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自己来一场深入对话《被讨厌的勇气》读后
一本只看名字我可能不会打开看的书,但没想到读完之后收获很大,读完就像是做了一场心理咨询一样。
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自愈、获取心理能量、找到幸福,全书基于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主张,在心理学领域,阿德勒是与弗洛伊德、荣格并列的三大巨头之一。
如果看过稍专业一些的心理学著作,很多人可能就会想起各种晦涩难懂专业的词汇,复杂深奥的心理过程。
但这本书不同,这是面向更普遍大众的书,很巧妙的设计了一个求知的青年和熟悉阿德勒理论的哲人的形像,全书通过两位的辩论对话,让我们逐步的了解领悟,极大的降低了学习难度和接受程度,青年每次都恰到好处的提出问题,吸引我们跟着一起寻找答案。
读到后面愈发感觉,其实这位青年就是我们自己,在不断的发问对话中,剖析自己,完善自己。
这是最近读的对我启发很大的一本书,下面把一些印象深刻的感悟整理下来。
当然,信息都是有层层递减作用的,这本书可以说是“岸见一郎——阿德勒”心理学,而我的文章又是“xx—岸见一郎—阿德勒”心理学,所以如果感兴趣,还是推荐去看《被讨厌的勇气》,甚至可以看阿德勒本人的著作,像《自卑与超越》等。
1、你的不幸都来自于自己
阿德勒一个很重要的主张是,我们都是活在主观世界的人,你无法改变客观事实,比如你的不幸、有人讨厌你等等,但你可以任意改变主观解释,一切都来自于你自己的主观想法,你完全可以活的更自由,更幸福。
一下子接受这个观点是很难的,有人甚至觉得这有点阿Q精神,说实话我开始也是,虽然读完全书后不那么排斥这个观点,但也还是不能完全接受。不过没关系,这最起码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观察自己和外部的视角,我们可以在后面不断的去寻找论证,说不定可以找到新的适合自己的。
如果接受了这个设定之后,很多事情都可以解释的通,比如接下来要谈的:目的论与原因论。
弗洛伊德是主张原因论的,也就是说过去的你的经历造就了现在的你,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对每个人的影响很大,也是基于此。
阿德勒的主张与之相反,他提出了目的论的主张。所谓目的论即你的一些心理行为和外部的行为是由一个目的在牵引的,这个目的可能是你有意识控制的,也有的是无意的。
比如,生气。在一家餐厅,一个服务员不小心把菜洒在了你身上,这可是你新买的一件衣服,平时都舍不得穿。你可能会大发雷霆,很生气的指责服务员。那么,这个愤怒的背后是什么呢?这个事情就没有别的解决办法了吗?
其实,用目的论的说法,你并不是受怒气支配而大发雷霆,而是为了大发雷霆而制造怒气。是想通过大发雷霆来震慑服务员,进而使他听自己的话。
再比如,一个母亲在和孩子争吵,这时来了一个电话,母亲变得彬彬有礼,放下电话后,又开始生气争吵。其实这里就是把争吵当作一种手段,为了达到震慑孩子听自己话的目的。同样,除了生气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尽管你可能不承认,但这确实是你潜意识的目的在作怪,愤怒是你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
同样的,心理创伤、不幸或者自己很失败可能也不存在。
简单地说就是害怕向前迈进或者是不想真正地努力。不愿意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比如玩乐或休闲时间。现在的状态让你安心,这样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安于现状或者变得更糟。因为要想改变生活方式需要很大的“勇气”,面对变化产生的“不安”与不变带来的“不满”,即使有些不满或者不自由,也还是更愿意维持现状。
所以,其实你过的不幸或幸福皆是源与你自己,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过去或不幸本身”而是“赋予过去以及不幸的意义”。
2、一切烦恼来自人际关系
最初这个观点我感觉太绝对了,没错,书里面的青年也是这样想的,跟哲人也辩论了很久。
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如果宇宙中只有你自己,是不是很多看起来很苦恼的问题都不存在了,挣大钱住大房子找对象,你长得高矮胖瘦等等,这些都失去了意义。
但现实是我们离不开这些人际关系。阿德勒把人生归为一个课题讨论,这个人生课题包括交友课题、工作课题、爱情课题,以上基本上包含了我们生活中经历的大部分场景。
如何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呢?阿德勒提出一个观点——课题分离。
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
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比如,别人如何看自己,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这都是对方的课题。你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其他的就是别人的事情。
具体做法:
1)区分这是谁的课题;
2)进行分离;
3)不干涉别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
看着其实是挺简单,但还是那句老话,知易行难。
我可以接受,大部分的烦恼是来自于人际关系的,很多时候很多人的幸福也是来自于和他人的比较。
我们每个人都是活在人际关系中的社会人。自然就会有人际关系,而有了人际关系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会生出优越感和自卑感。
比起优越感,相信更多人都经历过自卑,其实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我们生而不同,没有人的生活条件经历环境是一样的,在各方面起点都不同的情况下,你为什么要在一个评判标准里面和别人去竞争比较呢?
无论是追求优越性还是自卑感,这两个不是完全对立的,都不是病态,只要在合适的可控的范围内,就是一种能够促进健康、正常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
人生不是与他人竞赛,而是自己。在时间空间这条线上,你有自己的各种目标,在此基础一直在作努力和改变,不断的变好,这就够了。
3、被讨厌的勇气
你不可能被所有人接纳和喜欢,但每个人都希望有更多的人喜欢自己。
所以你就会做很多不是你真正喜欢的事情,然后,你可能就会陷入烦恼甚至心累。
没有人喜欢被讨厌,但你要允许别人讨厌自己,你要接纳被别人讨厌的自己。
如果某个人有很多人讨厌,那么他可能活的很自由,是真正为自己而活,其实自由就是被讨厌,同时接纳被讨厌需要勇气。
放大一点说,是接纳完整的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
然后,就可以根据理想中的自己,去做改变,只要你变了,周围也会改变。
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不能等着别人发生变化,也不要等着状况有所改变,而是由你自己勇敢迈出第一步。
4、活在当下
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阿德勒的哲学同样强调当下的意义,认为这才是生活的真谛。
很多人把人生看成是一个线性的,其实,完全换一种视角,人生可以是一连串的刹那,每一个现在,都会成为过去,也都为未来打下基础,所以重要的是此时此刻。
如果你为遥远的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其准备阶段。一直想着“真正想做的是这样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
实际上站在现实性角度的时候,人生总是处于完结状态,更多的重心还是现在。
即使生命终结于“此时此刻”,那也并不足以称为不幸。无论是20岁终结的人生还是90岁终结的人生,全都是完结。
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美国丽人》,电影中的男主角经历了中年危机,然后在他找到了生活的美好,完成了巨大的蜕变的时候,他被枪杀了,电影的前半部分就是男主角在中枪后的一段人生闪回。
朝闻道夕死可矣,他的人生其实已经是完满的。
04、写在最后
生活给我们各种束缚,表面上看起来,这些束缚是时间的、金钱的、人际关系的,但实际上,这些束缚是心灵的。阿德勒的整个理论体系,都在试图把人从这种束缚中解脱出来,让人重获心灵自由。
人生没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是,你可以赋予这样的人生以意义,而能够赋予你的人生以意义的只有你自己。
哲人还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幸福就是“贡献感”。
无论你过着怎样的刹那,即使有人讨厌你,只要没有迷失为别人贡献实现价值这颗北极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即使被讨厌自己的人讨厌着也可以自由地生活,你会发现原来你一直很幸福。
ps:写完读一遍之后,感觉有点鸡汤呢,看起来都是很简单的大道理。但明明在读书的时候这些都是触动很大的点呢?我想可能是不同时候的我们,在不同的时候接收到信息的处理情况也不一样吧。
一本书如果能给你带来很多触动,让你产生一些新的认知,那可以说是很棒的。但这本书我觉得已经对我的三观产生了影响,里面有一些观念和我的想法是一致的,同时又补充了一些新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