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晓的三十而立(中篇)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小晓正和迎迎逛街,突然在街角发现一个雕刻小作坊,之所以这样称呼它,是因为它的大小和陈设的确不能算得上是个店面。
附近的门店都是清一色的红背板黄白字体,鲜亮又扎眼,只有这一家用了黑胡桃木,而且店名也是雕刻的那种篆体,不怎么仔细根本不会留意。店内不大,三面墙上挂着些饰品,长桌上也有一些,靠西北角立着几个大件,一个是沉默是金的木雕,这在领导办公室的桌上就有一尊,不过那是铜色金属质感,为了威慑全员专心工作,背后少议论。第一次见到木质的,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似乎没有那么强的威慑感,可又多了些值得信任的亲和力。
中间的长桌上摆着许多小摆件,有栩栩如生的小动物,有形象逼真的卡通人物,有精致细腻的发簪饰品,还有各种缩小版的牌匾,上面刻着“陋室”、“小屋”、“舒心”等等。迎迎指了指旁边,正见一位身着白色外衣的身影正在鼓弄着什么,小晓顺着方向走过去,在一个方木桌前,他正在打磨一个长方形的,像是半成品的...马脸?只是若是马脸为什么没有耳朵呢?小晓一脸疑惑的站在那儿。
挡住了。那人突然说。
愣神的小晓被迎迎拉到了一边,这才反应过来是在说自己。
大约过了五分钟,那人终于抬起了头,白皙的脸上满是汗水,他望着眼前是两个女生,先是有些惊讶,然后突然反应过来,忙站起身,问,需要些什么,可以自己看看。
如果是刘姐在这,肯定会先故意嘲弄一番,这哪里像是在做生意,然后拉着小帅哥让一个个去介绍,满脸喜欢的样子,最后无比期待的让对方帮忙去选,然后立刻挂上,表示满意。
小晓和迎迎都是话不多的人,尤其是在外面,遇到店主太热情的反而会不知所措的匆匆离开。迎迎刚要拉小晓走,小晓突然停下问,你手上的是什么?
他一边擦拭着手上的粉末,一边瞧着木桌上放着的木雕,说,这是一张马面。还没等小晓发出疑惑,他又解释道,这是一张残缺的马面,刚出生就夭折了,被丢弃的草丛里,经过日晒雨淋,虫鸟啄食后,就只剩下了半张脸。
迎迎脑补了下画面,吓得表情都要失去管理了,跨起小晓就要逃。小晓安抚了下迎迎,提高嗓音说,你可以关门送客,大可不必说些吓人的话唬人。
说着便拉着迎迎出了店门。
迎迎出店后片刻便重燃了逛街的心情,小晓心里却是真生气了。她也喜欢雕刻,但喜欢的是一切美好的东西,在她看来,将一块毫无灵性的木头雕刻成一个圆润的、精致的、富有生机、表露情绪的物件时,是一件令人开心的创作。但如果用它们去展现残酷,表露邪恶,就像是在童话城堡里放鬼片,不伦不类。
可世上本就是善恶参半,怎可能处处是童话城堡,只是小晓太天真罢了。
还没进办公室的门,就听见里面在争吵。
赵哥正在训斥小孙。
昨天下班后,赵哥和小孙去了附近的小店吃饭,估计赵哥喝的有点高,最后还是小孙给送回去的。
问题就出在了送回去这件事上。
当时走道比较暗,小孙一边扶着赵哥,一边摸钥匙去开门,突然门从里面被打开了。小孙先是一惊,后一想可能是有家人在,也就没想太多,只是疑惑房间里为什么不开灯。将赵哥扶到沙发上躺着,小刘觉得不方便多留,便匆匆离开了。
刚出了小区,小刘突然想到赵哥前两天才说老婆带着女儿去旅游了,估计要一个礼拜才能回来。所以,今天两人才有机会去喝个小酒,难道她们提前回来了?如果不是的话,那...房间里的人又是谁?
小刘突然掉头往回跑,正好撞上踉踉跄跄从门里往外走的赵哥,忙问怎么回事,赵哥捂着头上的伤,喊着,快报警,有小偷。
半夜配合警方查了监控才知道,昨晚送赵哥进来的时候,小偷就站在沙发旁,然后小刘丢下赵哥就走了。
一大早赵哥气呼呼的来到办公室,径直奔向座位上的小刘开始发火,你小子想干嘛,你们一伙的是吧,想要了老子的命是吧!
小刘也是憋屈,昨晚搀着赵哥回去时摔坏了手机不说,大晚上又陪着赵哥报了警,等警察到了才疲惫的离开,一早又赶到办公室忙昨晚剩下的活。
这会脑袋还没清醒,又劈头盖脸的迎来一通训斥。
看着赵哥额头上还贴着纱布,想着昨晚也是幸运,万一歹徒再狠一点,伤了性命那还了得。只能痒痒的赔不是,并保证,当时房间太黑,真的没有看清楚,自己也不知情。
赵哥怎能不知道小刘的为人,他也只是心有余悸,觉得太可怕了,家里进贼这事以前只在电视里、新闻里看到过,现在竟然亲身经历了,而且还发生了正面冲突,太恐怖了。
因为这事已经惊动了警察局,所以老婆那边也已经接到了通知,估计很快就要回来了,想着即将面对的棘手问题,赵哥心里糟糕透了。
小晓怯怯的坐到位置上,心想小偷不会哪天会去自己家吧。
还好不到三天,那小偷就被捉了,在第二次偷窃时和一位户主之间发生了拉扯,被执勤的保安直接按下,带回了警局。
小晓庆幸地说,终于可以安心的睡了,这两天总担心会有小偷,半夜听到电梯的声音都吓得不敢出声。
刘姐故意压着嗓子说,这世上,可不是只有那一个小偷呦。
迎迎连忙呸呸,不许刘姐瞎说。
这三个独居的女人,谁也不比谁的胆子大多少。
听说,刘姐又交了个男朋友?小刘岔开了话题。
大家贱兮兮的瞧向刘姐,一脸吃瓜群众的模样。刘姐也不掩饰,叉着腰飘出一句,姐从不缺男人。
终于又到了周末,小晓难得睡了个懒觉,阳光透过墨绿色的布帘影射出风的影子,好喜欢这个感觉。就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奶奶家过暑假,那时候车辆很少,高楼很少,书也很少,一个假期却很长,可以做很多的事。最喜欢的就是晚上,爷爷在窗外吹笛子,奶奶便躺在小晓身旁哼歌,那一辈人很少谈情说爱,也很少说教,却可以把生活过成了诗,越久越有韵味,温暖了整个童年。
小晓起来后便继续鼓弄她的那些宝贝,她喜欢将一块原木拿在手中,迎着光照看它们的纹路,似乎上面记载了它们一生的故事。然后为它们量身定做一副全新的外衣,对,是外衣,这个马克思唯物主义学的还不错的姑娘,却偏执的认为物是有灵性的,一切外在的变化都不会捍卫它核心的灵性。所以,在她手上塑造的每一个物件,都是精巧的,美好的,快乐的。
她突然想起了那只马脸雕像,却不想再次造访那位店主。
很快到了十一月份,每年十月中旬在上海都会举行一次大型的雕塑展,到时不仅能看到巧夺天工的艺术品,还有大师云集的师友会,在参会的人中,会遇到很多兴趣相投的新朋友。小晓很珍惜这次的机会,而且上次生日会上老爸当着好多亲戚的面问女儿要什么礼物时,她说想要一次独自旅行。在大家的欢呼怂恿下,老爸算是点头默认了,这次,他总不能赖账。
从小到大,老妈工作比较忙,都是老爸照顾着小晓的生活和学习。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小棉袄,一点也不假,小棉袄暖不暖和尚不知道,但老爸可真是把小棉袄捧在手心里一路护送着长大的。
这次准备外出的前几天,老爸明显在作妖,一会说自己的身子不舒服,需要女儿陪着去医院看看,一会又说,最近沿海地区的天气不太好,说不准会出现寒流、台风什么的。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小晓还是第一次看到老爸试图出尔反尔。
这天,一家人难得的坐在一起吃饭,老爸试图说些什么,却被老妈拦下了。饭后,小晓回到房间收拾东西,只留爸妈在客厅歇着,老爸小声责怪道,难道真的让她一个女孩子家的去外地?多危险啊!
老妈靠近了一步,说,我怎么会让她一个人去呢。
终于要出发了,虽然损失了两天的年假,但想着即将开始的第一次的独自旅行,还有一切未知的、新鲜的、期待的事情,已经很知足了。
就在小晓刚踏上列车准备给爸妈报平安时,突然车厢内闪现出一位熟悉的身影,何安?他怎么会在这里。
这时,手机传来老妈的讯息,问是不是已经上车了。
原来是她安排的,怪不得这几天那么平静,还出面安抚想站出来阻止的老爸。原来,她才是最后的拦路虎。
小晓关掉手机,将帽檐压低,准备先睡一觉。
终于到了展厅现场,倒没有想象中热闹,两根罗马柱中间拉着一条横幅“欢迎全国雕塑爱好者”,门前有两位迎宾,穿着制服,胸前别着徽章。小晓快走了两步,回头并没有发现何安,心里嘀咕着,很快就被厅内的景象吸引了。
厅内一共分了四个区,第一个区是雕塑文化介绍,第二个区是雕塑成品展现,第三个区是个人作品展示,第四个区是个大型阶梯会议室,将有知名专家和现场爱好者之间探讨一些想法。
这里的雕塑文化介绍比书里看到的内容更全面生动的描写了雕塑的由来、历史及丰富的进化过程,且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声情并茂的为在场的爱好者们提供了更多的难得一见的稀有作品遗迹。小晓简直叹为观止,心里不免有些惭愧,原来自己对雕刻的了解知之甚少,只能算是略知皮毛。
穿过一道屏障,来到了雕塑展示区,一尊木雕观音像就矗立在那里,只见她双眼微闭,手捧净瓶,给人以宁静与平和、智慧与慈悲的祥和。那木质透着岁月的洗礼依稀还能看到最初的纹理,在柔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细腻。
比起这里的雕塑,自家的宝贝们似乎成了一群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的宠物,可偏偏是这些“宠物”让小晓已经爱的不得了了。随即,小晓又觉得有些抱歉,其实它们也蛮好的。
从雕塑展出来已经是六点多,天已经黑了。
看到手机上好几个老妈的未接电话,赶忙回了过去。
喂,妈,我刚出来。小晓一边打电话一边往路边走。
你晚上住哪里呀?电话那头老妈平静的问。
天!小晓突然想起来忘记住宿的事了,以前出门旅游都是老爸老妈订酒店,这次自己出来,只顾着兴奋了,竟忘了这么重要的事情。
刚要心沉海底,又被一句话捞起来了。
放心吧,今天小何去上海出差,你们应该已经碰过面了。他已经在会展附近订好了酒店,放心,他就住在隔壁房间,不过可能会很晚过去。你直接带着身份证去办入住就行了,地址已经发你了,你看一下,安顿好后给我们回个电话。
小晓终于平复了心情,突然觉得跟着老爸老妈出行也不是全是坏处。
原来是来这边出差,也太巧了吧,不过只要不是特意安排来监视我的就行。很快,小晓办好了入住,第一时间给家里打了个电话,老爸还是火急火燎的叨叨个没完,在小晓的印象中,老爸年轻时可不是这样的,年龄越大反而越絮叨了呢。老妈倒很平静,叮嘱了些注意事项后,就挂了电话,真不愧是干过企业管理层的人。
第二天上午,会展开始进行个人作品展示,很多人涌了进来。
突然,在琳琅满目的作品中,小晓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影子,是一张,残缺的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