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天梯(二):学习是门技术
灵魂拷问:为什么说学习是门技术?
众所周知,上小学的每个人考试几乎都能拿满分,偶尔有失误,差距也不过几分。
但在升学过程中,人与人的成绩差距越来越明显,「学习成绩」开始一点点不如人意。
那么是什么使我们的学习能力开始下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还是后天花费的努力,亦或是别的什么东西?
这里有个有趣的观点可以供大家参考:
小学的知识大部分属于记忆,如九九乘法表,汉语拼音之类。
大部分人的记忆力是差不了多少的,在纯靠记忆的努力下,人与人并不会有太大差距。
然而逐步升学,面临的知识越来越碎片化,单靠记忆力难以形成体系的知识结构。
在努力记忆一门科目的同时,另一门科目的知识也在同时淡忘中。
这的确让人沮丧。
所以学习其实是一门技术,它具体包括两件事:
一是如何去学习新的知识,另外是如何掌握自己的知识。
本文主要收纳《跃迁》中关于学习的观点,仅为抛砖引玉,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建立基础认知
1.有目的的学习效率更高
认知效率的概念就是认知收益与投入时间和精力的比例。
真正有用的知识不会被遗忘,但一直不用的知识无疑是浪费生命。
学习,最为重要的就是知道为什么而学。切莫以低水平的勤奋,来麻痹、认可自己。
提升认知效率的工具赢是「极强的目的性」,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学习速度自然飞快。
目前距离高考还有四个月,高三考生高考的目的是取得好成绩,上名牌大学。
出于这个目的,在考试内容需要更多把握得分结构,将精力集中在容易得分的大头上,综合得分必然能提升。
(当然如果你是全才,那么恭喜你,你可以不用看这篇文章了)
纠结于小题小分的考生无异于无法抓住重点的人,高考其实在升学进入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每年的考试内容省教育局都有公布范围,准备了三年的人和准备一年的人差距是必然的。
2.中水平及高水平的努力才叫努力
努力与努力是不同的。
工人在工地上努力的搬砖,市场总监在会议室很努力地谈下了一桩生意。
从过程上来看,彼此都很努力。
但究竟哪种努力更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好,仍然是人生的选择。
2.1低水平的努力是心存焦虑却没有时间学习,空有时间学习却不投入精力。
要学习,就得付费学习。要学习,就得空出时间、精力来学习。
付费是意识受限,将自我带入学习的氛围中。(这里特别适用自制力缺乏的人)
2.2中水平的努力是把双刃剑,特征之一就是执着地依赖于方法论。
如何高效地调用时间?如何更好地调配精力?
网上有这样那样的课程供您挑选。
但似乎不需要太花力气,就飞速成长?
比如写作大师分享了他的写作方法,你有幸得知,好像参与了这样的课程自己也能成为写作大师了。
方法论始终具备个人适用性。
会去寻找方法论是进一步的努力,起码知道前路已经有人走过。
中水平努力甄别课程陷阱,要反思、借鉴,在大量的实战中融合自己的学习成果。
2.3高水平的努力是更少的目标,战略的勤奋。
认识、认清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考场中理解内容、分析考题、总结方法,职场上洞察客户、理解趋势、关注同行
聚焦视野,才能实现专注。
鹰眼,是大自然为我们提供的教科书。
3.思考学习比学习本身更为重要
普通人常常靠兴趣学习、无奈兴趣多变。
想学习新知识,可新知识还没学完就已经过时。
回过身去读经典,却发现穷尽一生都读不完。
所以学习这件事上,必须追求底层规律,抓住主要矛盾,从大局思考。
二、如何去学习
1.认识信息构成
当今时代是属于信息爆炸的今天,分辨信息的构成能形成一层过滤网,不让自己的注意力流失。
1.1一手信息知识的源头,论文及专业论坛,新发表的著作、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最新数据报表。
或是行业大佬的最新沟通及思考,谈话偶得知。
其特点就是信息还没有转化为价值,仍然具有再解读的特性。
1.2二手信息忠实地转述一手信息,论文引用有事实,有观点,有依据。
常见于维基百科、中立第三方的行业调查报告、介绍底层逻辑、思想层次较深的书。
部分是对一手信息的解读,或是对行业人生经验的解读分享。
1.3三手信息为了传述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信息。
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视角的情绪化表达,如X蒙公众号、XX励志故事、心灵鸡汤,强调主观的人定胜天而非方法论。
特征是支撑观点的案例虚构或遥不可及,单句断章取义似乎无比正确,然而全局解读漏洞百出。
2.解决自己的问题是成人世界的学习
心理学上把成人学习效率的关键因素分解为目标导向、及时反馈、最近发展区。
目标导向,知道我想要的是什么、能解决我当前什么问题
及时反馈,学了有地方用,且反馈触发再学习。
最近发展区,适合我的知识,不需要非常深入的研究才能明白这些理论知识。
如果不是实际遇到的问题,无须想方法去解决
来看看一个明显的伪命题,如果得到一个亿你会怎么花?
知乎大佬答的飞起,但你,不需要看。
(简单来说,关你屁事)
兴趣难以学习的关键在于目的性弱,缺乏实践环境,难度不一。
常有音乐评论区高喊,教练,我想学吉他。
如果已经出了社会,这类技能类知识在缺乏实践环境下自然难以学得进去,所以你并不是三分热,而是你根本不知道怎么学。
3.读书也是一门技术
关于阅读,推荐功利地配置资源,与学习一样,如果没有「极强的目的性」,请放下自己的形式主义。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给需要阅读的书籍做了分类:
娱乐类书籍,就像下坡,越走越舒服。
爽文、网文、爆文阅读毫不费力,同样毫无所得。
知识类书籍,宛如平路,开动脑力。
本文自诩为这类内容中的一种,结构复杂但略有所得。
心智提升类书籍,神似攀峰,读起来累,心智水平提升。
《原则》、《精进》、《反脆弱》,读一遍看不懂,读两遍还是看不懂。
这类书籍简直就人类史上的瑰宝,无论在哪个年龄层次,作者的水平都远超于读者,虽然看不懂,但心智提升显著。
看过一两本书后,再回首过往知识类书籍,路途更为平坦。
重点来了,一定要忍住买书的欲望!
区分三种类型的阅读。设定读书的目标,分配好读书的精力。
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因为效率实在低下(大部分是前言、推销序)。
功利读书法解析,
第一步,先看书评,国内看豆瓣、国外看亚马逊中国
第二步,看目录,了解哪些内容是自己感兴趣的、需要用到的
第三步,看具体章节,直接切入最重要的章节、系统学习则从目录开始看起
三、辅助学习的工具、模型及方法
1.自下而上的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完内容,就需要整理出体系,体系是知识网络,不仅是帮助记忆,也是如何使用知识的工具。
当我们千辛万苦,总结出学习体系时,我们就需要分享和传述。
正如我现在做的一样,将内容见解分享,有兴趣者就会与我更加深入的探讨学习内容。
在一个不断探讨的过程中,知识体系获得考验,对方抛出对方的见解,以知识换知识。
最后梳理出一个较为结构化、经过考验的体系再付费分享,实现知识转变为价值。
2.学习这些技能让学习事半功倍
读写能力,好的读写能力让你接触更好的资料,增加表达和分享的能力。
破英语,英语是国际性语言,熟用翻译获取外文资料,硬啃生肉掌握一手信息。
社交能力,开放人际关系,认识更多人来强化互动,知识互换。
学习这件事,从出生到死亡都永远不会停止,所以什么时候思考学习都为时不晚,共勉。
我是@瓦解不会解,谢谢你来读我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