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17岁男孩跳桥身亡:爱和理解在哪里?

2019-04-22  本文已影响0人  秀平心理芳疗

作者:小璇

01 “现在的小孩心理素质太差了”

昨天看到一段让人心碎的视频。

在上海卢浦大桥上,有一辆车停在车流密集的路中间。

期间女司机下车一次,敲了敲后门,又回到驾驶位上。

紧接着,有一男孩猛然拉开后车门,直奔桥边,一跃而下。

没有半分犹豫,整个过程,不到5秒。

紧跟着在后面的的女子,是男孩妈妈,因为没有抓住孩子,她懊悔得捶地痛哭。

短短几分钟的视频我看了几次,每一次都无比揪心。

无论是男孩那个决绝的背影,还是男孩妈妈痛哭的样子,一样让人心疼。

据报道,男孩17岁,因为在学校与同学发生了矛盾,没想到还遭到妈妈的教训。

一时气不过,就冲下车从卢浦大桥跳下去了,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消失。

很多网友评论:

“现在的小孩太过自我”

“现在的小孩心理素质太差”

也有人说这个妈妈会一辈子活在自责中,太痛苦了……

我们不知道,除此之外,孩子和家人都发生过什么。

也不想指责这位失去孩子的可怜母亲。

但惨剧的背后值得每一个家长深思:

压垮骆驼的,从来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每一根稻草。

纵身跳桥那一瞬间如此决绝,孩子一定对这个世界很绝望。

02 比起被欺负,让孩子最受伤的是父母责备

比起和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

更让孩子感到受伤的是父母的责备和不理解。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36岁的林莹莹得了尿失禁,周转了多家医院,都没有治好。

直到去看心理医生,才明白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与她童年的经历息息相关。

原来,林莹莹的父母都是老师,对孩子比较严厉。

在莹莹10岁的时候,有一天突然尿床了,觉得很羞愧。

但妈妈知道后,是直接当邻居的面指责她:这么大了,竟然还尿床,都没有2岁孩子懂事!

 

林莹莹回忆起当时的心情:“当时真的想找个地洞钻进去。邻居都在听我妈妈嚷嚷,所有的小朋友都在抱怨,我就像被扒光了衣服一样,没有任何尊严....”

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安慰,还反倒被责怪。

这件事一直留在莹莹心里,直至长大后影响成“尿失禁”。

妈妈可能没有想到,因为一句话,会影响到女儿这一生。

去年在泰国,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情。

在一家超市里,一位父亲跟儿子争吵之后,把枪放到儿子面前说:“有种你就别活了”。

谁知道,儿子真的就朝着自己开枪,结束年轻的生命。

父亲当场崩溃,但后悔也来不及。

父母总是喜欢“批评教育”,让孩子反思自己。

“你自己没问题人家为什么来招惹你”;

“你不打他他能打你吗”;

“人家主动挑衅你就不能直接走开吗”...

却从来没有问过:“孩子你怎么了”。

心理学者武志红老师在《为何家会伤人》中写道:

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其实,当孩子在倾诉的时候,是希望父母看到他的“委屈”。

而不是,你用责骂指出他的过错。

这样孩子只会感觉:不被理解,不被安慰,只剩下自己孤军奋战。

我们相信所有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应该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03 最好的家庭关系,是遇事不责备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个问题:人际关系遇到难题,会找父母寻找帮忙吗。

其中一条点赞最多的回答是——

不会,因为无论如何,他们都觉得错的是你。

让人不禁感慨,

即使家庭完整,也会有孤立无援的感觉。

有这样一则公益短片——《语言暴力》。

讲的是一个男孩打碎了杯子,还没等小男孩开口解释,妈妈当下就开始责骂。

小男孩一害怕,就只能哭,妈妈看到他哭就表现得更生气。

这一幕,真的像极了无数中国父母与孩子相处模式的缩影。

直到短片最后,艺术处理让时光倒流。

小男孩打碎了杯子,

妈妈没有责备,而是温柔地说:“没关系,妈妈来收拾。”

这个时候,小男孩有了解释的机会。

原来他是想:“妈妈,本来是想给你喝的。”

有多少父母,遇到事情就着急责备教训,硬生生错过了解孩子真正想法的机会。

视频短片还能让时间倒流,

现实中有些遗憾,是永远没有补救的机会。

珍妮·艾里姆曾说:孩子的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父母的态度,决定孩子的未来。

换一种态度,给孩子一个机会,才能让他有更多改正错误的空间。

最好的家庭关系,是遇事不责备。

04 大多父母都倚仗着成年人的身份,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为中心,用大骂指责的形式,把思想强行填压给孩子。

却没有真正告诉他们,怎么去判断对错,去纠正对错。

且不说家人之间不需要太多道理,更不必有的是指责。

有时候爱和理解,更能达到“教育”的效果。

《家问》中有这样一句话:在纷乱和丑恶的气氛中成长的孩子,是伪劣家庭的痛苦产品。他们在家中最先看到并习惯的待人处世经验,是破碎流离和粗暴残酷。

家庭氛围,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未来太重要了。

世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我们相信每个父母都有一颗渴望改进的心。

如果这篇文章能帮助你,

意识到粗暴的语言对孩子是有伤害的。

那就请不要语言暴力,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爱孩子,从好好跟孩子说话开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