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和慢(3)
连续发表了两篇《快和慢》,都是旧文,是在成都市的一个郊县金堂写的,写的是生活的A面。那里的日子跟上海不一样,小地方,老两口,除了兄弟姐妹,还有各自的朋友圈子,各种热闹,各种快乐。
退休后到上海带娃,要说快,一眨眼功夫,轰一声就是十年。说慢也慢,娃才小学四年级,娃她妈预期的是要我们帮忙照看到读高中。額的个天,到孩子初中毕业还得整整五年,1825个日日夜夜啊!退休前日盼夜想,心心念念的是周游世界。曾扳着指头算过,新疆没去过,甘肃没去过,宁夏没去过,长春没去过,沈阳没去过,河南没去过,江西没去过,湖南湖北没去过,广西没去过,台湾香港澳门就不说了,就连离成都最近的重庆都没去过,十个手指头不够用,还得加上脚趾头。上班时没时间去,退休后终于有时间了,结果当了姥爷。
好在娃上小学后有分工,与亲家一年一换,轮休。轮休时去过内蒙额吉纳,还出过国,去了一趟迪拜。当然,在上海也去过一些地方甚至去过日本和韩国。
说上海。
轮到我们当值,作息时间自然跟在金堂不同。
晨起,准备早餐,洗漱。不能做八段锦,不能弄出动静。八点过出门买菜,娃在学校吃午饭,娃她爸妈在外面吃饭,周一到周五相对简单,午餐与金堂雷同。与老伴同样有分工,平时我负责做饭(用电饭煲),切素菜,差不多算是给她打下手。上午九点到十点半,便有了一个半小时空闲时间。十一点半到十二点,大概率还有半小时空闲。上午的空闲时间,可以用来写随笔。倘若手顺,可得千余字,足以应付日更。娃下午四点半放学,四点以前可以午睡,起床后可以读书,浏览加星标的公众号,获取高质量的信息。稍嫌麻烦的是晚上,操心的重点是外孙女吃什么,今天会不会与昨天雷同。细节就不多说了。一般情况下晚上六点之前关电脑,饭后健走,然后与文友互动。十一点之前就寝。上海没有熟人,没有朋友圈子,打不成麻将,找不到人喝茶吹牛,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好像比金堂多。
我这人有很多缺点:懒惰,怕麻烦,贪玩好耍,缺乏奉献精神,喜欢被人侍候而不喜欢侍候别人,一直没有脱离低级趣味,等等。在上海有快乐,但也有各种不快乐,好在天性乐观,而且特别善于给自己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若非如此,从新冠元年至今,这日子就真的太难过了。
远了不说,2021年9月开始轮值,再过四个月便是两年。这两年差不多有一年半时间断断续续被封闭在小区,大人网上办公,孩子上网课,不敢高声喧哗,天天做核酸,每一顿都要操心吃什么,加上担心女儿女婿所在的公司倒闭,加上老伴心脏房颤一直未能确诊,加上我的一个小小的囊肿拖成了整形手术,我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做自己的思想工作,才得以比较快乐地活着。那段时间,真的很慢。但估计有很多人都忘记了那段时间。
由此可见,时间的快和慢除了心理因素,更多的应该是来自外界的干扰。
我们所能做到的,是以最快的速度调整时差,恢复常态。
这个常态是快。快乐的快。
2023年5月1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