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己谈“知行合一”
说到知行合一,大家能想到什么?是知道与行动,还是大脑中的想法转换为现实?那么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联系一下提出者王阳明先生的观点,以及自身,我们再来探究一下真正的知行合一到底是什么。
首先知行到底为什么要合一?借由阳明先生的得意弟子徐爱讲的例子来说,知道要去孝敬父母是知,但真正的为父母做事是行。有些人知道却不一定能做到孝顺,便是知行为二。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所谓罔与殆归根结底就是所习、所学没有落到心上,从而找不到方向。所以知行合一的意义就在于寻找目的,抵达目标。肯定是需要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去为之,不能仅仅去知或行。那样就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关键就在于阳明将知与行的范围扩大了。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你在手机上看到一个篮球技术视频,当你想去学的时候,也就是意念开始动,就表明你已经“知行合一”了。概念可能大家不理解,但是有必要将知行作为一件事去看待。阳明说过“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不过此刻你想学习已经是知行合一的初级境界。那么下一步就是去球场上进行所谓的实践。那么在实践过程中,难道要完全的摒弃知而毫无目的、头绪的乱打吗?不能!此时也是需要联系知而行,看看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反思过后再去践行。拖地的最高境界,你的身体和大脑享受着练习带来的成果。这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一颗种子成长为大树的过程。
如果还不清楚,不妨再看一下这个例子:当你面对一株植物,他的生机和香气都吸引了你,让你喜欢它。但是仅仅做到这个还不够,下一步就是动身,从视频上呈现出对这种植物的喜欢,比如给他浇水,把它放到阳光下。
所以说我们在每一刻都是需要知行合一的,“知”“行”可能分别代指具体事情,但是每时每刻都要兼具思维上的知行。这就是阳明所讲的知行合一,知行是不能分割的整体。
那么我们为什么有时候做不到知行合一呢?结合阳明文段,可以发现不能做到知行合一是因为人性中私欲的阻隔。顺从自己的私欲利益肯定要比积极精进容易得多,而这恰好就是许多人被打败的地方。阳明当然也说过“好好色”和“恶恶臭”都是来自于人之本性的知行合一,但是知与行都存在于理性乃至德性的层面。并不是说本能不好,况且本能还是维系生命运行的关键。但是关键在于你不能就此为止,而是需要逆着难以扭转的私欲去创造乾坤。活着,肯定不只是为了满足本能。只有将自己的心,也就是那面本来斑驳的镜子进行不断的擦拭,再事上擦,最终才会变明镜。如此一来万物照在他身上呈现出的都是其本色。但本性难移,难度可想而知。但无论如何,知行合一不是一个形而上的东西。
话说回来,真正能做到格物致知而求的本体—良知(仁心)的可能就只有历史上的孔子、王阳明和半个圣贤的曾国藩了。难度可想而知。
所以就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当我们知道可能知行没有结果的时候,我们还需要做吗?没有结果还有意义吗?在我看来,结果不论如何,都否定不了你最终的朝向。孔子也说过“我欲仁,斯仁至矣。”如果完全不去知行合一,不仅相当于将可以修得高境界的可能性抹去,同时也意味着你失去了人之为人的独特性。只要我不断为善,知行,那份可能性是可以被增大的。比如孔子周游列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重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你的选择。你自己可以去决定你自己的命运,而不是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而放弃。安于天命而行,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本色。当你修得正果,才发现结果其实并不重要,过程才是价值。
我的问题大多就处在于作业上。看到作业,总有短时间内内把他们解决掉的勇气,但私欲阻隔了行动,让我去干其他事情。就当我“沉浸”其中时,心却在为没有完成的作业无比焦躁。最终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仅没有完成作业,还把自己的精力内耗完,做其他事情也不快乐。检讨是来自于外在处罚,真正的是需要内心自己去反思,从而给予自己动力。这样我们才能摆脱来自于人性中“私欲”“恶”的一面的镣铐,从而享受人之为人的自由。那些平常看似是自由的东西,实际上无时无刻都在束缚你。而知行合一就是你的武器和强力钳。
此后就是一个对于梦想问题的讨论。大家可能小时候和此刻都有各种各样的梦想,可能是某一阶段的目标,可能是成年后所谓的“爱好”与“工作”。但在这其中难免会遭遇困境,比如知行中遇见困难,没有成功,或者是客观因素的不足。所以在此过程中我们知行合一了吗?在我看来是的,就像前面所说的,知行合一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每当失败,我都会给自己一句话“我至少做过,努力过,尝试过”~虽然力不从心,但是只要凭尽全力去做最好的,义之当为,心至少不会有遗憾。可能这就是阳明遗言“此行光明,亦复何言”的内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