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投资·理财基金定投是一种思维方式

焦虑!焦虑!焦虑!我的基金怎么了?

2016-12-26  本文已影响0人  卢先生聊定投

文/卢先生聊定投


我是标题党。

刚学会在简书发帖,这是第二篇。在上一篇中我在自我学习的帖子【基金定投是一种思维方式】中,将总结的基金定投历史回测数据一股脑地放上去了,没有很好地总结,很好地分析,只是因为太激动了,感觉这么优秀的投资方法为什么之前自己没注意到。

今天我们先分析下我们在投资基金的时候遇到的各种心态。

为什么我们眼看着每年排名靠前的基金在牛市能翻倍,在熊市能抗跌,更有明星基金能10年涨10倍,而我们手里的钱跟这些基金都没关系呢?

我们来分析下我们自己焦躁不安的心思。

一、时间焦虑。

我们大多数的人,或者说绝大多数的人都有对未来的焦虑。

李笑来写的《把时间当作朋友》中就有精准的描述:“一方面是自己的无限欲望,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我们太急于求成,认为10年之后的自己肯定有办法解决目前的困境。可现实是,10年之前我们做的事决定了我们的现在;我们现在做的事决定了我们10年之后的样子。不要焦虑,就是现在,接受现实,不能期望速成,一步一步地实现我们的定投梦。

二、收益焦虑。

市场上现在基金多达2000多只,还在不断的新成立之中。如何保证我未来10年的收益,而且还是相对可观的收益? 先问下自己,我们有稳定的投资渠道吗?炒股?买房?买黄金?买外汇? 有渠道的人总是有他的对应渠道,根本不会在这里焦虑这只基金和另外一只基金的收益差别。 根据我上一篇帖子的统计,基金定投是一种思维方式,我觉得收益的问题其实已经解决了。那就是定投跟踪指数基金进行定投,市场上有好多跟踪指数的基金,如果你问我,哪只好?我觉得都差不多,看你在哪里买方便。挖财,网上银行,支付宝,各类基金APP,各自基金网站都可以。我选的是建信中证500指数基金增强型。目前在支付宝买,手续费打一折哦。

三、收益对比焦虑。

这个跟第二条不太一样,我们绝对收益的焦虑解决了。在坚持定投的过程中,又会焦虑各种基金排名、收益对比。哪天看到人家的基金比我这只涨的好太多啊,又各种纠结,要不要换啊。产生这种焦虑的原因是没有认清我们要做定投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在没到牛市的期间不间断地定投,到了牛市收割。看看各种股票型,混合型基金,都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曾经红极一时的华夏大盘精选,最高涨到13倍,如果能买到,那才是发财,可那只是如果。

四、什么时候退出的焦虑。

我们定投之后的绝对收益率要根据投资时间的长短来衡量,比如长达5年的定投,如果来了一波牛市,因为我们投的是指数基金,能达到年化收益率10%~15%,可以根据当时的涨跌情况坚持持有,比如从最高点跌下来20%考虑全部赎回。但定投不要停,继续下一轮的定投,但要控制投资的金额,具体的根据指数点位执行多少投资金额的变化,之后会开贴专门交流。

如果运气不好,刚定投了半年一年,来牛市了。那没办法,每月1000,总本金也就只有几千块,就算翻倍也没多少意思。但也只能适当退出一部分,苍蝇虽小也是肉啊,利润拿到点是一点。

所以说,熊市或者不牛不熊的日子对定投来说是福利的日子。这个有点违反人性,呵呵。人家炒股的都希望天天是牛市啊。

五、要投资多少钱的焦虑。

原则一是长期不用的钱。因为如果点子背起来,开始投资之后,定投亏起来也蛮厉害的。最倒霉入场的那张图,账户总亏损到了-49%,如果是急用这笔钱了,这时候必须赎回基金,那不但前功尽弃,而且还承担较大的本金损失。

原则二是在能力承受范围内,有多少投多少。要理解清楚什么叫能力范围内。比如你目前手里还有点积蓄,够一段时间的生活费开支,一个月工资拿到手6000块,平均每月能剩下2000块,每月投个1500没问题吧(这里重点推荐挖财记账软件啊,我用了4年多了,一直坚持记账,跟老婆一起记,好处多多啊)。现在再说有多少投多少的问题。有些同学在实际操作的情况是,每月剩2000,我每月投个200块,美其名曰赚点饮料钱,零食钱。这个思想也不太好。要理解基金定投是闲钱增长财富的一种重要手段,不要当投着玩玩,你认真对待它,它才会给你预期的回报。莫等真的定投了3年,一直每月200块,等收获的时候,呀,赚了50%,呀,早知我当时多投点啊。或者坚持投了3年还没来牛市,会认为自己当时的决定是多么的英明啊,还好没多投,其实没来牛市才是定投最应该多投入的时候。投资同样没有后悔药吃。

记牢上面我们达成的共识:我们现在做的事决定了我们10年之后的样子。我们现在认真对待我们的投资,让投资和我们的心态与时间做朋友,5年10年之后,才能获得时间这位朋友的回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