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诗词

诗词学习笔记(1):诗歌体裁(中四)

2017-08-10  本文已影响62人  枫小梦

接上篇:诗歌体裁(中三)


李商隐

从中唐过渡到晚唐,产生了一个杰出的名诗家李商隐。他一方面直接继承杜甫,一方面接受元和诗人的各种优点,而又另成一种他自己的面目。

李商隐所最擅长的诗是七古、七律、五排和七绝。

李商隐在诗家中严谨细致,刻意求工,他的词句比人工整,意思比人深曲,然而功夫纯熟老练之后,就丝毫不必用力,随意铺叙,顺手装点,就是一篇天然的结构。

他的七律有几种特点,一是用事的精切,如《隋宫》一首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第五六句借隋炀帝本身的故事写出今日隋宫的冷落,用典到这样,才是变死为活的灵心妙手。这样的典故,的确增加不少美妙的故事,而不惹人憎嫌。

一是寓意的凄警,如《流莺》一首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此诗借流莺写自己。从头到尾,一气灌注,都是怀才不遇的感慨。也不用典故,也不用雕琢的句子,读起来似乎颓唐得有气无力,读到结句,简直说在京城里没有我容身之地了,音节和句法也跟着沉郁低回,使人丧气。

一是悼亡的诗,李氏的悼亡同元稹的悼亡同样深刻,元氏以说家常话见长。李氏以情景兼写见长,如《正月崇让宅》

一是艳情的诗。李氏诗集中艳情之作最富。这种诗往往在别的题目掩护之下,以浓艳的色泽,惝恍的词句,隐僻的典故写得可意会不可言传,如《圣女祠》一首。

松篁台殿蕙香帏,龙护瑶窗凤掩扉。无质易迷三里雾,

不寒长著五铢衣。人间定有崔罗什,天上应无刘武威。

寄问钗头双白燕,每朝珠馆几时归。

这诗开始两句写她的居处如何绮丽,而第三四句写那人的紫色神情却反用轻清飘渺的笔墨,介于有意无意之间。第五六句暗中点出其中的恋爱关系,也运用典故,避免直说。到第七八句才露出似乎求爱之意,然而仍是委婉的口气。所以绮丽、含蓄,好像罩月笼烟的花枝一般,无疑是李氏的特长。

李商隐的五言长律,大致倚傍杜诗而倍加工整,在叙事的长篇中,这种体裁非常适当,所以后人颇有学他的。他单有一种清健流利的五排,而不像杜甫诗而近于白诗。他学杜甫、韩愈、李贺都有人指出。

七绝是旧诗中最常见的形式,因为字句简短,能给予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李商隐的这一体裁最值得学习。李商隐有时和杜甫、白居易一样,用质直的手法反映现实。例如《行次西郊一百韵》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