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去中医诊所拿药,看诊的是一位老中医,七十多岁,瘦高个,面容清癯,剪寸头,头发却乌黑,不见一丝白发。
诊所里只有他和女婿,他负责号脉开方,女婿在另一侧的药房拿药。每天看诊时间是上午九点多到十二点,下午大概两点半三点到五点左右。因为是自己的诊所,又因为年纪大,所以开门时间不固定,不像公立医院或年轻点的医师的诊所,一年四季都是固定时间开门关门。
老中医,虽然年纪其实已经不小,可人们还是习惯称呼他“小X”。开始时,以为是他名字里面有“X”这个字,后来才知,原来他就姓“X”,听老一辈的人说,他的父亲当年是知名的老中医,这手艺传给了他们兄弟两个,所以当时称呼他“小X”。哥哥没他看的好,渐渐的就剩他自己看,就这么叫着叫着,“小X”也年过古稀,人们对他的称呼却始终没变。
他擅长看脾胃,尤其小孩子,所以附近人们谁家小孩得病了,都喜欢去他那里,一是看的确实不错,再一个都觉得拿的药大都是中成药,对身体伤害比较小,愿意去他那儿看病。
每次去“小X”那里看病拿药,里面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诊所有两间门面,里面是大通间,除了“小X”坐诊的小小一间用玻璃门框隔出来的简易房间,就是另一边占了快两面墙,一样用玻璃隔出来的药房。房间上面都开了窗子。老中医这边窗子前放了几把长椅,长椅紧挨着墙,病人可以坐在长椅休息等待。
“小X”给人看病,一般都是让病人伸手,手腕搭在木桌上放的一个比较旧的小枕上,“小X”三根手指摸脉,静静号上一会,然后病人换另一只手,再静静号脉,如果有别的情况的,再看看舌头,就低头在纸上开始写药方。
有的抱在怀里的小奶娃娃,“小X”往娃娃手上一搭,笑眯眯地跟大人说,让孩子少吃点,没啥事,回家吧。抱孩子的人连连道谢,抱着孩子走了;有些成人,在他号完脉写着药方的空当,生怕诊错了脉看错了病,跟他说着自己最近的症状,每当这时,“小X”依旧低着头写他的药方,跟病人随口聊着这是肝胃不和啊,或者风寒伤胃啦等等。病人也就不再多问,拿着药方给“小X”女婿,年轻人手脚麻利地拿过药,在药盒上写上吃法,小袋子一装,对着药方在磨得发亮的算盘上咔咔咔一拨拉,钱算出来了,多少多少钱,病人都没二话,掏钱拿药走人。
听人说,“小X”的女儿也会号脉看病,只不过不在这里上班,去了公立医院,但是没有“小X”看的好,大概是中医经验还不够,或者号脉号的不够好,药不对症,自然就看的不好。
还听人说过,以前附近有位专看骨科的老大夫,不像现在大医院里面做过各种检查之后才能治。一位亲戚说,以前她落了胯,疼了很多天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去了老大夫那里,老大夫让她趴在长凳上,把腿摆正,看了看,说两条腿都不一样长了,是落胯了,亲戚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反正就两下,就叫她下地,问她还疼不,她说果然就不疼了,自那就好了。后来老大夫去世,他的儿子继续开诊所看骨科,但是技艺远不如老大夫,这么精湛的技艺就此失传。
还听闻,几十年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个祖传的方子,专治蛇缠腰,也就是带状疱疹。老家人都说这个病,只要是疱疹长满一圈,人就救不活了。不少人得过这种病,疼的人受不了,也听得过疱疹的人说过,在医院输液连输七八天,还特别疼,看着也恶心。这家人的方子只要用了,没有治不好的。这家人平时也不专门卖这个药,就是谁得了病求去他家了,他就给人开药,收的钱也不多。不知道什么原因,后来渐渐就不再有人知道确切的地址,只留下这个有药方的传闻,谁也不知道是哪里了。
还曾经在公交车上听人谈起,有位老人,每年都用薄荷熬一种油,这油里面配比掺杂了其他药材,熬出来的油可以治很多病,但是他熬的油每年也就固定的那么多,想要的人太多,都得不上。
前些年,有家医院办的红火,专治风湿病。因本地种植业传统,得风湿病的人多,所以医院也红火的紧。据闻,也是从人手里买的祖传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