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哲思简友广场

我们究竟是谁,我们终究去向哪里?

2020-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张传英

  一个人的人生是他所有习惯的组成,假如人生是一面完整的建筑,自然这建筑有高有低,有简单也有宏伟,对应的是严谨的习惯建构的是设计严密的建筑,松散的习惯构建起来的自然不会那么牢固,而混乱的习惯垒起来的只能算在风雨中飘摇的危房……

    大多人都认为是在辛苦工作,努力生活,为儿女辛苦操劳,甚至失去自我。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终归要到哪里去?

    这是一个哲学命题,这世上对于这命题能展开思考的是很少一部分人。

  我们基本明白自己是平凡普通的一个,也就选择平凡普通的生活,随着时间空间而自然机械地前行与消逝。

  习惯的不同,形成了百态人生,有精彩,有沉沦,有健康有畸形,强大的习惯的力量也在自己的后代身上一辈一辈在传承,我们好似沾在那编织好的一张网上的飞蛾,努力扑腾翅膀,却基本无挣脱的可能。

    我们活得辛苦,活得痛苦,我们在努力想重新改造这座建筑。

  开始的迷茫,伴随逐渐地清醒,在混乱中构想清楚人生该是什么样子。

  坚固完整的建筑的样子。

  试着抽出一块砖头,极可能弄乱了整个布局,一地混乱的碎片,面对这混乱局面,需要的是强大的内心,清醒的头脑,遇乱不惊的气度。

  重新布局,面临的一方面是混乱的状态,一方面是局部的安放错位,影响更混乱的局面,即要保持客观清醒,更要有顽强的的意志面对混乱波澜不惊。最重要的是足够的学习力让自我拥有对事物发展下去的可控能力。

  人无完人,我们不能怪父母没给够我们面对人生选择的能力与勇气,理解他们的历史背景,体会他们那个时代,也就不难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与表现形式的形成。只要真正理解了,也就自然做到了接纳。

  与孩子,亦是同样道理,理清了父母,也就明白了自己,更容易让自己掌控抽刀断指的勇气。

  真正明白了,也就不存在纠结了,改变,永远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从自我开始,自我不改变,一切都不会改变,从意识到开始,把这座危房,推倒重来。

  没什么可怕,只要已经有了美好未来的构想,有了充足的学习力,也就有了应对扳倒重来的力量。

  困难一定会有,崩溃也一定会有,但你要用内心的强大战胜一切,因为所以为人,终要活出自己,弄明白: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