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活教育

你的白发

2017-04-30  本文已影响0人  丢丢带你薅羊毛
1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那些没有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这大概只是一句简单的名言。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灌鸡汤,只是希望来时少一些追悔莫及的人。

我有一个远房大伯,其实说远也不远,混得不错,可以说是乡里的名人。在城里有了体面的工作,宽敞的房子,城里的媳妇,自此一举成为城里人。在那个我还小的年代,城里人的标志会引来万千的艳羡。

之前他家也很穷,父母砸锅卖铁供着这个老大读书,希望以后大儿子有出息,可以撑起这个家。我不知道那个年代供一个孩子上大学有多么困难,可是我看得到,在我记忆中,他没有回来过过年。有时候初一二回来,提着点东西,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没有见到过他的妻女,他的儿女。我不喜欢他,可能是他被太多的人当成反面例子,也许我见过太多表面对他奉承的人背地里对他的看不起。

去年夏天见到了他的妈妈,也就是我奶奶的姐姐,我的姑婆。已是年老,已是佝偻,耳朵也听不清楚,可是我仍然记得小时候她递给我的糖。姑婆来我家,多是让我去乡里给她买一点软糯的老人可以吃的食品,多是让我爷爷打电话让大伯带一点钱回来,又或者是向我奶奶诉说她剩下几个儿子的媳妇是怎么嫌弃她。

她还记得我,亲切地叫我的名字,我贴在她耳边用尽量合适的声音回答她的关心。她有四个儿子,大伯在城里,剩下三个都在村里住着。儿子分了家,没有人愿意服侍她,于是说好一家服侍一个月,到最后演变成了每家每个月给她一些米粮,她自己照顾自己的起居。姑婆年老到已经没有办法做农活,可是就连去儿子的菜地里摘一点菜都要遭到媳妇的辱骂。于是都是到我家或是邻居家菜地里去摘。

她的儿女对外人也是客气,每次去他们家也是热情万分,我有些不适应,不明白连菜都不让母亲摘的人为何对待别人却是如此和善。大概人性真的太难懂,没有人可以说得透。

这是一个善良的老人,至少在我的童年里,她是幸福的一部分。看到这位姑婆,总有一些隐隐的心酸,到最后已是不敢去面对,恨自己的无力,更多的是不忍。这世界有太多我不忍心的事,可是除了帮她带一点东西,送一点水果,我什么都不能做。

我时常听到一些儿女以工作的繁忙和生活的无奈来推脱自己应尽的责任。我时常在想,当我白发苍苍,步履蹒跚时,我一定希望儿孙绕膝,希望我的子女常常陪陪我。看到街角那些乞讨的老人,我不知道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不幸。我时常人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然后向对方扔去一记白眼。我不认为身为局外人的我们有什么权利去肆意抹黑别人,而有什么可恨之人到了白发苍苍都不能被原谅?

我见到过很多父母在世时不闻不问,父母去世后大办丧事的人。每当这时村里人总会讽上一句“有这么多钱还不如没死的时候给他花”。我不知道这些儿女是出于什么心态。也许是内心的忏悔,想以此作为对父母的弥补。也许是自我安慰,告诉自己其实自己也是一个孝子,没有什么对不起。更甚者是告诉别人,“谁说我不孝了?你看我花这么多钱给他办丧事”。不管是什么原因,关于有父母的生活就这样终止。那个永远爱着你的人就这样离去,也许你觉得负担终于没有,可是归宿也没有了。

我见过更夸张的是父母老了没人照顾,生病奄奄一息时儿女争着照顾。为什么争?争着想要办丧事,想要以大赚一笔。家乡人很忌讳将死字和病人连在一起,可是那些儿女啊,心心念念想着父母的去世能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益。我不知道那些即将离世的老人是什么感受,该庆幸吗?至少最后还有儿女绕膝?还是感叹自己的失败,儿女照顾自己其实只是在等着自己离去,而他的儿子们,为了给自己办丧事争得面红耳赤。

我始终相信因果,不是迷信,而是自己内心的不安。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相同的人生阶段。当有一天我们面对老去和死亡,也许我们会有当年父母的感受。那些温柔的话语,不舍的眼神,动人的关心,都会归来。问心无愧者会是一种幸福,而对于那些不孝子,将会是无穷无尽的忏悔。

就在这个假期,外婆让我去看看她,想到前几天才去过,想到和朋友的小旅游,还是以各种理由拒绝了,尽管听到了外婆语气里的难过,尽管内心里有一些不忍。当天夜里做了一个梦,外婆去世了,而我抱着她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好后悔,为什么自己没有来看你”梦里是撕心裂肺,醒了也是在哭。连忙打个电话给外婆,然后推掉了行程去看看她。我很感谢这个梦,惊醒了我。牺牲了我的玩乐时间,但是陪到了我的亲人。没有什么不值得,我有一生可以去旅游,可是不能确定什么时候就再也没有人让我去陪陪她了。我也很庆幸,这只是一个梦。

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以父母的白发和脸上的皱纹代价,那些为儿女操了一辈子心的人,希望岁月善待这些老人,希望儿女们不要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是才后悔莫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