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老师说:课堂上的尊重
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继续收听小吴老师说!明天,教师发展中心的老师要来我们学校听课,其中的一节就是六年级的数学,学校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的徒弟陈老师。昨天晚上,陈老师奋战了一晚,今天上午,我们备课组又进行了研究讨论,基本上把这节课大概的架构整理出来,陈老师又利用午休时间,结合大家给出的建议,加入自己的想法,完成了教案的设计和PPT的制作。
下午第二节课就到我们班进行试课,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一个平时也算是比较活跃的一个孩子,在这一节课里表现得特别活跃,这让我想起了张文质老师在《日常教学的情调》中的第一篇,“神秘的事业”中讲到的那个“人来疯”的孩子,我班的这个孩子也非常相似。陈老师开始不太了解,在他第一次回答问题的时候表扬了他,接下来他越来越有劲,每一个问题都要抢着回答,而且把手举得高高的,甚至还叫喊着:我来我来。这个孩子的还是比较聪明的,基础也是比较好的,基本上都能够学懂,回答得也正确。但是我们总不能一节课都让他回答问题吧,毕竟课堂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不是个人的表演。这个事情我们处理起来其实也是很困难的,教学是公开的,我们总不能就直接忽略这个孩子,直接让这个孩子不要举手了,不要回答问题了,这是对孩子的及其的不尊重。但是单独处置也会比较麻烦,课堂的时间是在快速的流动的,你不能随便就因为这个孩子而中断,我们还是需要保证课堂的流畅,张老师就把它称之为教学失控,教学失控其实并不是说教师没能力,当我们设身处地的去想,我们作为一个教师遇到这样的问题,也是非常难得处理的,那是非常复杂的。
张老师说:“这种复杂性,如果推及到人的生命中去,有些是与生俱来的,而有些过度的热情却是病理性的。如果是病理性的,老师是真没有办法解决。我们如果想说某些教学是失败的,要很谨慎,不能很轻易的就下判断。同时,教学从来不是孤立的事件,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我们对于课堂的评价通常就是学生学到什么,学生反馈到什么,学生掌握到什么,通过这些可以看得到的是表象。其实在我看来,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对于生命的尊重,对学生的尊重。比如刚才说的这个孩子,我们是不能强制地要求他不能这样,不能那样。当我们确实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仍然可以选择顺其自然,包括在课堂上做错的孩子的,说错的孩子,我们不应该急于去评价结果,先要对孩子的表达表示充分的尊重,就像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发言,可以是错的,你们做的题可以是错的,也就说在我的课堂上是允许犯错的,因为你只有犯了错才知道什么是对的,还有更重要的是要参与其中,也就是说我的数学课是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要你参与了就有收获,参与就是收获。”课后,我也跟陈老师交流了这个问题,这也是我非常欣赏她的其中一个方面,就是她在课堂上能够充分的尊重学生,开始对我班的这个孩子她不了解,后来她知道了这个孩子是这么个状况,在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之前,就没有进行处理,就继续让他保持现状,其实这样也挺好的——不要急于去解决什么。
好吧,今天晚上我们就聊到这,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