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凯凯的5小时谈话总结
上周我写过一篇关于我们会不会成为洗洗睡了的文章,字里行间会有些悲观,刚好,凯凯也在关注这件事情,然后我们彼此交流了一下,涉及的话题有汇率,环保,资金流向和消费升级等,没有聊到应对的办法,只是聊了一些彼此的看法。不过我猜你们不一定感兴趣。
当然,我们还聊了一些婚姻,工作,考研等非常贴近生活的话题,我把这类话题全都归结为生活模式的可持续性,曾在小范围里讨论过,不过所有的观点仅仅是我们自己的看法,现实中生活会复杂棘手的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车到山前必有路走一步看一步,这两种生活理念本质上并没有好坏之分,但不同的选择会带来不一样的结果。
总体上我们花了更多时间来交流关于基金的看法,但这个话题会显得更枯燥一些。为了不至于在你打开这篇文章时就失去了阅读的兴趣,我决定先来总结婚姻,工作,考研等话题。
01-婚姻
我们都认可现阶段是考虑婚姻的一个关键的时期,过了这个阶段成本是在上升的。不一定要那么快结婚,但应该有一个可以结婚的人选,如果还没有,那么是时候该考虑开始寻找了。
要排斥相亲吗?其实没必要,因为当工作生活都固定的时候,涉及的圈子是比较固定的,如果圈子内没有资源很大程度上能做的就是选择等,等待是一个概率事件,有很大的概率会以不如意,或者妥协结束。尤其是当你的年龄处在一个很尴尬的阶段,等的成本在直线上升,主要体现在你挑选的门槛在上升,而你自身的优势在下降。简单说就是互相嫌弃。
所以这点上会羡慕那些结婚比较早的人。对于还没结婚,又没有人选的单身狗,比如我,能做的就是多出去和其他圈子接触接触,多认识一些人,这样认识的人彼此之间会更有话题。婚姻的大部分构成元素是生活琐事,如果缺少彼此共同的话题和兴趣,那么琐事就会吸引全部的注意力,这样的婚姻要维持可能有点艰难。
早结婚也有一定的烦恼,在我的认知中,结婚不是可怕的事,让我害怕的是抚养小孩这个话题,从奶粉事件,到三原色幼儿园事件,再到近期比较敏感的疫苗事件,最早的已经有10年了,但风险依然让我敬畏。我认为应该等监管建立完善后,当风险处于一个可接受范围再来考虑生小孩的事情。
再有就是心智成熟方面的考虑,感觉自己还没有办法接受已经可以成为一个父亲的角色,还想多玩几年。
凯凯认为这类风险是无法规避的,谁知道下一个引爆点会是什么事件呢?现在父母有时间帮我们带小孩时,我们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在挣钱上,越往后精力成本越高,老人+小孩,可能2方面都照顾不过来。
想了想,这问题也是无解。
02-考研
最近有一个数据引发了一阵讨论热潮,说本科生只占4.43%,如果你有本科学历,你已经跑赢了95%的人了。但这样的数据和我们接触的现实好像不太一样。其实这个数据没错,只是在解读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偏差。工作是一种自然的筛选机制。
理论上工作是完全竞争的,不管什么学历,大部分工作通过培训之后普通人都可以上手。但现实中是不同的学历之间工作门槛会很不一样,高学历的人向下兼容难度比较小,基本上只要自己不介意就行了,但低学历的人想向上兼容会比较困难,其中原因能力是一部分,证书是另一部分。
本科生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人那么多,想让自己的往前探半个竞争身位,考研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实际上我也考虑过考研的问题,不过我思考的结果是考研对我职业成长帮助不大,所以没深思。
凯凯说有时间还是要考研的,他对考研的观点主要有这几个:
1.能力体现:学历证书是一种能力的证明书,这是社会公认的,也许你考研之后你的能力并没有得到提升,但别人还是会认可你的能力。
2.升职排位:学历越高,你升职排位的顺序越靠前。
3.薪水提升:学历的提升可以提高自己的薪水,因为你可以接触到有更高门槛的工作岗位。
4.圈子扩容:这个论点说接触的资源会更广,然后还有机会接触异性,组建家庭。
5.思维提升:不同阶段的教育所接触的思考方式是不一样的。
6.竞争能力:整体社会的教育水平都在提升,保持竞争优势的方式就是始终领先别人一个段位。
我觉得凯凯说得对。
我最近在思考一个关于书单的问题,为什么阅读没有给你带来更好的生活?
思考的逻辑会有点绕:
1.一个人构建的框架决定了他能取得的收入和成长的上限
2.一个人构建框架的能力取决于他的认知
3.认知=环境+学历+书单,在一段时间里环境和学历是个常数,因为短期内不会选择跳槽,学历也不会出现变化,变量来自书单,书单=种类+K*数量(K是一个log函数,K*数量会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
书单随便拿出一份书单出来分析,你会发现排名前十的书籍种类非常单一,文学类的书籍偏多,文学类的书读起来是不费劲的,只涉及一个类别的书籍对思维提升效果是有限的。
大部分人只读自己能读得进去的书,然后再从自己能读得进去的书里挑出一本认为还不错的书推荐给别人。看似经历了层层筛选,实际上这种筛选机制是有问题的,这叫幸存者偏差。
当我想明白这点后,我开始看一些之前没涉及到的种类,我想把自己对于书单的思考告诉给更多的人,但又意识到效果是徒劳的,因为对于年阅读量在10本书以下的人来说,光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就已经这么难坚持了,再去看自己看不进去的书,这不是自己折磨自己吗?
市面上教你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书有很多,我觉得参考意义都不大,因为我开始意识到读书不是为了追求数量,根据我对书单的理解,同一种类的书不管阅读量增加多少本,你的认知水平并不会提高,还不如认认真真从头读到尾,读上2-3本书,把这一类的书读通。
就好像同样是看一本《三体》,雷军可以从中看出如何制定企业的战略方针,而我只能看懂程心是怎么变成圣母的。在认知水平不一样的时候,摄入同一条信息,理解也会不一样。
提升自己的学历,可以让你在一个更高层级来理解同一条信息。
03-工作
相比于刚开始工作的时候,现阶段我们在面临一个选择,从自己能做什么到接下去自己要做什么,没有职业规划确实是一个比较蛋疼的事,然而构建职业框架又涉及到认知能力,感觉现在自己就是面临这种问题:工作和生活模式都走到一个阶段的尽头了,却没有能力构建起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凯凯说:他公司的同事都是从7:45分开始工作的,想想都觉得可怕,那些比你还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我们这些人的希望在哪里?
我也觉得好可怕啊,对于牛逼的人来说,他不是突然之间牛逼起来的,而是在十多年前某个6点的闹钟开始的。
凯凯问了一个问题:大学里学的知识现在工作中,哪些是还用得上的?
他说目前自己用得上的也就是课前演讲这个能力了,因为他经常要向上司啊客户做报告,其它的貌似已经用不上了,有一门《西方经济学》的课程本来应该好好学的,哎,可惜了,悔不当初。
我想了想,能用上的好像只剩一条把关理论了,关注了几个行业内的公众号,说关闭就关闭了,根本没有缓冲的余地,现在做内容的运营者已经不是标题党+爆款文的生存方式了,因为内容很容易踩雷。虽然我不是做微信运营的,但这种趋势也在让我焦虑,因为我是做内容的。
我把如何把关内容称之为0道德思考(0道德是个中性词),如果把关者的审核严一点,内容踩雷是可以避免的,但KPI考核会很惨,因为有选择倾向性,受众就会被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里。
如果选择0道德把关,完成考核会简单一些,但是容易踩雷,这问题太复杂了,我一直没得出答案。
后来凯凯启发了我,他说划分0道德的这条线,会不会因为个人的因素而定的太高了呢?
凯凯说的对,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我是分割线--------------------
我和凯凯聊了近5个小时,但实际上我们聊的话题都很窄,都是由基金展开的,上面几个话题顺带聊了一下,以下的话题是我们聊关于基金购买的一些铺垫,知识密度会比较高一点。
04-环境
略,虽然感觉我们聊的很多,我也写了很长的一段文字,但感觉写出来的都是废话,因为聊的多数都是表象,好多都是个例。
05-资金流向
钱在一定程度上会流向楼市,这是凯凯的判断,因为现在买房还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当前还有很多人在工作地是没有自己的房子的,如果你想留在这个城市,你想让自己的孩子在这个城市接受教育,买房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且对于刚需来说,买房的优先级高于理财投资的选择。
其次是银行在发放贷款的把控上,当然可以放贷的行业比较窄,很多行业放贷出去之后就收不回来了,所以在放贷的优先级上还是会先考虑国企,大企业,采取比较稳妥的做法。但是这些企业不一定缺钱,而且也有自己的融资渠道。
对比起来,个人房贷还是属于比较优质的资源。
我觉得钱的流向会被监管,第一轮不会流向楼市,会流向实体经济。流进实体之后,再从实体流出来,然后会不会流入楼市不好说。
现阶段房价不可以涨了,不会引起恐慌性购买,房价不涨,今年买和明年买没区别,甚至压力会更小一些。其次是买房的门槛也在增加,很多人都想买房,但是买房的首付挡住了一批人,买房的资格又挡住了一批人,所以能够最终有机会买房的人比例会很小,如果你有钱,但不够买房,选择就基本要么是消费,要是么储蓄,但这种选择都会促进资金的流动。
宏观经济学中有一个恒等式,储蓄=投资,刚开始我不太理解,当钱被储存起来了为什么还是会被花出去呢?如果储蓄和花钱是由不同的人来完成的,那么就好理解了,一部分人把钱存到银行,另一部分人从银行贷款出来消费,这样钱就流动起来了。
实体经济不景气是因为缺少资金的流入,当有资金流入时它就开始景气了。为实体经济注入资金除了银行贷款之外,消费升级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不过这里涉及到比例的问题,买房人虽然少,但是支出额度大,消费人的虽然多,但每笔花销还是比较小的,当前我和凯凯还无法分析这些比例具体如何。
06-消费升级
凯凯认为消费升级在于渠道下沉,比如拼多多的出现,把渠道下沉到了农村,在一个很多人认为红利结束的领域做到如此大的规模,表明了中国内需的潜力。再有就是大家更愿意为品牌,为品质买单,更愿意接受大品牌的营销教育。
我看好的升级的方式是用营销手段来教育用户,比如每个女生都应该要有这么一支XX口红,XX高跟鞋,用营销的方式来勾起你消费升级的欲望,此前你可能并没有这种消费的需求,通过不断的营销之后你接受的这种观念,然后这个需求就被制造出来了。
07-汇率
当前人民币汇率在一直下跌,快破7了,我觉得这个战术执行的非常漂亮。
贸易战,美国单方面给我们的产品增加关税,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美国买我们的产品要付出更多的钱,当人民币贬值之后,美国再加关税的影响就会下降,中间的一升一降最终的价格可能并没有变化。
还有一个优势,原本只有美国买得起的产品,人民币贬值之后,其它国家也变得买得起了。
凯凯认为美国增加关税是打贸易战的一种手段,之前我们享受着美国的工程师福利,经济发展起来,对美国产生了一些威胁,我们应对的方式是要稳住当前代工厂这个角色,比如可以降地皮租金,银行多放贷。
嗯,我觉得他说的对。
当然汇率实际上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货币贬值会使进口产品变得更贵之,还会引起资本外逃,长期来说只有稳定的汇率对经济发展才更有优势。我对汇率的看法主要来自张五常的《货币战略论》,这本书还是很值得一看的。
---------------------我是分割线------------------
以下内容是关于基金购买一些实战分析,不做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
08-共识
基金定投可以分为4类:
1.定额定期
2.定额不定期
3.不定额定期
4.不定额不定期
09-推论
央行在放水(放钱),凯凯认为钱会在第一轮流向楼市,我认为不会,但第二轮第三轮时说不准。
实际上我认为光央行放水是不够,还得从其它地方抽水,这个地方就是股市。现在股市跌的非常厉害,真的是股灾年的水平。
当股市不赚钱的时候,那些想踏入股市的人会望而生畏,只要他不踏入股市,那么他手上的钱就会流入实体,因为储蓄=投资,你花不花钱没关系,只要你不是把所有的钱都以现金的方式放在身上,你的钱就会流进实体经济。
其次是那些原本已经买了股票的人,股票大跌会割肉,这就又增加了流入实体经济的钱。
这个推论很重要,假设这个推论是正确的,那么股市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徘徊在地位,我的推测的是3年,也就是说有3年的时间可以在低位买入基金,这三年里不赚钱,但3年后会赚钱。(2025年是我们战略上很重要的一年,现在距离2025年的时间6.5年,对半分一下就是3年,赚钱和收益大于零是两个概念,在赚钱的时候你的总收益可能是负数)
在不占用日常开销的情况下,拿出一笔小钱做定投,只要这只基金能够撑过3年的时间,3年后就会开始赚钱,收益会很可观。目前的风险在于基金能不能撑过3年,从损失上来说,基金不会血本无归,这种损失风险是可控的。
当我想通这点之后,我忍不住让凯凯帮我分析了一下。
10-分析
1.市场处于底部还是处于价值回归阶段
趋势图凯凯说,现在基金处于价值回归阶段(AB段),不是处于低位,2017年的基金收益普遍大赚,回报率在40%-50%。
我以为是处于市场底部(BC段),后来我关注了几条基金的走势图,确实有些是偏高的,处于回落的状态,我买入的时间有点早了。
2.购买基金的策略
不是所有基金都能赚钱,在选基金的时候你要去关注基金经理历史业绩,有些基金经理的业绩做的很牛,有些则做的一般,而且基金经理掌控这只基金时间的长短也有关系,任职时间越长投资策略越稳定。
当然关于基金的种类也是有讲究的,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其次是从数据指标上去分析,比如这只基金的构成是哪些元素,因为有些基金是挂羊头卖狗肉,主打的概念和构成的元素会不一样。
我买基金的方式并没有那么多技战术可言,通常是我看好一个行业,然后去搜索涉及这个行业的基金都有哪些,在搜出来的结果中,一次性买一批,我无法判断哪只基金是好的,哪只基金是坏的,多买几只总有些是好。
凯凯说这么买,平摊风险的同时收益也平摊了。
3.如何挑选一只基金
凯凯:
选择品牌,大品牌的基金做的会更好。
选择一两只基金做定投,定投的时间通常要3-5年才能出成绩,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在市场下跌的时候应该是越跌越买的,这样可以拉低平均购买的价格
做定投可以不用考虑购买的手续费。
我:
不要盲逐热点,不要追概念
建立锚点,看好一只基金先花一笔小钱固定一个锚点,并以这个点为起点观察基金走势
越跌越买,但应该设置每个月购买上限
扩大自己承受损失的能力,学会风控
4.看好的行业
凯凯:
2017年大赚的行业有家电,白酒,房地产,今年这些行业依然被看好。理由是消费升级,以前这些东西不一定大家都买得到,但现在因为渠道下沉,比如拼多多的出现,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了这些东西,并发现这些产品是消费的起。
我:
较早之前我看好一些医疗类,养老类,环境类,但现在我迷茫了,因为我得出了一些相反结论。
当90后开始谈养生,保温杯里会加入枸杞,我觉得大家开始越来越注重健康了,所以我觉得医疗类会越来越好,但我高估了把手这些行业者的道德观,比如近期的疫苗事件,我觉得在这个行业0道德都是无法接受的,但没想到结果却是负道德。
关于环境类,分析起来会比较简单,在经济困难时期,环保不是关注的重点,环保属于饭饱思淫欲里的那个淫欲,我们现在考虑的是怎么吃饱饭。当然长期还是看好的。
5.个人的一点经验教训
如果这只基金处于上涨状态,后续跟进时我一般会犹豫,如果下跌我会考虑跟进,因为下跌时买入可以拉低平均买入价格。当然这么操作不一定赚钱,而且风险很大,我买过一只基金,主打VR+高端设备制造概念,越跌越买,我还很高兴觉得自己抄底了,然而结果却是基金解散了,我被迫清仓,损失了一些钱。
我买基金的历史大致分为2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2016年到2018年的4月份,在这段期间我买基金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实际上我也赚到了钱,今年4月份的时候我清仓了所有盈利基金,小赚了一笔,收益比余额宝高一些。
第二个阶段是从6月份开始的,这个阶段我的目的是测试自己能够接受的损失大概是多少,简单说就是培养自己的风控意识。
我有一种越跌越买的思想,大部分人把这个思想叫做抄底,实际上抄底是很难的,你只能抄到底部的某个区间。在抄底的过程中,贪婪与恐惧并存,非常煎熬。
抄底过程市场从6月份开始下跌,下跌的趋势还是比较缓和的,进入7月之后黑天鹅事件太多,多到我开始害怕了,7月份开始是大跌,8月份又经历了大跌。我一直想抄底,但底深不可测,这时候必然面临是止损还是继续跟进的选择,我已经有了一次抄底失败的经历了,如果基金解散了,抄到底部又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我给自己限制了一个买入金额预期,当这个月买入金额达到这个数字时,不管市场还会不会跌,一律不再买入。这样可以防止抄底的思想疯狂蔓延。7月份买入金额达到上限了,8月份也达到上限了,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关于基金购买的数量,我对多和少没有什么概念,毕竟我是一次直接买一批的,当我说买的基金有20多只时凯凯有点难以置信的样子,后来我数了一下其实是有30只的。
其实我最近确实有在反思一次买一批基金这种行为是否合理,因为我在CDR基金(独角兽基金)被套牢了一部分资金,在贸易战没有那么真刀真枪对着干的时候,CDR基金在宣传上非常火,那时候我抱着至少赚10%的想法买了6只,算是全部都买了。
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之后,CDR基金已经凉了,完全没有做起来,目测短期内根本做不起来,这算是我第二次追逐热点交的一笔学费,而且有点小贵,因为CDR基金是有冻结期的,3年内不许买卖。如果能做起来是有盈利预期的,所以冻结也没关系,问题是没做起来。
看过一些分析为什么没有做起来的原因,大致上是怕国内投资者高位接盘,同时因为A股行情不好,怕会雪上加霜。
说实话,如果不是因为自己踩过来,有些教训真的没什么概念。
在总结教训上,我觉得在追逐热点上可反思的地方不是很多,最该反思的我最近陷入了一种抄底的疯狂与恐惧中,
我把买基金(或者说投资)分为4个等级
1.我有一定的闲钱
2.我知道它会涨
3.我亏的只是收益
4.我能承受的起损失
2周前我的收益还是正的,是余额宝的2倍,目前我在第4个阶段,我收益大概在负的4%到5%之间,不知道这损失收益率是高的还是低,至少在我冷静下来之后,我觉得这损失还是可以承受的。
我认为投资一定会有亏损的时候,很多人觉得得有大笔的资金之后再开始投资,通常这类人的年龄在40-50岁之间,但很多人在开始投资之前,并没有任何关于投资风险的概念,认为投资就是赚的,因而在出现损失之后非常的悲观,最终选择了像跳楼这样过激的反应。
第一次投资就选择all in 我觉得是不明智的,all in 之后无法承受损失,这是风控做的不好。
我认为理财能力不会随着你年龄的增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只有通过不断的培养,不断的试错,才能成长起来。同时这种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我希望当我有大笔的钱可以用来理财时,我的理财能力可以支撑得起我去花这笔钱。我希望当我面对损失的时候,可以很淡定的说出这句话:还行,还可以承受。
如果没有有意识的去培养这种能力,当你有钱想做投资时,你无法判断对方是在忽悠你,还是真的会给你好的投资建议,多数情况下你都是被割的韭菜。
我买基金的第二阶段就是在培养自己的风控能力,同时扩大自己可承受损失的额度,损失了一大笔钱之后还能坦然面对,这也是一种能力。
但盲目的购买是不理智的,别看现在整体行情低迷,觉得就是已经触底了,如果真要跌还是有空间的,因而我开始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买入上限,每次买入金额在达到上限的时候,我都会让自己冷静一下。
凯凯建议我从已经购买的基金中,挑出一两只基金做定投,因为定投是可以赚钱的。
最后多和牛逼的人交流,和牛逼的人一起吹牛,也许吹着吹着自己就牛逼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