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萱力助烹调菜,祖母良言取酒贤
好客热情似火燃,
回家取灶做肴餐。
慈萱力助烹调菜,
祖母良言取酒贤。
今天早晨,悦读简书创作者网红作家蒋坤元老师的《长篇小说|慈悲125》后,吟诗一首。这首诗还是很合符七绝的平仄韵律的。
作家的这章小说写的是,父亲为了招待来看望他的同志,回家取行灶准备自掏腰包请人做大餐,母亲很贤惠,把家里过年吃的鸡拿出来,再买一块猪肉和一条鲫鱼,相跟着父亲前往永昌村烹调菜肴,祖母闻知,拿出小姑父风歧从新疆回来送的两瓶伊力白酒,让父亲招待同志们,并嘱咐父亲勿沾集体便宜,要自掏腰包筹办简便的酒席。
作家的小说,不是简单的叙述故事,虽然这章小说情节很简单,但却写得有声有色,非常吸睛,而且字里行间充满着真情实感,满篇都氤氲着一股温暖的烟火气。
譬如,父亲招待同志们的肴餐还没烹调出来,我们就可以从祖母拿出的伊力白酒,以及母亲要带走的过年吃的鸡、想买的肉和鱼,就已经闻到了那充满真挚炽烈的待客之情的美酒佳肴飘溢出的阵阵馨香。
而且,通过看作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的叙述,我们已经就感到了这一家人多么淳朴厚道善良,一人待客,全家鼎力相助。母亲用实际行动支持父亲不沾集体便宜自掏腰包忙大餐;祖母不仅嘱咐父亲不要拿村里的钱待客,而且还拿出新疆亲人送来的两瓶白酒,让父亲招待同志们。
作家的这章小说写得真棒,不仅用他擅长的人物对话来拓展文章,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他在人物对话之余,更能以夹叙夹议的方式,把文章进行到底。
夹叙夹议这种写作方法好啊,这就像厨师在做菜时,在那时鲜的菜肴里,添加了那些油盐酱醋和孜然等佐料,让菜吃起来更加有味打嘴巴都不丢一样,作家的小说也折射出文章的无限魅力,让人备加追捧和力挺。
作家的小说语言也很棒,让我们就像咀嚼橄榄越嚼越有味一样,作家的文章也是常读常新,这就是他文章的语言让我们刮目相看的缘故。
譬如,母亲在说那些菜谱时,质朴无华的话,就让人感到在吃美味佳肴一样,而且不禁唾涎满颊,且颊齿生香了。这样的语言,除了常年在农村体验生活的作家,谁能写得这样形象生动且感人呢?
再看作家写父亲对祖母拿出的伊力白酒评价后,最后这段话特别给力:
“祖母愿意拿出珍藏多年的白酒,这会儿父亲的心里像打碎了一瓶蜂蜜似的,有一大片甜蜜。”
难为作家怎么能写出这样富有烟火气的语言的,这样的语言,如果还有人质疑作家的实力,那么那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而这样的人你是唤不醒的,一个装睡的人能够唤得醒吗?总而言之,作家的语言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