚钱。” 事实上,民宿参与门槛比较低,很多投资人和企业在做,业态有很多品牌,单体规模都非常小,能盈利的门店不多,估计80%都不赚钱,盈利的能有20%就很好。民宿入住率呈现冷热不一。一些名声在外的民宿一房难订,预订都排满了日程,而一般民宿则入住率不足 50%,双休日还有些客人,工作日几乎无人光顾。

所以,当民宿蜂拥而至以后,尽管民宿客栈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业态,其积累的问题也开始逐步显现。目前,民宿的概念尚未统一,业内外认知混乱。农庄、农家乐、乡村酒店、客栈都被称为民宿,行业也鱼龙混杂,多态发展。各地的监管、法律也处在缺失状态。要知道,真正的民宿,不应只是有住宿功能的场所,也不应是农家乐的替代品,而是一种新的生活 方式。每一家设计独到的民宿都承载着开发者的理想,它虽然没有高级奢华的设施,但却能让人 体验当地风情、感受民宿主人的情怀,体验有别于以往生活的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因此提醒投资者,跟风投资的当下,做与不做还是要根据自身当地的市场情况而定。毕竟全国各地的市场不同,各家成功的民宿的做法也不同,火热中还是应该保持一份冷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