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人类学》读书笔记:品尝民族志
成为人类就是成为个人,我们在文化模式的指导下成为个人,文化模式是在历史上产生的,我们自己的生活赋予形式、秩序、目的和方向的意义系统。
一、品尝民族志的研究理念解析
这里的个人指的是独特的个体——受到文化影响和自己生活因素影响综合形成的独一无二的个体。人类学非常重视特殊的、复合的存在,它不认为这种复合的特殊存在可以被拆解成与其他存在同质的东西,而致力于还原其本貌与特殊性。
有时候我们一直追求清楚明白,却会陷入过度分析的误区,或许应该更多地采取整体观来观照事物,以此开阔思路。我们先不要急功近利地去分析,而是学会了解、认识、描述,要针对对象的特质改变方法,而不是用自己的理论与观念套取结果。
二、品尝民族志的发展方向
斯托勒与奥克斯提出:民族志者的任务并不是去寻找“深藏的真实”,而是要产生一种文字上具有生动可感受的味道,在文本中带着土地、人民和品味食物的民族志作品。
人文学科的科学化是一把双刃剑,通常来说人文学科除了要服人还要动人,除了理论和理性的东西还包括描述性和非理论性的存在,以真正的真实呈现唤起一种可感的东西。
现在中国社会也有向西方社会靠拢的趋势:不再过分注重传承,食物的地位与象征意义正在趋于单一化和同质化,另一方面,饮食文化是历史的,是否加以干涉就变成一个棘手的问题。
就话语权力的基本构成而言,观察行为必须同时建立在知识与交流的基础之上,因此,观察的方式也就成了权力方式。
观察的主体首先有自身成型的一套理论,才进入与客体的交流,其实这种交流已经变成一种评判,根据已有的知识来对未知的客体进行有前提的认知。
三、“筷子文化”与“刀叉文化”
事象上,“筷子文化”首先是民俗的一种表述,属于集体性、温和性叙事,符合传统的农业伦理的节律,保持表面的和平共处,像“筷子”那样滑润委婉,体现出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理念与和平共处的策略。
筷子看似简单,实际上包涵了许多意蕴,它代表着分享: 在餐桌上,筷子是集体进食时分取食物的工具;它代表着灵活:筷子比刀叉的用途更为广泛而形式更为简约,是人类手指的延长;它代表着温和:相比于刀叉的“切割”特性,它更多的是“夹取”。
这是符合传统农业伦理节律的,大自然有生长、繁殖、保育的阶段,中国的反哺文化正是对大自然各阶段的模仿。
而“刀叉文化”属于个体性的强硬性叙事,符合传统的海洋品格的特点,形象上具有尖锐、锋芒,像“刀叉”那样决然果断、黑白分明,似有难以调和的意象。
农业文明通常具有温和的特点,将自身摆在低于“天”的位置上,靠天吃饭,因此他们会更多地与“天”交流和对话,而海洋文明也不同,其中包含更多对抗与战胜的因素,西方的“主/客”思想或许与此有联系。
四、中国的饮食叙事
中国的饮食叙事体现了中国文化对宇宙万物共同关联的平和态度,具体表现为“施”即“受”,“舍”即“得”的自然观与哲学观。
中国文化中辩证因素一直存在,古代人们就认识到了人类生存发展与自然资源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人们会采取保育山林的措施以谋求持续发展,而不是一味从自然中榨取自身需要的养分,当然这些行为也受到了当时的技术水平和人们认知水平的影响。
中国饮食体系具有一种“融化作用”。在中国,传统的农业伦理与封建等级制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者却成了“和而不同”的代表。农业伦理讲求“和”,等级秩序讲究“不同”,二者可以通过饮食得到体现。
家庭关系、饮食文化中既存在等级差异,也可以实现总体和谐的,两者相互交融,成为儒家文化中宣传的和谐而有差别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