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勋章背后的斑驳

2021-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独赴

不想受到任何的控制,于是没有勋章。

貌似你在乎它,实际还觉得它缠绕束缚你。缠绵地沟通。实际就是自由自在的,这是内心的战争与游戏。想明白了每件事都是这个过程的流动。主要还是体能。换季,小感冒,精力不支一些也是有的,不要那多审判,终其一生人要对待的其实是内心的那个声音。

无论做什么,怎么做,都是可以的。

包袱,在不断的行进中摘下来。

伤人的话过滤掉,伤人的东西迟早要返回来。

如果有一个故事,就在心底默读。也可以做自己的朗读者,有些幽暗之处不必要人看见。虽然武志红说过的那句话很著名,看见就是光。但什么是真正的看见?对吧。它就是一个可以随时变动的浮动标记。没必要太过当回事,放心里。

每年这个时段都有些季节性鼻炎,就容易情绪不稳定。加上生理性的轮回制约,你会明白,人的精神受制于生理的条件,身体就是你的风水和环境。今年学乖,好好吃药,几天就觉得通畅,以前会习得性无助,觉得药不一定有用。这样的观念究竟是怎么生成的?需要细究。就像也会突然的不想日更,除了状态,还有心态。保持适中的度需要诸多警觉。

刚才喝下一杯麦斯威尔,坐在这里打字,其实文章写东西,不写就没有,写就源源不断。至于日更会不会打扰写小说的构思,我觉得这是心理感觉的事,你也可以说它是在推进的作用力。还是内在的声音,每天花点时间聆听它,其实给出了很多警示和提醒。

真的有时就是觉得自己不能胜任。上次的事我主要就是这个感觉,而无端接受就觉得自己是在节节后退了。其实当然是未必的,但已经决定了,就是最终答案。当时想好了,事后也就不必再想。

在不断前进中旁观某些时刻的冷静也似梦境。是前进了一些刻度。

就像每天面对很多周边的人来人往,却也不影响思维深处的挖掘和独处。日更就像一个标记浮球,内在对于一些写作目标的定义和思考过程则另当别论。还有一点就是不要搞太紧绷,我有时会思虑停不下来。思维快速转动,它们仿佛百千万的人头攒动,等待我的回应。那我自然是疲于奔命朝不保夕。

回应,在需要的时候。不需要的回应,就是多余。分辨它需要一点技术,和自我照明。

所以我觉得日更恰好可以对治这种骤然尖锐的焦虑发作。除了让我觉得我在行走之中,写作就是写作,对于它背后的信条和看法,也是作者本要修的。写出来,就能够与之得见,很难得的就是这个。

所谓印记只是心甘情愿去做,否则勋章也会成羞耻。

每个瞬间都完全活在自在之中是理想状态,写作推进了它的接近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