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现代设计—爱设计
对于现代设计的理解,还要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说起。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是指一批建筑师、设计师和理论家开始探求20世纪的新的审美观的运动。对大多数持这一审美观的实践者来说,它不单是风格,而是一种信仰。现代主义的主要特点是理性主义,以及从19世纪突然崛起的客观精神。除此之外现代主义另外一个关键的含义是:‘形式服从功能’。这一口号反映了此项运动理性的、有秩序的现代设计方式。
进行现代运动的设计师想通过大规模的生产最终得出反对装饰风格的纯几何形式。最鲜明的代表就是包豪斯设计学校。他们致力于从事最新观念和最先进的设计,他们强调一种单一的现代运动的设计方法,即利用现代材料和工业生产技术,以原色红、蓝、黄和圆形以及方形为基础形成纯几何形式。在后来的发展中,现代设计也被称为国际风格。这是因为这一新方向产生的巨大影响而予以的美称。
在现代设计运动中有一部分人是服从现代设计的规则的。而在同时期还有部分人并不愿意完全的服从这一当前比较流行的规则。
服从规则的突出的代表有荷兰的风格派,俄罗斯构成派,斯堪的那维亚的阿尔多和阿斯普朗德的设计,还有 美国的流线型设计。尽管这些设计和制作展示出了复杂和多变性,但是他们其中始终有着共同的联系。例如,荷兰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风格派,提倡严格的审美观,在创作中使用原色,平面和立体的造型都严格按照几何的式样。此次运动中法国和意大利也有杰出的代表。意大利未来派把自己和左翼法西斯意识形态联系在一起,要利用工业文化建立一个全新的现代国家。法国勒.柯布西埃的建筑设计艺术也是把纯粹的现代主义精神具体化的杰出代表。
其他国家的设计没有完全服从这一规则。例如瑞典和美国,创造了一种为一般民众所接受的流行的现代风格。斯堪的那维亚和英国更是不大喜欢走极端的方式,在材料的选择上,他们一般更喜欢使用天然的材料而不大喜欢过于几何形的。由于20年代后期的经济大萧条,美国出现的一小批工业设计先锋,把机械时代的设计应用到诸如火车、冰箱、真空吸尘器和汽车这样一批的产品上。
虽然装饰的概念是现代设计运动极力反对的,但是在这段时期里装饰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流行设计经常使用建筑上的几何形式语言,创造了一种取得高度成功的风格。(如纽约克莱斯勒大厦)因为1925年巴黎的一个名字为‘装饰艺术展’的展览,这一风格被命名为装饰艺术。虽然评论家对次褒贬不一,但这并不影响装饰艺术在30年代的风行。但,即使是这样,现代主义者还是把它开除在外,并给它起了另外一个名称:Moderne 。Moderne指的是介乎艺术装饰风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种风格。
在这个时期中,现代设计的思想已经成为了设计师的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体现在一切的生产和生活中。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当一个事物或一种思想不适合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或是经济环境的时候。那么它就要被时代所遗弃了。所以,到了战后,被视为理所当然的现代主义和它的价值受到严峻的挑战。现代主义使用的方法太有限了,以至无法设计,它对机械的崇拜压制了人类思想的发明创造力。同时它忽略了给予物体个人的感情和复杂的意义,认为只有一种设计方法是对的和适当的,这种观念无疑是错误的。
由于战后经济的停滞和人们需求的变化,在战争的压力下英国出现了实用主义。实用主义设计意味着给每个人相同的选择,按严格控制的定量计划消费。而欧洲其他地方则受到了纳粹和意大利法西斯提倡的古典风格的影响。纳粹分子把现代运动和同犹太人和公产主义象征联系起来,所以 现代运动在此时是不可接受的。与此同时为了恢复经济,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计划。在这些恢复经济的计划中,关键的战略是设计,是它在增加出口、促进贸易和生产中的作用。
50年代的设计受到战争的影响,人们还处于物质短缺和定量配给的状态,但此时的设计观念却发生了全新的变化。人们把变化后的设计称为‘当代风格’,它不仅是一种新设计风格,更代表着未来的图景。战争给人们留下了重建未来的共同目标和事业,所以这种‘当代风格’并不是一种时髦的设计风格,而是实实在在为人服务的设计。同时这种设计也因为其形式借鉴于美术的发展而被称为‘有机设计’。这样的设计形式呈现出了新的面貌,变得灵活多变,由曲线装饰,而且具有表现意味。
50年代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变化是重新出现明亮的色彩和粗犷的构图,这是对战争带来的物质短缺,定量供给以及束缚限制的自然反映。另外,科学的作用以及战后新的审美和新技术的应用也有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设计师们被科技进步带来的崭新的未来景象所打动,这种对技术新个态度促使了新材料和新技术的采用,也使设计从科学中吸取了营养得到了动力。此时,在20世纪初期支配国际设计局面的国家,如法国、德国,到了如今逐渐被意大利、美国和斯堪的那维亚国家代替了。斯堪的那维亚和意大利的设计有飞速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相比之下美国的成就更为突出。在50年代末期的美国一种异样的文化力量开始滋生,波普文化将推翻50年代设计的价值。
60年代,设计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设计由消费者的愿望和技术第一的思想左右着。
从30年代起就占据世界主导地位的现代设计传统这时大势已去,不得不让位给了波普设计。现代设计运动主张设计要着重功能,少用或者不用装饰,要经久耐用。50年代,年轻一带的设计理论家和实践者从伦敦发起,要推翻这些规则。‘独立团’的出现使:设计价值可以不必普遍化,应该合理少注重些功能,多注重消费者的愿望和需求。这种主张开始流传。波普在美国独立的发展,后来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艺术领域传播到设计领域。伦敦卡拉比街礼品和服装的销售说明了波普设计的优势,它是瞬间的、可消费的,聪明而具有讽刺意味的。
所谓技术第一的思想,是原于科学家们对未来的许诺:要让技术使一切发生变化。60年代的太空旅游给设计师们又灌输了新鲜的思维力量。此时在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家纷纷出现了优秀的技术产物。
波普艺术对现代主义设计做了重新的修整,但当后现代主义代替了波普的时候,对现代主义的批判才真正开始了。
1973年的石油危机有效的结束了60年代设计的乐观主义实验。波普设计巧妙的短暂价值,实验性的视觉风格,不适应新的保守主义方式。厂商和消费者不在有信心或金钱来主持实验性的设计。后现代主义最早的起点是对现代主义原则和价值的批判性立场。战后新的一代感到现代主义方式太严格刻板,现代主义观念排斥装饰、大众化口味以及人类俗望的癖好。后现代主义打开了一系列的设计方式:复兴的观念,材料和意像——这些都是过去被现代主义者否决的。直到后来,这些思想还一直被运用到设计中去。新时代的设计方向有了新的主题,即绿色环保和新技术的发展。
90年代,由于世界经济的衰退加强了限制,并给予设计重新考虑方向的机会。我们受到更为严峻的考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设计事业可谓蒸蒸日上。受到世界范围的影响,不论是在建筑还是在工业设计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也得到了不小的成就。但当我们还在追求设计的简约淡雅时,设计比较先进的国家却重拾了复杂鲜明的设计风格。当我们还把现代设计运动的原则运用到我们的作品中去的时候,也许并没有意识到它的时代性已经不存在了。设计是时间的轮回,时代的产物,是依靠经济的发展作为后动力量。也许有人会说,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并不能达到世界的水平,所以中国设计的滞后性是理应出现的。但历史证明,设计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在前面所说的战后各国的经济复苏计划中,设计是占据了不可替代的地位的。虽然不得不承认设计在中国的地位也在逐步的提高,但由于中国的历史和原有制度对人们观念的限制,若在短时间内达到世界水平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时代是不断发展的,新技术和新思想不断充实着我们的思维和生活,也使我们面临更大的挑战。只要我们把握住时代的脉搏,世界进步的范畴便不会将我们弃置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