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我们的老房子
1
80年代末,我出生在北方农村,妈妈说那一年的春天比以往来的更早一些,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来到这个世界,降落在我们新盖的房子中。
那时北方农村依然物质匮乏、资源短缺,尤其是医疗资源和教育资源。妈妈没有去医院,而是选择在家里生我,一是因为医院离家太远,怕来不及;二是妈妈自己为很多产妇接生过孩子,对生孩子这件事没有恐惧感;三是那时除了医生之外,医院的其他条件未必能有家里好。因此,我出生的时候家里有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产婆,没有医生护士。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环境下,这种情形存在于大多数家庭。时代造就人才,同样也会给普通人特定的不一样的力量。就像妈妈常说人可富贵可贫贱,只要心中充满希望,日子就能过好。
2
我出生第一眼看到的是现在依旧会出现在我梦里的那四间砖土结构的房子。让我念念不忘的这四间房子是当时村子里最好的房子,东西两个卧室,中间是客厅和厨房。卧室里有炕,冬暖夏凉,坐在炕上可以望见院子里的景色,夏天的花、冬天的雪。厨房里有两个灶台,两口大锅,两口小锅,仍然记得大锅里炖着肉冒着热气、小锅里米饭咕嘟咕嘟的情景,仿佛还能闻到当年的肉香。客厅里经常会有客人,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会挤满了人给家里的老人拜年,热热闹闹好几天。
房子前面是一个大院子,一到春天爸妈会在里面种上各种蔬菜和花儿,到了夏天是一片五颜六色、郁郁葱葱的景色。房子后面是一大块自留地,栽着各种果树,树与树之间种着各种作物,供我们一家老少一年的饭食。记忆中的那个房子一到夏天就仿佛置于花海树林中,花香四溢、绿意盎然,让人置身其中如痴如醉,身心得以完全释放。
3
时间太经不住过了,我长大了,家里条件好了,那个房子老了。为了我们几个孩子读书方便,全家搬到县城去生活,刚开始的几年暑假还是会回到老房子,可是渐渐地回去的次数越来越少。后来,我们兄妹几个逐渐离开县城,奔向更远的地方,当然离老房子越来越远了,每年回去的次数屈指可数,可是它始终在我们的心里、梦里,不曾远去。
老房子承载了我童年太多的美好记忆,那里面有奶奶温暖的怀抱,妈妈可口的饭菜,爸爸谆谆的教诲,还有哥哥姐姐的爱护,我自己的成长。每当生活不如意,心累了、身体乏了的时候,我就会想老房子,我会尽力请假放下工作回去看看它,每次眼睛湿润了、模糊了,心却平静了、敞亮了。
4
前几年,有人说房子放久了不住人就得拆了,可爸爸却百般坚持,他比谁都清楚老房子对我们一家人的意义。我们从那里走出来拥抱未来,寻找生活的更多可能性,可这一切丝毫不妨碍我们把根永远留在那里。
妈妈经常说我从出生就命好,生在新房子,长在新房子。时光荏苒,岁月不等人,转眼间新房子都成了老房子了,可是温暖、记忆不会老。纵然现在越走越远,无法再住回老房子,就像人生没有回头路,过去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可是它留给我的温暖让我时常仿佛置身于出生时的那个春天,春风和煦、万物复苏。
5
走出去就意味着离开了避风港湾,要承担更多的考验和风险。离开老房子以后,我一直在追随梦想、实现自我的路上奔波。尤其是这几年,我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承受着“生存期”的巨大压力,为了房子、车子努力往前跑,生怕追不上同龄人的脚步,时常忘了自己、忘了生活、忘了梦想,在追逐物质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心却越来越浮躁不安。
可是每当夜深人静却睡不着觉的时候,在老房子中度过的美好岁月就会浮现在脑海里,那时物质不充裕,出门没有车,却有着实实在在的开心快乐,会因为一顿炖肉开心,会因为一个糖果幸福。
终于,我开始忍不住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是我们越来越不知足?还是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诱惑太多?……我久思不得其解,决定再回到那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看一看,这一次,我突然发现老房子在众多新盖的房子中显得破旧,可一点都不渺小,在我心中还是那么的高大伟岸。
我终于知道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的个性、命运就与这个房子、这个地方结下了不解之缘。之后,我开始努力把平淡日子过得充实丰富,在苦涩中开花,像以前在老房子里一样。我试着让自己不着急、不焦虑,只管坚定地带着梦想稳步前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