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叶飘香,听五月端午的故事
周二下午接了女儿,我们俩走在回家路上,女儿突然奶声奶气的说:“妈妈,我知道快要过端午节了,是为了纪念屈原。”我很惊讶女儿是怎么知道的,和女儿聊了才知道原来在幼儿园老师们给小朋友讲了一个名叫“端午节”的故事。我这才意识到,又是一年粽叶飘香的五月了,心中不免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今年端午又吃不到奶奶牌红枣糯米粽了,只有拿回忆来填补内心的空缺。在思乡的情怀下,更多地还有想念我家老太太亲手包的大粽子,白白的糯米,包裹在绿葱葱的粽叶之中,再配上精挑细选的陕北大红枣,一口咬下糯米的清香和红枣的甜蜜沁满唇齿间。还记得来到成都的第一个端午,吃到的粽子在我看来千奇百怪的味道,鲜肉的、蛋黄的、腊肉的、椒盐的等等,就连最接近北方的红枣糯米棕也失去了它应有的香甜。这么多年,再怎么吃各种各种口味的粽子,比来比去也还是最喜欢记忆中陕北的红枣糯米粽,那是只属于童年端午的味道。
在陕北老家端午节还有个小习俗,给孩子佩戴装有艾草的香囊和五色绳。在我们小时候,奶奶总是在端午的头一天就准备好香囊和五色绳。香囊,奶奶会挑一些颜色鲜艳的布料,用缝纫机一脚一脚踩出一个爱心的形状,装进艾草再把香囊缝在我们兄妹们的衣服上。五色绳,是我最喜欢的,因为五种不同的颜色搓成的绳子戴在手腕、脚腕,对于爱美的小姑娘来说就像戴了手链和脚链一样,心里美滋滋的和同学们比比谁的颜色搭配更好看。这个端午节,我也会和女儿一起来制作香囊和五色绳,期待看到女儿惊喜的小眼神,希望可以在她的童年记忆里,写下一篇关于端午和妈妈一起做手工的小趣事。
女儿一天一天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我可以和她诉说的故事也越来越多了。从龟兔赛跑到刻舟求剑,从床前明月光到清明时节雨纷纷,从回家团圆过新年到粽叶飘香端午节,从格林童话到爸爸妈妈小时候的故事。。。。。。陪着女儿成长的同时,好像也在陪着曾经幼小的自己一同成长,一起回忆童年、一起讲述的故事。那些远在他乡的游子们,让我们用回忆滋润思乡的内心,让我们用自己的故事陪伴身边的人一起走过平凡的日子,用心铭记不平凡的节日。端午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