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讲述的故事——读《咨询室的秘密》
近几年,在我们这里心理咨询成了一个比较热门和高大上的东西。现在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学习压力普遍较大,心理咨询作为一项能够疏导情绪的辅助性工作,应该也必须成为城市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业。
但近期,我在市面上看到的国内一些心理咨询类作品,要么是大学生的心理辅导教材,感觉就像是《大学生思想品德工作》换了一张书皮。要么偏重于积极心理学,不是煲了一锅香醇的鸡汤,就是浓浓的知音体风格。
机缘巧合的,我从图书馆借到了这本《咨询室的秘密》。作者是英国的斯蒂芬·格罗斯 ,是一位心理分析师,他把自己25年来累计五万小时以上的心理咨询对话进行了提炼,详细讲述了自己在心理咨询室发生的各种动人故事。给我一种以前从所未有的体验。
了解心理咨询的内容##
在刚刚学习心理咨询师考试课程的时候,对心理咨询业务工作程序,准备工作,心理咨询场所物品的摆放,心理咨询过程的注意事项等都有所了解。但这些所谓的了解仅仅是作为考点记住而已。对于心理咨询本身,虽然了解一些其中的技巧,规则和程序,但对心理咨询的全过程还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模模糊糊的。考试复习的案例分析大多数都是给你足够的线索,然后考生提供他们想知道的,唯一的答案。这一点和心理咨询本身并不一致。作者把自己做心理咨询的25万小时经验,浓缩到这本二百多页的小书里,让大家对心理咨询的全过程都有了一个很直观的了解。最值得赞颂的是,作者描写的咨询室的故事里,并没有刻意给自己塑造成一个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师形象,而是一个以解决来访者问题为己任,真正客观分析的学者。
重新认识精神分析##
在此之前,我一直难以理解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尤其是我读过一本名为《向伪心理学说不》的书籍后,一方面了解到之前大名鼎鼎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只是心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既不是终级阶段,也缺乏足够的实验和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研究。另一方面个人总感觉,这种精神分析好像动不动就和性以及婴儿期的感受连接在一起,行迹于下三路的关注,让自己感觉不太舒服。
这本书,则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抽丝拨茧的向读者展示,那些陷入苦恼的人们是如何产生纠结的心态而无法自拔的。同时展示了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来访者如何最终直面自己的心结,接受过去的自己,真诚的面对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从这本书中的31个案例故事,作者把精神分析心理咨询来访者的开始,说谎,关爱,改变,离开的全过程娓娓道来,我们可以从中管中窥豹的了解,精神分析心理咨询方法。
心理咨询师的内心世界##
以前在一些影视剧中,心理咨询师给人们带来的总是非常知性和睿智的形象,不管是《无间道》里面的陈慧琳,还是《心灵捕手》里面的桑恩,都是如此。而真正的心理咨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始料不及的情况,不得不处理一些非常棘手的问题,而不是照本宣科就可以解决的,作者在书中非常坦率的承认这一点,特别是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来访者会有很多反复的过程,甚至强行中断或结束咨询。即便作者站在咨询师的立场上认为需要继续,也会尊重来访者的意愿,这不仅仅是咨询师的职业道德要求,更是作者接受不完美的体现,即他知道不是每场心理咨询都一定可以实现目标,让访客解决问题,但他能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事实。
学会“接受”自己##
书中写到:
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深渊,而要穿过这个深渊,我们都要学会“接受”这门课。如果我们很幸运,能找到无条件爱着自己的人,那么我们就会籍由他人对自己的接纳,学会完全接纳自己。倘若不够幸运,我们也有可能让自己变得幸福起来,方法就是——学习自己接纳自己,唯有如此,我们内心强大和柔软才能真正到来。
的确如此,我们需要的是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这个世界的不完美,才能脱去自我防御的外壳,和自己真诚相见,和这个世界握手言和。唯有接受,才能有新的,更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