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旅行·在路上

从一无所有,到诗和远方:23岁的我,用60天环游欧洲。

2017-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娃娃鱼Alicia

2017年上半年,我只有一个感觉,就是“被天上的馅饼砸中”啦!

因为念了英美文学硕士,因为欧盟Erasmus+交换项目,因为学校资助,因为父母支持,我这个从没想过会出国念书、也从未出国旅行的穷酸学生,终于有机会去欧洲看看了。

于是,从周末东欧小驻,到西欧五国踏春,从北欧哥本一瞥,到南欧五国看海,一不小心环游了近半个欧洲。

半年内,解锁了18个国家,30座城市,而加起来的旅行天数恰好是60天。

关于威尼斯的记忆,一半留给彩色岛

始终记得,在高考填志愿时,爸爸对我说:“别选外语,家里供不起你出国念书。”

尽管后来一意孤行,念了英文系,但这句话恍如魔咒,让我在整个大学阶段屏蔽了一切有关出国的信息,觉得出国是负担,是我无福享受的奢侈。

但还好,旅行不是。

在梵蒂冈博物馆,赞叹米开朗其罗终年仰头创作的壁画

20岁的我,一无所有,但始终相信、憧憬并拥抱“诗和远方”。

大二暑假,一次独自旅行的经历,让我爱上了旅行。

一次次出走,让我发现另一种生活,挖掘了另一个自我。

在火车上,在青旅里,听天南地北的朋友侃大山,体验一种离经叛道的生活;

在路上,学着“一切靠自己”,学着去依赖陌生人的善意,学着去接近李白所说的“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境界。

接下来的每一年,我都会花十天半个月一个人上路。每次都是先兼职几个月攒钱,然后一趟旅行花个精光(有时也会超出预算,让父母资助一部分)。

现在想想,正是这些一个人旅行的经验,让我敢做“环游欧洲”的梦,让我在国外,即使出现各种状况,也能一个人从容应对,让一无所有的我开始有了那么一点不同。

四月的布达佩斯,我站在国会大厦前目瞪口呆

“在我所有认识的朋友里,你做的攻略,可以排前三。”

“你是一生只来欧洲一次,所以这么拼命旅行吗?”

“我从没有见过,一个像你一样对旅行这件事这么执着的人!”

"Ofall Erasmus+ students, you are the best traveller in my heart."(在所有交换生中,你是我心目中的最佳旅人。)

如今23岁的我,仍旧一无所有,但却越来越相信“一无所有”的力量。

就像五月天的阿信所说,“身为一个年轻人,拥有全世界最棒的一样武器,就是一无所有。因为我们失败了以后,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失去,因为我们一无所有。”

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更要大胆做梦,去创造、去抵达属于自己的诗与远方。

你听,阿尔卑斯山在召唤

去年,顺利考上研究生后,我幸运地拥有了更多选择、机会与福利。

欧盟Erasmus+交换项目,让我的“远方”从中国的西部一下子跳到了时差六小时距离一万公里的欧洲。

但我并没有被兴奋冲昏头脑,反而与自己做了一个约定:既然身处曾经做梦才能到达的远方,就要做几件自己觉得很酷却又一直做不到的事。


北至苏黎世,南到日内瓦,看遍瑞士所有湖区

“每周晨跑至少三次”,这是我对自己的第一个承诺。

一开始,只是为了倒时差。凌晨四五点,睁着眼面对一片漆黑,不想让时间蹉跎,突然灵机一动:去晨跑吧。

晨跑,成了我探索一座城市的方式。

在马里博尔,曾沿着德劳河看岸边花开又花谢,也曾一路朝着波霍列山飞奔而去,曾跑过清晨空一无人的市中心,也曾跑向制高点用“上帝视角”俯瞰城市全貌。

在马里博尔,每个清晨的第一秒,与波霍列山打个照面

晨跑,是与自我对话,是“不忘初心”的一种提醒。

在这个纷繁变幻的世界,我们需要一两件不被任何事物改变的日常。

晨跑时,常常问自己,还有没有什么地方想去,有什么事想做而忘了要做?

因为我不想等到离开了才后悔,只有时刻意识到时间的流逝,以及生命的无常,才能做到Carpe diem,seize the day!

“好不容易来到欧洲,每个周末我都要去旅行”,这是第二个承诺。

过去的半年,我,一个背包客,仿佛脚踩风火轮,在“出发”与“返程”两种模式之间不断切换。

这是我半年的行程,绿色是周末短途,橙色是假期长途。

“每个周末都要去旅行”,这个承诺听起来很潇洒任性,但要坚持很难很难。

旅行于我,不仅仅是吃喝玩乐,更是一种自我学习、自我追寻与自我成长,是一种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人生经历的方式。

这就意味着出行前要做攻略,出行时要充分体验,出行后还要记录感受。

前两个月,我乐在其中,不知疲惫。

但当我的生活几乎完全变成“做攻略+旅行+写游记”的模式,当我走过很多城市、看过很多风景、听过很多故事、产生审美疲劳,当我频繁遭遇偷窃讹诈、奔波劳累精疲力竭,我不止一次问过自己:为什么旅行?

库肯霍夫归来不看花,荷兰最大的郁金香花园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内心一直有一种想要出走的渴望。

这种渴望,来自于不熄不灭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对这个世界,我有太多不了解,也有太多想要去了解。

对于一个天马行空,却又极度缺乏想象力的水瓶座来说,上学时课本里那些地理、历史、人文知识,即使全背下来也不会进入到我的心里。

我需要带着身体和心灵一并进入那个环境中——“哦,雪山冰川原来长这样啊”,“撒哈拉沙漠原来这么大啊”,“亚平宁、巴尔干、斯堪的纳维亚是指这些国家啊”,“曾经分离东西德的柏林墙在这里啊”,“东欧剧变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啊”……

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开阔。我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也意识到了人生更多的可能。

一个人并非一座孤岛,一个国家也不是,他们都是一个更广大的整体的一部分,浩瀚宇宙中的沧海一粟。

而我对它,又了解多少?

通过行走,我不停给自己补课,尽可能多地去认识、去经历、去感受,去看看这个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着怎样的风景,而那里的人,又在过着怎样的生活。

柏林的多元魅力,要花好几天才消化

旅行文学专家张德明教授说过,在西方人的观念里,旅行是一种社会性的成人仪式。

欧洲大陆的旅行(The Grand Tour of Europe),作为年轻的贵族子弟完成其教育的一项措施,其目的是为了让年轻人融入欧洲上流社会,吸收古典传统文化的精华和营养,确认自己的文化精英身份。

我想,在某种程度上,这半年的欧洲旅行,于我而言,是一场迟到的成人礼。


遇见圣托里尼,顷刻间明白什么叫美景治愈


“每去一个地方就要写一篇游记”,是对自己的第三个承诺。

《侣行》里说,旅行结束,我们只能带走照片和经历的回忆,以后可以随时想随时“提款”。

为了让记忆保鲜,我还告诉自己,要用文字把这半年的旅行都真实记录下来。

作为一名文学爱好及研究者,我一直坚信文字的力量——我要让回忆变成文字,让地图上的名字变成自己的生命史。

因为坚持记录,我会永远记得:

自己曾在“奥匈帝国”寻找茜茜公主,在新天鹅堡邂逅路德维希,在萨尔茨堡梦见莫扎特。

这些古老却永恒的灵魂,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故事,却同样地令人肃然起敬。

在哥本哈根,每天都是儿童节

在阿姆斯特丹过国王节,做一天地地道道荷兰人;在童话王国过儿童节,做一个童真有趣的丹麦人。

在我眼里,哥本哈根与阿姆斯特丹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新港与大运河,自由城与红灯区,荷兰人和丹麦人都爱酒爱玩放荡不羁爱自由……

李欣频说过,“旅行是一个后天混血的过程”,那么,现在的我,身上是否也流淌着荷兰人与丹麦人的血液呢?

在“欧洲屋脊”瑞士,挥金如土,花1500+RMB为了人生第一次蹦极,花1000+为了人生第一次登顶少女峰,花500+为了人生第一顿奶酪火锅。

在少女峰体验蓝白震撼,这里被称为“欧洲之巅”

我不是一个很好的理财者,也不是一个彻底的穷游者。

收到蹦极邀约后,我犹豫了两三天要不要去。朋友告诉我,如果你很想做一件事,而金钱是限制你去做的唯一障碍的话,那就不必纠结,去做吧!

钱可以回国了再赚,但机会一旦错过就是永远错过了。

既然蹦极是我人生中必将经历的体验,提早一点发生又何尝不可呢?人生中又会遇到几个约自己一起去蹦极的人呢,也许只有这一个啊!

后来,这场最贵的旅行,成了我半年里最美的回忆。

在摩洛哥历劫,身上现金不足,手机没法导航,却仍然精力充沛、兴致盎然——与凌晨两点的星空依依惜别后,四点钟又爬起来看太阳从无垠的撒哈拉沙漠里慢慢东升、发光发热……

我发现了自己的力量——原来我是那种为了不留遗憾。真的会四点起床去爬山去看日出的人,是那种四点闹钟一叫,即使再困也会咬咬牙告诉自己必须说到做到的人啊。

三毛说,只要活着一天,就必然一次又一次地爱着你,撒哈拉

23岁的上半年,如果以时间为单位,仅是一个普通的半年,但用生命的厚度来衡量的话,我却活出了好几个半年。

这半年的独家记忆,无论辛酸苦辣,我都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下来。即使日常生活忙到无可复加,即使最后写完也没人会看,但我还是要继续写下去,直至完成的那一天!

人啊,认真的时候最可爱,认真到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的时候,更是人生中不可多得、需要好好宝贝的时刻呀。

这半年,如果要归纳一条行动准则的话,那就是不留遗憾吧。

但人只能尽力去不留遗憾,却永远做不到没有遗憾。

因为,在时间面前人是无力的,再怎么斗志昂扬,也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

因为,深谙自己积累的不足,需要补充更多的养分,才能与物、人,与过去、现在、将来发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细数此生奔波/原来所有所得所获/不如一夜的星空——《星空》

这半年的独家记忆,无论辛酸苦辣,我都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录下来。即使日常生活忙到无可复加,即使最后写完也没人会看,但我还是要继续写下去,直至完成的那一天!

人啊,认真的时候最可爱,认真到油然而生一种使命感的时候,更是人生中不可多得、需要好好宝贝的时刻呀。

这半年,如果要归纳一条行动准则的话,那就是不留遗憾吧。

但人只能尽力去不留遗憾,却永远做不到没有遗憾。

因为,在时间面前人是无力的,再怎么斗志昂扬,也无法改变时间的流逝;

因为,深谙自己积累的不足,需要补充更多的养分,才能与物、人,与过去、现在、将来发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

我们穿越千山万水,只为相逢在同一片星空

人生不止这半年,去欧洲不止这么一次,那么这次的遗憾是下次出发的最好理由。

如果再来一次,还想去雷克雅未克等待北极光,去普罗旺斯徜徉于汪洋紫海,去“海始于此,陆止于斯”的葡萄牙饱尝大西洋的蔚蓝,去挪威做回英雄征服奇迹石布道石恶魔之石;

还想去伦敦寻找莎士比亚的妹妹,去波黑追寻“血色玫瑰”的遗迹,去罗马尼亚夜访吸血鬼,去奥斯维辛祈祷世界和平,去希腊对面的土耳其坐热气球,以及登顶斯洛文尼亚最高峰Triglav骄傲地说“自己是半个斯国人”……

如果再蹦一次极,我一定要飞得更美一点,像这位瑞士姑娘一样:

再去一次阿尔巴尼亚,在“被诅咒的山脉”徒步:

而现在,想对自己说,在下一次行万里路之前——

好好沉下心,读万卷书吧。

相信自己既然有踏遍万里路的勇气与果敢,也能经受住读破万卷书的寂寞与孤独。

好好做文学研究,把文学的美与感动传播给更多的人。

因为我们只有过好当下,才能抵达下一个远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