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大字阴符经,辩证哲学的科学阐释

2021-02-03  本文已影响0人  文人之家

唐·褚遂良《大字阴符经》,纸本墨迹。卷后钤有“建业文房之印”、“邵叶文房之印”、“河东南路转运使印”等鉴藏印记,并有五代后唐左拾遗、崇政院直学士李愚鉴定题记,后梁太师、中书令罗绍威题记,南唐升元四年(公元940年)邵周重装、王镕复校题记,还有宋苏耆、杨无咎,明夏原吉,清宋荦、徐倬、高咏、姜宸英、魏家枢、施闰章等跋。

据卷后题跋考证,此卷曾为五代后梁内府所藏,梁末为武阳李氏所得,转售西京邵氏,升元年间进呈南唐内府。明时曾在夏原吉之伯舅养正斋中,并有杨一清(字应宁,号三南居士)之钤印。至清代归于宋荦。清末为曾任陕西学政的嘉兴沈卫(号淇泉)所得,旋归番禺叶恭绰,后传于侄子叶公超,原作现由叶公超后人寄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博物馆中。叶公超于1961年曾将此帖刊行于中国台湾,今所见之影印本多据此本翻印。对于此卷是否为褚遂良真迹,历来多有争论。沈尹默等人主真迹之说,云:“褚公贞观十年自秘书郎迁起居郎,十五年十一月以后再迁谏议大夫,此经结衔为起居郎,与《伊阙佛龛碑》正同,知必贞观十年以后、十五年以前,此五六年间所书。其字体、笔势亦与《伊阙》为近,《伊阙》既经镌刻模拓,遂益峻整,少飞翔之致,杂有刀痕故尔。褚公楷书真迹传世者,惟此与《倪宽赞》二种。”但持伪作论者则认为,此作为褚遂良晚年书风,与《雁塔圣教序》相类,此时褚遂良已为尚书右仆射、上柱国、河南郡开国公,不应再署“起居郎”之衔。持此论者则有徐无闻、李郁周等人。值得一提的是,争论双方均对此卷的艺术价值给予极高的评价。

宋苏耆跋此卷云:“笔力雄赡,气势古淡,深合魏晋遗法。评书者谓如瑶台婵娟,不胜绮罗,讵能尽其妙也。”杨无咎跋云:“草书之法千变万化,妙理无穷,今于褚中令楷书见之。”明夏原吉跋云:“捧玩之顷,神爽灵和,血脉通融,似瘦而腴,似弱而遒,意外巧妙,言所不能尽。”

本卷所书《阴符经》,又称《黄帝阴符经》,旧题黄帝所撰,显系假托。据记载,此经是由唐代道士李筌在嵩山少室虎口岩石壁中发现后,才得以传抄行世的。关于此经的时代及作者,历代学者多有论辩,观点极多,当代学者一般认为是北朝时人所作。全经分上、中、下三篇,仅四百多字,主张“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按自然规律处理人事,具有丰富的辩证尽想,对后世道教有重要影响。唐代以后,对《阴符经》的注释者极多,据宋《通志·艺文略》记载,当时已有注本三十九种之多,今《正统道藏》中留存注本二十余种。历代书法家抄录《阴符经》者不乏其人,作品数量仅次于《黄庭经》。据说褚遂良奉经,达一百九十卷之多。除此卷外,还有《小字阴符经》刻本传世与书写此《阴符经》是道家的重要经典,也是一部简约而精深的哲学著作,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原文

《阴符经》

上篇。

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故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乎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化生乎身。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人发杀机,天地反覆;天人合发,万化定基。

性有巧拙,可以伏藏。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火生于木,祸发必克;奸生于国,时动必溃。知之修之,谓之圣人。

中篇

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才既安。故曰:食其时,百骸理;动其机,万化安。人知其神而神,不知其不神所以神也。日月有数,大小有定,圣功生焉,神明出焉。其盗机也,天下莫能见,莫能知,君子得之固穷,小人得之轻命。

下篇。

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返昼夜,用师万倍。心生于物,死于物,机在目。天之无恩,而大恩生。迅雷烈风,莫不蠢然。至乐性愚,至静性廉。天之至私,用之至公,禽之制在气。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愚人以天地文理圣,我以时物文理哲。人以愚虞圣,我以不愚虞圣;人以奇其圣,我以不奇其圣。沉水入火,自取灭亡。自然之道静,故天地万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阴阳胜,阴阳相推,而变化顺矣。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至静之道,律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万象,八卦甲子,神机鬼藏、阴阳相胜之术,昭昭乎尽乎象矣。

起居郎臣遂良奉敕书。

译文

看上天运行的轨迹,做上天赋予的使命,(万事万物的奥妙)就尽了。天有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克),看见的人会昌盛。五行在心中体会,施行合天的行动。这样,宇宙虽大,仍在一掌之中(天地都来一掌中),千变万化,不出一身之外(人身为一小天地)。

上天之性是人的根本,人心却是诈伪。所以要以上天之道来定人心。上天若出现五行相克,就会使星宿移位;大地若出现五行相克,就会使龙蛇飞腾;人体内若出现五行相克,就能使小天地颠倒。倘若人能顺应自然而同时发生五行相克,就能使各种变化稳定下来。

人性虽有巧有拙,却可以隐藏起来。九窍是否沾惹外邪,关键在于耳、目、口三窍之动静。三窍动则犹如木头着火,灾祸发生必被攻克;如有奸邪从国中生,时间一到必致生国之溃亡。懂得如此修炼,称为圣人。

生死循环,道的理论。万物顺应天地之规律而自然生长;人利用万物而富足;万物依靠人而昌盛。只要天地、万物与人之间各得其宜,那么它们就会安定下来。所以说:休养要遵循时令,身体才会得到调理;行动要把握时机,万物才会变得安定。

人们只懂得“盗”的神妙莫测而以为神(世人只知偷盗不被查觉,谓之‘神’),却不知“盗”不神妙莫测才是最神妙莫测的(却不知顺天地、万物之规律而公开盗之,方为‘神’)。要知道,太阳与月亮各有规律,大与小都有定规,只有懂得这些道理,才会有大功产生,才会有神明护佑。

这些“盗”的机巧是天下之人所不能见、所不能知的。有悟性的人得到它,就会躬行(能顺应自然);无悟性的人得到它,却会丧命(因违法偷盗)。

眼盲者善长听,耳聋者善长看。(因此,如果能)断绝或助利其一(或眼或耳),就会增强十倍之能力;如果能每天断绝耳、目、口(勿听、勿视、勿言),就会增强万倍之能力。

心因万物而躁生,因万物而寂灭,关键在于眼。(要知道,)上天不施恩德(无声无言),(因)而能产生大恩德;(而)响雷暴风(指外物)只会使万物发生骚动。

至乐在于知足,至静在于无私。上天因无恩而至私,故能大恩而至公(施惠于万物)。统摄的法式在于调和其气。

生为死之根源,死为生之根源。利因害而生,害亦因利而生。

愚昧之人常以懂得天地之准则为智慧,我却以遵循时令、洞悉外物为聪明;俗人以欺诈为智慧,我却不以欺诈为聪明;俗人以奇异为智慧,我却不以奇异为聪明。所以说:(以欺诈与奇异行事)如水入火,自取灭亡。

自然之道为静,所以能生天地万物。天地的运行遵循自然,所以能使阴阳相胜。阴阳相胜相生,则变化和谐。

所以,圣人懂得自然之道不可违背,因而制订了各种法则。然而,至静之道是乐律和历法所不能契合的。于是就有了奇妙的《易》,它产生了各种象征,是以八种卦象为本,并贯以六十甲子,来演化种种玄机的。这样一来,阴阳循环相生也就能很清楚地蕴涵于各种象征之中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