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风度魏晋风流古风依旧

崇尚玄谈,谈玄论道——王衍

2018-03-11  本文已影响16人  Euphoria_

王衍肤白貌美,追求风雅。在容止第十四中经常提到王衍这个人,可见在当时看来,他是确确实实的“帅气”。记得有一段记载了关于他这方面的事,说是王衍手拿着一块白玉,别人从远处看过去,就像是他的手上突出了一块肉。走进了,才发现他拿了块白玉,简直是白玉和手傻傻分不清。说明在当时,肤白这一点,大家也是看做貌美的。

历史上有不少人评论他的美貌,就连王导,王敦,还有王戎,都评价他貌美。

另外,王衍也是个任性的人。记得在汰侈第三十讲到过,彭城王有一头跑得很快的牛,他最吝惜这头牛。太尉王衍和他赌射箭,把牛赢了。彭城王说:“如果您想要用来驾车,我就不说什么了;如果想杀来吃,我就要用二十头肥牛来换下它。这既不妨碍您吃,又能留下我所喜爱的牛。”这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案,但是王衍却偏偏不听,当面把这头牛杀了。唉,王衍不按彭城王给的这个方案行事,他就吃大亏了。第一,他得罪了彭城王,实在任性;第二,本来可以吃到的二十头肥牛,现在没了;第三,这头牛本来是一个很好的驾车的工具,现在却被王衍杀了,实在可惜。

有些时候,王衍会说一些话,来刻意表现自己,应该不是像何晏那样的“自恋”。不过他的能力还是不错的,他很有盛才,除了王戎没人能比过他。

王衍的思想观念是“无”。可有一段时间,裴成公偏和他对着来,写了个《崇有论》。自从裴成公看了《老》、《庄》后,就和王衍势均力敌了。王衍一直以来不想“上班”,所以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了谈玄论道的生涯。

当时王衍的地位特别高,在八王之乱的时候,好几个王都死了,王衍的官却越做越高。像苏轼当时也是,先在中央做小官,再到地方练一下,最后提拔到中央就能做大官了。司马越之下就是王衍,相当于当了丞相。所以他干什么,大家也都学着做。自然他谈玄论道,大家也都开始谈玄论道,渐渐地,没有一个人会好好做事情了。大家都开始无所事事,谈玄论道到处乱晃。

王衍虽然身居宰辅的重要职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只考虑保全自身的办法。劝说司马越说:“中原已经乱了,应当依赖地方长官,应该选拔文武兼备的人来担任地方长官。”便任命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于是他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江汉的险要地势,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峻地势,他们二人在外,而王衍一人留在这里,足以算作狡兔三窟了。荆州这地方可是很重要的,在三国中抢得不行。占了荆州,青州自己留在中央。后来有很多人都因此事鄙视王衍。

光衍留在中央就比较悲催了,众人共同推举他为元帅。由于王衍在这方面不咋地,恐惧不敢担当。王衍也知道自己打仗不行,于是只好推辞:今日之事,安可以非才处之。但是他不做别人不行,只好走马上任,于是全军覆没。

没过多久,王衍的死期就到了。很多人都觉得“破坏天下,正是君罪!”于是就把王衍给杀了。这种厉害的人,得留个全尸,只能关小黑屋里,把东西推倒,便砸死了他。

苏辙评价,何晏,还有阮籍也是喜欢清谈的,一到王衍这里,天下大乱,大家都不做事儿了。有人认为不是这样,他们觉得是八王之乱,敌人就趁机流入中原。也有人觉得是司马氏骨肉相残,八王之乱导致东晋灭亡。

在晋朝时有很多人就把王衍的所谓“无为”弄错了,以为是什么都不做,其实是不做不该做的事。只有王导和谢安懂。

唉,王衍就这么在永嘉之乱中卒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