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人吃羊, 为什么一般人吃不起?
宋代苏轼写过一篇《猪肉颂》,
其中有一句是
“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意思是富贵人家不愿意吃,贫困人家又不会煮。
富贵人家连猪肉都不愿意吃,那么宋代的富贵人家愿意吃什么呢?
其实,在宋代富贵人家一般吃羊肉。

古代最富最贵的莫过于皇家,
宋代的御厨一般只用羊肉,
“饮食不贵异味,御厨止用羊肉”,
这是宋代皇家祖宗家法规定的,饮食不追求奇珍异味,只吃羊肉就行了。
南宋汪元量写的《湖州歌》中有
“金盘堆起胡羊肉”
“日支羊肉六千斤”,
描绘的是皇家吃羊肉的场面。
羊肉好吃,尤其是冬天吃点羊肉,能御风寒,对老年人特别有好处。
宋代刘宰写的《玉糁羊歌》中,写道:
“华阳洞口玉糁羊,世人傅得神人芳。
雪团入口桂椒香,能令老者寿而康。”
会做猪肉的苏东坡,吃起羊肉来也会吃,
以前在京城里都吃腻了,
被贬到惠州后,只能吃羊脊骨,
在给弟弟子由写的信中,说那羊脊骨里羊肉的做法:
“煮熟热酒渡,随意用酒薄点盐炙,微焦食之”
煮熟,趁热剔出来,泡点酒,加点盐,烤到微焦,
味道真的好——“如蟹螫逸味。”
羊肉作为宋代的宫廷食材,没有其它缺点,除了价格贵。
高公泗写了一首《吴中羊肉价高有感》:
“平江九百一斤羊,俸薄如何敢买尝。
只把鱼暇充两膳,肚皮今作小池塘。”
九百一斤的羊价,使得这位官吏都不敢买了,
一般人真心买不起。

羊价这么高,也就达官贵人能吃得起了。
宋代张耒写的《一百五歌》中有:
“富家烹羊贫荐鱼”。
宋代释怀深写的《拟寒山寺·其十七》中有:
“人生稍富足,著意营口腹。买鱼寻鳜鱼,买肉要羊肉。 ”
正好反映了当时认为鱼中最好的是鳜鱼;肉中最好的是羊肉。
鳜鱼和羊肉是当时人们如果稍微富足,想吃点更好的,吃得讲究一点的一种追求。
也有人表示吃不到羊肉,也不会羡慕嫉妒恨,吃青菜也是可以的。
宋代王迈写的《和林养正龟符惠诗》中有:
“大官羊肉非吾羡,一筹藜羹劣可尝。”
一般吃饭有羊,就表示这饭吃得高级,
招待客人杀羊,就表示你这个客人是贵客、是我的好友。
宋代张耒写的《光山谣》中有: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
在《水浒传》中,
王进教史进武功,史太公大喜,史太公的大喜表现在他安排了酒席,
“叫庄客杀了一个羊”;
赵员外见到鲁达,杀羊;
柴进见到林冲,杀羊;
王伦见到杨志,杀羊……

大概是“物以稀为贵”,
当时宋朝以羊肉为贵,而同一时期北方的辽、金却是以猪肉为贵。
宋代许亢宗在《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中,讲述了出使到金国的见闻,金国招待他们有一种叫“肉盘子”的佳肴,“非大宴不设”,不是盛大的宴会不上这个菜,
其实这个菜就是猪肉,很肥的猪肉——
“以极肥猪肉或脂润切大片一小盘子,虚装架起,间插青葱三数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