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创作

他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是新世纪花鸟画家新的追求

2017-09-25  本文已影响55人  画酷

我喜欢江南的恬淡宁静

河畔那一丛丛苇草

和一滩滩水塘

还有那庭前屋后的花木

都蕴含着无限的生机和意趣

(作者:钱学君-图:版纳写生之一)

我也热爱版纳的热烈奔放

雨林中的空中花园

阳光下瑰丽的异域花卉

还有那浓郁的绿色植物

都焕发着大自然的生命光彩

(作者:钱学君-图:版纳写生之二)

现代科学的进步和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

使身处都市的我们越来越远离自然

但同时也使我们回归自然之情更强烈

(作者:钱学君-图:版纳写生之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倡导绿色生活

保护地球

弘扬人性等这些问题

无疑已成为当下花鸟画家必然的新追求

——钱学君先生说道

(作者:钱学军-图:版纳写生之四)

作为新世纪的花鸟画家

在对写生精神深刻把握的同时

也要不断地被补充、引申

触向新的疆域

今天酷哥给各位介绍的我们签约画家

——钱学君先生

(图:钱学军先生本人)

钱学君,原名钱学军

1974年生的江苏常熟人

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

现为:

苏州市美协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

常熟市书画院专职画家

常熟市花鸟画研究会会长

北京中关村画院艺委会秘书长

作品入选全国青年美展、全国工笔画展、写意画大展等国家级展览30余次并获奖,多幅作品被各级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图:钱学君先生本人)

钱学君先生被收入的作品有:

《中国工笔画精品集》

《中国扇子艺术精品集》

《全国花鸟画名家作品集》

《中国当代书画界名人录》

《中国风情当代中国画作品集》

《现代名家画虎》等多部大型作品集

出版有:《江苏当代中国画名家·钱学君卷》

(作者:钱学军-图:乐乡)

钱学君先生长期从事中国画创作事业

在创作中十分注重对常熟书画艺术的

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从常熟深厚的历史文化中撷取不竭营养

其中很多作品内容都是

以反映极富江南特色的风物人情为主

主要是表达了对故土水乡深厚的热爱感情

非常具有丰富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作者:钱学君-图:幽栖)

钱学君先生曾经荣获过  :

中国美协

入展中国文联

文化部等主办全国画展13次

其他全国、省、市画展20余次

在1999年的时候钱学君先生荣获: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首届全国扇子艺术大展的优秀奖

在2003年的时候荣获:

第三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  优秀作品奖  2003

国际工笔重彩画研究会主办:

“献给祖国,献给母亲”中国书画名家大展的金奖

在2005年的时候荣获中国当代花鸟画研究会主办:

第十二届全国花鸟画邀请展的优秀奖。

江苏省文化厅主办:

“江苏省花鸟画大展”  最佳创作成果奖  2005

在2006年的时候荣获中国当代花鸟画研究会主办:

第十三届全国花鸟画邀请展的优秀奖

江苏省文联主办:

美在新江苏  中国画展  优秀作品奖  2006

(作者:钱学君-图:盛夏)

钱学君作品体现了他寻求突破的大力探索

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阳光灿烂

作品画的精致、细致,意境明朗而开,

反应了他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深切感悟的真挚情感

钱学君先生说:

那些芦苇的致意

艳阳下花卉的微笑

都走进了我的心灵

成为了我笔下浓浓的情感

每当一幅幅写生稿挂在画室时

我的兴奋之情油然而生

它如同我的日记

承载着我在自然中的心情

也是我关照自然后返回心灵的“第二自然”

(作者:钱学君-图:晨曦)

写生对于一个画家来说

无论是读过或临摹过多少经典作品

都不能代替自己在大自然中获得的理解

书本和作品不是没有帮助

而要创作出坚实可信的作品

它们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钱学君-图:晚风)

野外写生更是心物交流对语的感知

也是自己在现场对构图

形式、色彩、形态、

意境等各种绘画因素进一步深入思考的方法

尽量缩短写生与创作的距离

使写生作品第一步就产生出创作的审美倾向

有利于提高作品的原创性

纵观历史上有成就有创造性的花鸟画家

无一不是不依赖于写生

在生活中感悟,手写心记

寻找到那些别开生面的表现形式和意境

从而广为流传

(作者:钱学君-图:曙光)

在对大自然写生的过程中

是借助自然丰富真实的直觉感受

展开我们富于创造性的心灵世界

以此来体验和填充传统演化中的优秀和薄弱环节

挖掘出每个人心灵深处独到的美

这是在发展层面上对传统的拓展

也是真正意义上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延续

这也正是钱学君先生的写生理念

(作者:钱学君-图:夕霞暮烟)

钱学君先生觉得:

绘画的真正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有形地反映目见之物

而更在于对客观自然的感性认知

这种感知又是通过人的心灵来对应和表达

自然形象也就成了一种载体

最终我们的艺术创作就透过画面意境

表露和传达了人的思想与情感

(作者:钱学君-图:庭前)

这也是中国花鸟画独特的审美特质

即象征性与隐喻性

一方面说明了植物本身的自然属性

另外也看到了中国文化力量的浸漫所在

植物被一种观念赋予了文化品格

从而焕发出花鸟画在各个时期的多样性和多义性

(作者:钱学君-图:绿肥红瘦)

最后,钱学君先生和我们说道:​

作为新世纪的花鸟画家

在对写生精神深刻把握的同时

将不断地被补充、引申、触向新的疆域

未来世界也为画家提供更为广阔的自然观和思想领域

因此,未来的审美趋向也将以思维结构的不断更新而更新

新的花鸟画图正向我们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