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亭历史有意思正版野史

朱元璋做过和尚,为何做皇帝后还搞株连、灭族,毫无慈悲之心?

2023-07-02  本文已影响0人  樾檬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 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是黄河泛滥,第二是淮河沿岸遭遇严重瘟疫和旱灾。

灾难到来后,四月初六朱重八的父亲饿死,初九大哥饿死,十二日大哥长子饿死、二十二日母亲饿死。

那段时日对朱重八来说就是一生中最悲惨的时光。

十七岁的朱重八,眼睁睁的看着亲人一个一个死去,而他却无能为力。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此!

然而,更悲哀的是:天下虽大,到处都是土地,却没有一块地可以埋葬父母亲人。

幸好后来有好心人看到他们确实可怜,终于给了他们一块地方可以埋葬父母亲人。

之后为了有饭吃,他决定去当和尚。

没错,他就是仅仅为了有饭吃才去当的和尚,根本不是所谓的看破红尘、皈依佛门!

而皇觉寺里面的和尚根本不念经、不拜佛,甚至连佛祖金身也不擦。他们有田地,还能结婚(元代),钱多的和尚还可以去开当铺。

这样的寺庙养出来的如此和尚,哪有什么慈悲之心!

朱重八在外面受世人欺辱,在庙里受和尚欺负,什么脏活累活全都让他干,还经常挨打受骂,而他为了吃饱饭,只能忍气吞声。

甚至后来由于饥荒严重,所有和尚都需要出去化缘,就在这件事上朱重八也受尽欺负。

由于和尚多,所以寺庙对化缘地有界定,哪些地方富点,就指派领导的亲戚去,那些地方穷,就安排朱重八同志去。

朱重八被指派的地点是在淮西和河南,这里是饥荒的主要地带。

反正饿死也活该,谁让你是朱重八。

乱世之人,能够活着真是非常不易!

包裹后来他离开寺庙,去郭子仪处投军都是被逼无奈。

这是一个真实版本的逼上梁山,也是那些封建时代贫苦农民的唯一选择。

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谁愿意打仗?

在活不下去时,那些农民被迫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去推动封建社会的发展,直至它的灭亡。

而这,就是他们的宿命。

登上皇位后的朱元璋对于国家朝政一直都是敬业爱民,直到洪武十三年。

洪武十三年,御史中丞涂节等上奏胡惟庸党谋反,朱元璋随即诏令严加审讯,并以最快的速度将招出之谋反人员,包括告密人涂节,一并处死。

也是从这里,朱元璋开始对功臣下杀手。

所有人都不理解朱元璋为什么这样做,包裹他的儿子、他选定的继承人朱标。

有一次,朱元璋又要杀掉大批功臣,朱标看不过眼便劝他:“陛下杀人太多,恐伤了和气。”

朱元璋不做声,叫人找了一根带刺的木棍丢在朱标面前让他去捡,朱标又不是白痴看见棍上有刺自然不动手。

朱元璋冷冷地看着他说:“我杀人就是要替你拔掉这根木棍上的刺,这些都是危险人物。"

只此一句话,就很清楚地说明了朱元璋杀人的动机。

然而朱标还是不能理解,他用冷淡的口气对朱元璋说道:“皇帝是尧舜一样贤德的君主,大臣才会是拥护尧舜的臣民。”

此话一出,朱元璋勃然大怒,操起座椅就向朱标砸去,朱标虽然躲了过去,但也因此生了一场大病。

朱标是一个仁慈的人,也有着卓越的见识,更是一个敢于坚持原则的人,如果登上皇位,相信会是一个好皇帝。

然而,他却不是一个懂父亲的好儿子。

他不懂朱元璋为什么这样做,因为他没有经历朱元璋所经历过的,朱元璋的心酸历程只有他自己懂!

为了维护统治,为了朱家的江山,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人,朱元璋愿意背负任何骂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