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抖出一片天地
近日,极光大数据发布了「2017年度Q2 app榜单」。报告显示,「抖音」在2017年Q2首次进入渗透率Top 300清单,排在第223位,其市场渗透率达到1.5%。而在短视频领域则排名第4,仅在快手、美拍和西瓜视频之后。抖音可以算得上是今年夏天最火的APP之一了,着实有一种当年小咖秀的火爆趋势,据网络数据表明:抖音日均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3.5亿!
突然让整个互联网上反应过来。哦,原来短视频还能这么玩。当大家把短视频的需求都挖得非常的深入过后,一个新的玩法又火遍了互联网。虽然我个人觉得,这也是暂时性的热点性的狂欢。
抖音实质上是一个专注年轻人的15秒音乐短视频社区,用户可以选择歌曲,配以短视频,形成自己的作品。其类似于当年红极一时的小咖秀,不同的是,抖音用户可以通过拍摄快慢、编辑、特效等技术让视频更具创造性。炫酷、创意、自我表达、鬼畜……等关键词将抖音与年轻群体密切捆绑。
抖音的前身是德国人搞出来一款叫做 Dubsmash 的app,对对嘴型,给你合成一个十秒的mv视频,有趣好玩,降低入门门槛,在年轻人中广泛传播。
而小咖秀为什么迅速的爆火又感觉迅速的跌落,原因可能有几点:1、炒热点,炒热点一般都是一时的运营活动而带起的量,作用当然很大,但是要达到热点高峰期,还是很难的。2、和竞品的差距没有拉开,用户粘性没用培养到位,这类APP年轻人较多,本身他们可变性就比较强,所以竞品做得更有趣,更好玩,自然流失较大。3、去中心化做得不好,互联网就是去中心化,而小咖秀是靠什么爆火,就是靠明星,而明星走了呢?普通用户能得到很好的关注和表现机会么?
而抖音不一样,仗着母公司今日头条的算法优势,抖音在内容推荐和分发上,让去中心化更彻底。就算是一个没有任何粉丝的普通人,只要拍的好,一样能收割大量关注度,成名15秒。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愿意在这个地方玩,在这里表达自我。另外,多样化的玩法和视频特效、简单的编辑操作、美颜工具、音频剪辑、人性化的拍摄按钮和完善的交互体验等等。
从抖音的运营活动来看出,他们都是在培养普通用户怎样更好的去使用。有专门提供教学视频教你玩转APP,还通过各种挑战活动来促进用户有主题的发布小视频,而不是无脑的没有主题的。
抖音火了以后,一度放弃国内市场的musical.ly 团队宣布正式回到中国,推出中国版产品 muse;小咖秀也在 App 内上线了类抖音的功能「晃咖」,并单独设立分类,大有针尖对麦芒之势。其他还包括微博、360、陌陌、迅雷在内的产品也都纷纷入场,这个市场可能比想象的更大。对于我国互联网这么些年的状态就是,那一个市场火了,大家就开始纷纷挤进来。直播就是一个很好的列子。
只不过,与快手、秒拍等成熟的视频APP相比,中国市场中出现的音乐短视频APP可以说仍处在蹒跚起步的状态。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muse、抖音还是晃咖 ,都没有将其定位为一个视频工具,而是希望成为流行文化的代言。如果音乐短视频APP们只做流行文化的符号,最大的局限就是用户粘性和留存。换句大白话,等这股新鲜劲过去了,还有人会玩吗?而且和直播一样,各个APP同质化极其严重,互相抄来抄去,怎么才能脱颖而出,保持行业强烈,这也是个问题。
第一是要看创新能力,看能不能持续创造出新的不同的玩法,追踪到实时的热点,来满足年轻人喜欢玩、喜欢尝鲜的特点。第二、运营能力,这一点可玩的就更多了,比如上面的拿世界名画搞事情的,再比如最近的H5小游戏。这些都是新的玩法。第三、技术上,UGC的内容无外乎就是想要更多的关注,更多的点赞,更多的表现机会,而作为今日头条旗下的APP,这点我还是觉得可以保证的。
其他功能上,个人觉得需要完善的地方。第一、可以增加弹幕的功能嘛,A站、B站大量年轻人喜欢的内容;第二、15秒这个时间是个问题。有利有弊。弊在于太限制用户的思维和想表达的东西,需要一个平衡。第三、商业变现后期肯定是会有的,打赏其实是一种增强用户粘性的方式,就看抖音怎么玩了。
最后说几句
希望抖音抖出的天地不是昙花一现。最终应该会落到类似美图秀秀的工具类APP上。保持稳定的用户粘性,作为朋友圈的一种展示方式,不会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毕竟和直播不同,社交属性较弱,就算做了私聊功能,最终还是会落到微信等其他社交工具上。从抖音的爆火也可以看出,互联网已经进入95后时代,马上他们就要成为互联网的消费主力军,各位互联网大咖们,准备好迎接新的时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