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互联网产品思考@产品

产品设计--那些在金融类产品中无效的产品思维

2018-01-25  本文已影响240人  just_RL

近两年的工作都是在互联网金融公司,工作过程中的种种阻力都让我不断思考,由于金融类产品的特殊属性,大部分我们深信不疑的产品思维其实并不适用,或者说对于做金融类APP没有任何帮助。

1.用户体验决定产品未来?

之前和一个合作公司讨论方案,对方产品经理对金融应该是没有接触过的,揪着我设计的投保人信息填写页面,一直怼我说填这么多字段用户体验太差了,填两三个必要字段就行了。解释了半天才让她明白,这些都是必要字段,都要传给保险公司才能投保,不是我能决定的。

其实对方产品经理说的很对,确实所有的产品类书籍都告诉我们:用户输入步骤越多,流失率越高。然而,现阶段的大部分金融类产品,包括理财(基金、股票等)、借款、保险都是把线下已经非常成熟的交易模式搬到线,所有线上的操作都要遵循现成的操作流程,设计的过程更像一个模拟的过程。所以金融类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时,相对于用户体验来说,更重要的是业务逻辑要弄清楚。

金融类产品的基础预期都很明确:能赚钱(理财)、能借钱(贷款)、能投保(保险)。所以用户在使用你的产品时首先要满足用户的基本预期,在预期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去谈用户体验才有效

2.尽快上线才能占领市场(认为“迁移成本”是竞争力之一)?

大部分人都认为,当一个产品被用户所接受以后,其他同类型产品便很难再进入这个市场。因为用户的迁移成本太高。

在我看来,迁移成本涉及三个因素:终端硬件空间、用户在产品中构建的网络关系、用户在产品中的沉淀数据。然而,这三个因素,对于金融类产品来说并没能起到什么约束力。

终端硬件空间:这主要是针对那些超大软件,比如一些大型游戏。现在手机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大,金融类APP属于工具型产品,所占内存不会太大,一个手机里同时有好几个甚至十几个金融类APP都是完全hold的住的。

用户在产品中构建的网络关系:这个约束仅限于社区、聊天工具等。用户在使用这类产品时随着时间积累,慢慢地会构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虚拟网络世界,存在一张虚拟的人脉网,脱离这个产品,这个虚拟世界就崩塌。

所以,往往这类产品是最拼上线时间的,同样功能的产品,上线时间相差半年甚至三两个月都会完全走向不同的命运。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对关系的依赖巨大,所以成熟的社区/聊天工具的迁移成本是最大的,这也是微信现在的地位无法撼动的主要原因。

但是这对金融类产品来说就是没有约束力的,在这类产品里,用户是和钱链接,不是和人。

用户在产品中的沉淀数据:这个更偏向于内容型产品,比如原创社区一类。用户在这个产品中生产了很多内容,同时通过内容得到一定反馈和互动。用户的内容生产精力决定了他不可能同时去维护好几个产品来输出,所以当在一个产品中输出的内容得到了有效的反馈和互动后,用户就慢慢会对这个产品产生依赖性。这时,让用户脱离产品意味着他要抛弃之前所有的输出内容,抛弃他在这个产品中的读者/观众。

但是金融类产品并不存在这样的顾及,用户在这类产品中一般不会有什么输出。

前面说了用户对这类产品的基础期望是:能赚钱(理财)、能借钱(贷款)、能投保(保险)。那么能让用户感到兴奋的则是:赚到钱(理财)、借到钱(贷款)、受保障(保险)。如果产品一旦达到用户的兴奋值,那迁移也就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金融类产品,迁移成本并不高。

3.用户粘性是衡量产品好坏的一个标准?

之前公司做了一款基于公募基金的智能投顾产品,产品主要功能是用户通过风险评测后系统根据风险等级给用户推荐一个投资组合,并提供投资购买的途径。产品上线三个月,各方面数据都差强人意。老板开会总结说产品工具性太强,没有黏性。给产品部下的目标就是提高日活

脑暴多天,都没有一个好的方案,提高日活首先就是要增加功能,并且都是大工程:社区、会员积分系统、个人财务分析报告、理财课堂等。当时产品因为刚上线不久,涉及到和基金销售公司的API对接,很多基础功能都还没走流畅,这样不断新增功能,显然是对产品的一种损耗。并且更悲观的是,即使把我们想到的所有功能都开发了,也不保证能提升日活。

产品的好坏最终还是根据其提供的服务质量来决定的,有些类型的产品服务质量是可以通过日活来判断的,比如资讯类、通讯类等,因为这是用户每天都需要的服务,所以活跃度反映了用户对产品的满意度。但金融类产品绝不是,用户对金融服务的使用频率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个人资产状况、阶段性个人目标、经济形势等,所以用日活来衡量产品是狭隘的

总结:那些产品大神们根据经验得出的总结不一定对你的产品适用,往往你们做的产品是不一样的。产品的本质是服务,产品制作的过程中从服务初衷出发,利用第一型原理去思考去设计,才能打造出一款好产品。

ps:这是18年第一篇分享,今年努力输出更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