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贝想法简友广场

“内卷”和“躺平”

2021-06-09  本文已影响0人  灿烂jx

世界上的事情大多是成对出现的,差不多都有相对的两个面,就像硬币有正反一样。

所以,有生就有死,有好就有坏,有上就有下,有快就有慢。就连时下流行的网络流行语,都极好的暗合了这个逻辑。

比如,眼下正被人们津津乐道的“躺平”,还有前段时间被大家纷纷热议的“内卷”,就是一对孪生子。

虽说网络流行语原本是属于年轻人的语言,就像yyds(永远的神)和996(9点上班,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一样。

年轻人说的、用的多了,自然就会引起各个年龄段人们的好奇。

“内卷”不仅对于年轻人,甚至对于其他群体的人来说,更多的也都是一种不由自主的被动和裹挟。

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幼儿园开始,一路紧锣密鼓到小学、初高中,再到高考时名校极其热门专业的选择,到职场竞争后的996工作模式,还可以延伸到年轻父母们互不服输的“鸡娃”……

这些处在“内卷”中的年轻一代,内心背负了很多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压力,尽管辛苦和不满累积了很久,却又很无奈,因为他们就像高速旋转的陀螺,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的。

于是,有了“内卷”,就有了与之相对应的“躺平”。

说“躺平”,首先要抛开那些失去斗志,消极应对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假佛系。

真正的“躺平”,应该是内心的一种觉悟,自主走向边缘,将加薪、加班、买房、鸡娃等等,有选择有分别的抛开,主动选择那种能让自己内心归于平静的生活。

“躺平”,首先要放弃的,就是对物质和财富的执念,然后还要看开对名望,权利的诱惑。

有的“躺平”者,是在物质和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停下脚步,享受当下的安适。

有的则是放弃了与高薪匹配度极相合的高压力工作,选择了能够保证基本舒适生活的轻松工作模式,他们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换取“躺平”。

无论哪种方式的“躺平”,都是人们对“内卷”的消解和反叛,也是对裹挟的一种觉悟。

“躺平”一族,年轻人居多,中年人也不少。

对于“躺平”,需要警惕那些心怀“躺平”想法的年轻人,缺乏积极的创造性与火热的斗志,他们的“未成先躺”和“未富先躺”,恐怕将会给country建设和nation发展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对于人到中年的我们,“内卷”带来的,多是对人生前半程的反思;而“躺平”,更多的是对未来生活的规划。

“内卷”与“躺平”,取乎中,刚刚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