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读什么

2015-06-02  本文已影响464人  伟鹏

我不喜欢我这个专业,感觉没有前途,但是我需要考研读研,怎么办?

这是最近遇到最多的问题之一,这时候提出这样的问题,有很大可能是因为复习的时候遇到了打击,不过,就事论事,我们来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在很久之前,读高中的我面临着高二分班的问题,当时广东省高中还是3+X的模式,我自然是选择理科,但是是选择物理呢?还是化学呢?这是我当时面临最大的困扰。

之所以困扰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物理,一种对于大自然规律的热爱,初中也因为这份热情而学得不错,但是到了高中,我突然就跟不上了,考试也考得糟糕,但是这份爱一直还在;

反过来看,化学在初中也学得很好,到了高中,也学得不错,似乎不怎么需要费力气就把化学学好了,但是,我对化学还真的谈不上喜欢,只是觉得,这就是一门我学得比较好的学科而已。

所以,是选择物理,还是化学,就是一个问题了。

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呢?

百思不得其解,无奈之下,我就去找了我高一的英语老师和化学老师,英语老师曾在南开大学做过几年的教授,见识应该广很多;化学老师是个女老师,有点年纪,吃的盐可能比我吃的饭还要多,他们的建议应该会更靠谱一点。

英语老师说,人生的路很多,不必纠结。

额.....对于年轻的我,当然觉得这句话的用处不大;

化学老师说,高考是个坎,X是个敲门砖,你的目标是跨过这个坎,跨过了,任你怎么走都没有问题,所以你应该晓得你的选择了。

正是化学老师的这番话语,让我仿佛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来看问题,于是,我选择了化学作为我高中最后两年的专业课。

直到现在为止,我依旧把这句话当作我做一件事情的参考。尤其是在大一新生报道的时候,我就发誓自己不能像高中那样死读书,人可以勤奋,但是不能死读书。

当时高考报志愿,我的第一个志愿是华南理工的土木工程,但是校内差9分,无奈调剂到第三志愿的化学与化工学院。当时我一想,完了,我TM又要学化学,岂不是无聊死了.......

把这份小忧虑告诉我的姨丈。作为日企人力资源的他告诉我,大学,要学会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好学术的名词,啥叫核心竞争力?

姨丈语重心长地说,就是你要有令别人眼前一亮的技能。

学电焊?

......

后来在华工一段时间后,我逐渐地知道啥叫核心竞争力了。我参加过一个讲座,当时主办单位是埃克森美孚,有个公司的女职员上台演讲,这个女生身材颜值都很好,属于会让人们以为她是靠潜规则上台的女生,当然,我也这么想,后来在随后的演讲过程中,才知道,她是毕业于华工材料学院的,几年前也是和我一样,坐在下面听演技,然后,现在成为了这家外企的某部门主管,管理着20来人的团队。

她说

精湛的业务能力是决定你不可替代性的唯一因素。

那时候我才意识到,所谓的核心竞争力,更多的就是你在任何情况下的不可替代性。

会开挖掘机的人千千万,挖得好的人才能使人眼前一亮;这时候老板不会想你以前是不是学剪发的,还是学化工的。

我想,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了。

哦,对了,那次讲座是全英的,所以那个女生也是全英演讲,我发誓,她的英语是我目前为止听起来最好听和最舒服的。

大三时候上《天然气综合利用》这门专业课的时候,老师是个漂亮的女老师,我们尊称为军姐,她说她自己最喜欢的就是体育,如果不走上天然气研究这条路的话,估计现在是一个很有名的体育记者会评论员。即使有教务在身,她也会看世界杯看通宵,也会一时冲动,跑去看现场;至于天然气这方面,她说,没有多大的爱好。

但是,兴趣和工作并不是不可分开的,能在一起当然是好,不能在一起也不必强求,别忘了就好。

也是,军姐在天然气这方面的研究算是顶级,带来的收入也恰好可以让她继续享受她的爱好,谁又能担保从事体育记者之后,会比现在好呢?

我想,这是最好的结果了。毕竟,兴趣和工作能够在一起的几率,也不大。

实际上,上面谈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敲门砖的问题;一个是核心竞争力的问题。

读研也如此,在中国,学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要素,有和没有区别还是挺大的,特例也许有很多,但是这毕竟是普遍现状。

读研三年(或两年)最为宝贵的我认为有两个东西,第一,延缓你完全进入社会的时间;第二,训练你思维逻辑能力的平台。

比如,你大学四年玩得太疯,发现自己完全没有准备好进入社会,那考个研缓冲一下,重新拾起学习,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如,你大学本科学习的东西发现太浅薄,想继续深造,想和大师级人物进行思想的交流和接受难得的教诲,考研也是一个值得选择的机会;

比如,你像我一样,觉得本科毕业后自己的能力还有欠缺,还想继续煅炼自己,考个研,利用读研这段缓冲期修炼自己的能力,比如英语,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看多点其它学术的书,读个研还是不错的。

所以说,当你觉得自己的专业前途不大的时候,不要急,在读研的时候,锻炼一下综合能力和发现和挖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是最关键的。

换句话说,要不走学术,要不找到一点,发展它,成为核心竞争力。

读研搞搞学术还是有点意义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毕竟你还得靠读研这几年的所学才能毕业。

实际上,研究生课程就不如本科课程那么系统了,更多的是老师的启发和你锻炼自己的自学能力。

而一旦你有意识到自学这方面的时候,那么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就会产生,比如,看文献的时候看到某个有趣或者自己想了解的点,然后去看参考文献部分,看看作者是引用了哪本书或哪篇文献,自己再去寻找,再去了解,这也是拓展的过程。

而一篇论文也不能光是看就够了,更多的是要看这篇作者所得出的结论是不是站得住。比如一些比较粗制滥造的期刊,里面的论文就有很多站不住脚的描述。这也是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所以说,研究生或许不如博士生要求那么高,不需要做到“创新”,但是需要做到思考。

之前在微博谈过,论读研三年和工作三年的价值孰轻孰重,关键在于是不是“混”过去的,所谓的“混”过去,指的就是有没有用心读过着三年。

读研三年,即使不是走专业的路子,但是你能够拓展出所擅长的方面,这三年值得;如果读研三年,还是和当年本科的时候一个样子,三年的变化为0,那么这三年还真不如出去工作。

前几天生物学院一个研究生朋友找我喝酒,他读研三了,不想读博,但是也不想就业,我说为什么?他说,这几年感觉白过了,就业时候的感觉没有什么拿得出手。他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喝了大半瓶啤酒,然后说,我真TM是个垃圾。

我了解他。本科毕业一年后,觉得工作太无聊就考研,考上之后的感觉就好像高考考上的感觉一样,又玩了研究生三年。

之前我二战备考的时候,他来找我喝酒,我说,你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不要紧,你确保你能毕业就好,关键在于你不要玩下去了,好好找找自己能够有什么方面可以发展起来。

他说,我喜欢找你喝酒........

我说,........

说了那么多,里面有我这快一年的读研感受在里面,也有一些我自己的观察思考,我觉得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的强大的,不一定要一根筋地去苦恼,没有人规定你要喜欢你的敲门砖,但是问题在于,当你放下了目前最为擅长的东西之后,你有什么可以拿出手?这就是你在读研期间,要好好去思考的方向了。

写完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