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目标再行动
阅读陈中的《复盘》,其中提到这样一段话,深有感触:
将手段当作目标或者是替代目标,是我们常见的错误。这就是把动作当作了目标,而没有理解动作的目的。
老板让你在企业微博或者微信公众号上发个帖子,这是对动作的要求,说明的是要做什么。关键的是要知道老板希望通过发帖子达到什么目的。了解了目的,可能老板说的动作并不是最好的动作,你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其他的动作。
目标是要达成的结果,手段只是达成的路径。近年来我愈发体会到分清二者的区别非常重要。
比如,在职场上,年轻的刚工作的同事,有点儿粗心,常常会发生一些低级错误,比如表格的计算错误。我问他:你核了吗?回答:核了。“那为什么会发生错误呢”“我确实核了呀!”。
在家里,我给女儿布置了假期预习新课程的任务,每次问她,都说完成了,问她有没有不懂的,都说没有,后来有一天晚上检查她做的习题,错误百出,说明根本没有掌握这个知识点,而且也没有对照答案。我就跟她讲,学习的目的是要掌握,不是这件事做了就可以了,关键要看结果。12岁的孩子可能还没有这个意识,但是我要逐步给她培养目标思维。
我自己也是近年来才开始有意识地培养目标思维,但是践行得还不到位。我看到弗兰克说,他在写公众号文的时候,都会给自己定一个目标:这篇文要达到多少的阅读量,打赏收入要达到多少?而我自己就从来没有这样做过,在学习上、追求个人梦想的道路上,总是抱着走一步看一步、尽力而为就好的心态。
还有一个社群结识的朋友,习惯给每一件事定一个目标。比如:参加线上训练营,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拿到优秀学员,定一个目标结识10个优秀的人。参加线下学习,争取和嘉宾说上话,争取拿到上台讲一分钟,争取链接到自己想要链接的资源。
这让我想起,自己在很多线上社群都是潜水者,既没有链接更多的人,也没有充分利用社群提供的资源。
无数大咖牛人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有目标的人成功概率要比没有目标的人大得多,那种具有挑战性的明确目标通常会带来更好的表现。设定目标就是用语言给自己一种承诺,而承诺本身会给我们带来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