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己发现生活的小美好散文

有时候,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乡愁

2019-02-02  本文已影响16人  莫非仙
有时候,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乡愁

美食家兼作家蔡澜说:

有时候,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乡愁。

电影《后来的我们》,无数人为小晓与见清错过的爱情惋惜。

可戳中我的,却是田壮壮饰演的老父亲,在那封信的最后说:小晓,好好吃饭,累了就回家。

感觉就像我妈在说:女儿啊,好好吃饭,累了就回家。

一瞬戳破泪腺。

林见清说:“没有粘豆包,怎么算过年?”

不善言辞的老父亲,便总是在厨房的烟熏火燎里忙碌,一屉一屉热气腾腾的粘豆包,揉进了父亲的思念、牵挂与爱。

平淡而真实的生活,平淡而浓烈的亲情。

影片里,有无数春节的镜头,因为,只有春节,父母和子女才能团聚。

可这种团聚,也因为种种理由,一年少似一年。

林见清混不出人样便不肯回家,大年三十,他吃着外卖,却告诉父亲:我们很多人,一起吃着烧烤、火锅,什么都有。

父亲在家里,冷冷清清,只有一个老哥们,却告诉儿子:我这里一切都好,很多人在等吃饭。

时间一直向前走,没有尽头,只有路口。

剧中说“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是的,见清和小晓走散了,也和父亲走散了。

什么都有了,却再也吃不到记忆中最爱的粘豆包,再也没了一起吃粘豆包的人。

珍惜眼前人,大概便是这部电影最想告诉我们的吧,无论是珍惜那个相爱的伴侣,还是珍惜那个等你吃饭的父母。

《今天也要好好吃饭》中说:食物的甜酸苦辣,和人生一样,有哀愁,也有它的欢乐。

无论沪漂北漂,还是绿卡枫叶卡;无论跨越大半个中国,还是横渡大半个世界;无论抢票多难,无论票价多贵,我们都想穿过时空经纬,穿过千山万水,与父母团聚。

有时候,我们吃的不是食物,是乡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