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中华上下五千年

抗日战争中,击毙一名日本士兵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42人  京畿部长

作者 | 京畿部长

今天七月七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1周年纪念日。在81年前的今天,日军以“寻找失踪士兵”为借口,要求进入卢沟桥东的宛平城,在遭中国守军拒绝后悍然发起进攻。驻守宛平城的国民政府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也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在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才换来了胜利和和平。而在如今的抗战剧中,不乏有诸如手榴弹炸飞机、手撕鬼子、裤裆藏雷这种荒唐的桥段,而且把日军刻画的弱智低下,我方士兵拿着枪能横扫一大片,有网友对此现象表示日本鬼子到中国真是不容易,用了十几年的时间才逃出去。但是事实真是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中日两国的较量,是一场虚弱的农业国反抗先进工业国的战争,事实和电视剧里的正好相反。

抗战中,真实的日军无比强盛,对于中国军队就是碾压的存在。

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起来了现代化的日本军队。随着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胜利,日本将中国的战争赔款全部用于了军费,到了抗战前期,更是建立了16个甲级师团,人员更是从平常的一万五千人扩编到了二万八千人,战斗力极为强悍,不仅仅是日本陆军,日本海军和空军更是在世界上都属于一流,军舰数量甚至超过了美国, 1937 年,中国和日本的钢铁总产量对比是 1:145,石油年产量是 1:129,日本每年生产 1580 架飞机、744 门大口径火炮、330 辆坦克、9500 辆汽车……而这些,中国都没有能力自主生产。1940年,日军已经有 51 个师团,163 万军人,22% 的国民收入都花在军费上。到战争的最后一年时已经有 773 万军人,每年消耗国民收入 76% 来供养军队。

同时期的中国军队,即使国民党领导的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有 170 多万的现役兵和 50 万的补充兵,但由于没有完善的征兵体系,打一点就少一点,部队训练完全跟不上,枪支弹药紧缺十分严重,11 万吨位的海军舰艇数量甚至不足日本十分之一,而且还都是从清朝遗留下来的,打仗基本靠人命填。同时日本拥有更加成熟的军工产业,并且整个国家都作为后备资源为战争提供支持。因此在军事装备上,日本从一开始就把中国军队远远甩在后面。中日正式宣战的 1937 年,日军拥有的武器装备是国军的 2 倍以上。缺少装备的国军在美国伸出援手之前,基本上只能靠抢日本兵的武器来用;日本陆军最常使用的九九式步枪,直到国共内战期间依然在被双方广泛使用。

所以,强势的日军踏上中国的土地出现在卢沟桥上的时候,根本就没把中国军队放到眼里。

那时候的日本军人,才是抗战剧里我方人员的角色

抗战初期,日军装备完整,训练精良,常常以1个大队(营)战中国军队1个师(3团)或1个旅(2团)。日军第一军在山西有过战中国军队30个军的记录。抗战后期,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更趋下降。

据国民政府军令部1944年统计,第一战区敌我兵力之比是14:100;第二战区是13:100;第三战区是20:100。平均起来,中国军队要六七个人才能抵抗一个敌人。整个抗战期间,中国军队正面战场敌我伤亡比例在4:1到2:1之间。

在太平洋战争中,即使美国比日本装备高,也只能和日本打1:1的比例。战争比的就是经济和科技,论这些日本都高于中国。日本是亚洲第一个摆脱或者说没有受到殖民统治,并且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跟进了工业革命进程,其明治维新的积极性在亚洲之前,更多人学习了西方特别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实行了义务教育,经过教育和系统训练的日本士兵,常常能打出较高水平的战术,在正面战场上击溃人数高出数倍的国军;而相应的,为了歼灭一个日军部队,国军常常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著名的腾冲战役中,国军在兵力的绝对优势、当地民众的里应外合与美国空军的支援下,以 9168 名阵亡士兵的代价,全歼了被重重包围的 2700 多名驻地日军,其中有一部分还是自杀。

相比之下,同时期的亚洲其他国家军队基本上都还处于落后的素质教育,日本的综合素质在中国之上,在战斗中的训练亦然有差距,日本集合英国、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的军事训练为自己所用,在加上武士道精神的熏陶下,日本士兵普遍头很铁,也就因为受困于岛国这种地理环境,资源极度匮乏,到最后军事物资越打越不济,无奈投降,不然最后打成什么样还真的很难说。

在如今一些抗战剧把日本兵描绘得过于弱智,不仅是对历史的歪曲,更是对浴血捍卫家国的先烈们的不敬。当前人浴血奋战换来的胜利被描述成唾手可得,后人恐怕就很难了解和反思为何这场战争需要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当年的那场战争,日军以44 万士兵生命的代价,就给中国带来了 8 年的战乱和上千万人的丧命,这样的军事实力并不是往空中扔几个土炸弹就能炸下来的。所以再拍那些雷人的抗战剧表现自己的无知了,尊重历史,正视历史,我们才能以史为鉴,不让这段苦难惨痛的历史再次重演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