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山雨欲来风满楼
食堂饭桌上第一次出现了新鲜的绿色蔬菜,杨过和小龙女欣喜万分。穿越以来,他们倒不是嫌生活条件苦,本来他俩就生活简朴,穿越前还一度被同学视为“琉璃猴子”(过于节俭,一毛不拔的意思),这延安特产的小米和大红枣在后世还是人人争抢的“补品”,可是延安的自然条件导致没有新鲜蔬菜也真够要命的,每次去🚾几乎都是一次苦刑……虽然黄土高原水果举世无双,可那终究是奢侈品……
不过好在还有蘑菇和红薯,这生活还算很甜美的。原来为了防范历史上的大旱灾,他俩先在自己的居所尝试培植蘑菇,什么花园、防空洞全成了试验场,并且还在孜孜不倦推广“双法”的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提示下搞“循环”,培植蘑菇带来的菌渣和延安到处都是的羊粪用于合成有机肥料,又去供应其他作物的种植……一开始还被鲁赤水斥为“小Z情调”,不过这个还是得到了伟人的认可,并下令推广。一时间,南泥湾的各种耐旱作物也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不过那些被打发去接受“再教育”的人可就惨了……这华罗庚可是他俩穿越前的第一偶像,光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华罗庚金杯”的烫金证书他俩就没少拿,为了把这位牛人请来,花费的心思比起童村只多不少,特别是三更灯火五更鸡写了大量的有关数论、统筹等的小论文,都快堆成山了……CPC方面对他也视为“国士无双”——在二战,一个优秀数学家,至少抵得上十个齐装满员的美国师(人数相当于6个中国军)!
华罗庚也不负众望,除了上来就出手不凡、秒破日军新密码,在他帮助下,边区的建设几乎发生质的飞跃。他的“双法”也提前出炉了。虽然挂着清华教授的头衔,但穷苦出身的他似乎天然与这些泥腿子们有很强的亲和力,凭借个人声誉,他号召知识分子走出书斋和课堂,来到广阔的工农业生产实践之中,还到各地借调了得力的人员组建“推广优选法、统筹法小分队”,亲自带领小分队到各地去推广“双法”,所到之处,都掀起了科学实验与实践的群众性活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为了这位“国宝”的安全,再说他本来身体就不好,每次都有专门的战士和医生全程护送,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的。他把数学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国民经济领域,还根据实际条件用深入浅出的语言写出了《优选法平台及其补充》和《统筹法平话及补充》两本科普读物。根据最高指示,边区各个工业部的负责人都去听了《优选法》《统筹法》。
解放后,他为推广“双法”,足迹遍及全国二十六个省、市、自治区。他组织和领导了广大工人、农民、战士和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推广“双法”,使“双法”得到大面积普及和推广,以至运用到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研究,不仅为节约能源,增加产量,降低消耗,缩短工期取得了显着的经济效益,而且培养了一支为国民经济服务的科技队伍。伟人对华罗庚在科学上的这一创新曾给予高度评价,祝贺和勉励他“壮志凌云,可喜可贺”,“奋发有为,不为个人而为人民服务。”并授予他“人民数学家”的光荣称号。后来还推出《优选学》一书,并将手稿作为国庆献礼送给了PRC国务院。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
话说能吃上久违的绿色蔬菜,这得感谢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保卫延安”的胡团长。KMT掀起第一次反CPC高潮后,胡团长在常凯申的授意下突然向延安发起了进攻。不过现在CPC力量比历史上强得多,加上那些“right倾投降主义”的人在整F中被一扫而空,于是也没有再忍让,直接重拳反击,前线八路军毫不客气地把KMT势力排挤出了河北,并向豫北渗透,边区这边李云龙领着独立团出击,胡团长三天不到就损失了两个团,可把他心疼得……事后胡团长就学乖了,刚好边区缺乏绿色蔬菜,于是各有所需的双方背着常凯申开始了谈判……后来胡团长干脆强占了西安城外的几个富豪的的土地,改行当了农场主,反正手下的壮丁兵打仗不行,种地可是好手……至于汇报常凯申,美其名曰“发扬屯田传统,减少WYZ的压力”……
饭后,边区化学三厂(军用爆炸物)的技术主任熊大缜来报告了一个好消息——火箭筒搞出来了!这清华助教熊大缜是个年少有为的物理化学天才,堪称红外夜视仪和路边炸弹之父,可惜历史上却被冀中一些极left的人给当成了KMT的特务……杨过夫妇这个时空当然不愿意这样的悲剧发生,自然提早做了准备,先行一步把他设法“抢”到了延安。
空旷的的武器试验场上,熊大缜正恭敬地站在伟人的身后,而在他身子的旁边的桌子上,却是摆着几个很奇怪的手榴弹大小的炮弹以及几根平平无奇的铁管,几米外的还停放着几辆报废的坦克装甲车,以及一堵二十厘米厚、两米高的砖墙。虽然伟人反对唯武器论,但是真正懂他的人都知道,他是最爱惜战士的生命的,一切能有效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武器装备都是他期待的,这不,他得知化学三厂搞出了一款新式装备,好奇之下也来了。
在熊大缜向伟人介绍了火箭筒后,旁边的试射人员便开始组装。组装完后,在旁边的人员驱散了后方的人后,随着那名试射员直接扣动了扳机,只见一辆从鬼子手里缴获的97式中战车,直接从正面被击穿,当场爆炸。
这还不是让他们惊讶的,当又一枚炮弹击穿了36式坦克和那堵砖墙后,大部分人都傻眼了,显然是被这款这么简单的武器效果给增加了。除了杨过夫妇,其实他们知道这东西实际上是个缩水版,由于边区乃至整个中国都缺乏铜资源,边区那点有色金属都是通过胡团长还有傅作义(他的地盘上有铜矿) 那边走si过来的,杯水车薪,必须有限供应最基本的子弹。毕竟这个时候钢壳子弹的技术难关并没有攻克。因此火箭弹破甲弹头内的药型罩是铁制而不是紫铜的,破甲能力打了折扣,不过对付鬼子绰绰有余。而且得知该火箭筒使用的弹药除了弹头和尾翼就是一根硬纸包裹的黑火药柱作为推进剂、在那些敌后根据地也很容易制造后,一名八路军干部直接道“这东西要是拿到前线去,小鬼子的炮楼还有必要存在吗?”
不过经伟人提醒,杨过夫妇这才想起来这东西要是落到鬼子手里,难保不威胁我方的装甲部队,不禁惊出一身冷汗,至于后面李云龙独立团的坦克都拖回厂改装,又是另外一码事了。
。。。。。。
晋西北。
八路军某营正在对日军一个中队发动进攻,这个中队退到了一个炮楼里,依靠着防御工事阻挡着数倍的八路军。要是放以前,八路军对于这样的炮楼一点办法都没有,最多是拼着人命,令战士带着炸药包到炮楼底下引爆,不知道也牺牲多少人。
“火箭筒,给我用火箭筒轰!”营长操着一口湖南话,指挥着刚刚熟悉火箭筒的战士们,扛起火箭筒朝着碉楼轰击。
“首长,这东西和土炮一样,炮弹还没有手榴弹大呢,真有用?”
“哪来那么多废话,给我轰!”
另一面上,他们营的所有机枪开始朝着炮楼进行压制设计,而炮楼中的日军则无暇顾及那边准备用火箭筒轰的八路军战士。
该营的基干力量都是老红军,战斗力毋庸置疑,可毕竟还是新使用的菜鸟,第一发火箭弹没有击中炮楼,火箭弹拖着长长的烟尾,擦着炮楼的边过去了。
营长丝毫不以为意,叫道:“继续打,继续打,咱们的火箭弹多得是,我就不信弄不死这些小鬼子。”
手忙脚乱的八路军战士给火箭筒再次装上了一枚火箭弹,这一次的射击运气好多了,火箭弹直接打进了炮楼中的窗户,并引起了剧烈的爆炸。这些炮楼比起后世那些加固型的工事差得远,火箭筒对付这样的炮楼还是轻松加愉快,轰击过后直接把这个炮楼的一面墙给洞开了。
营长一见有效果,振奋地命令他的火箭筒手继续发射火箭弹,上级领导罕见地对他交代,可以敞开打。虽然营长也有些疑惑我军什么时候这么土豪了,但是消灭这些鬼子是当务之急。
日军一见炮楼镇守不住,也发挥出了血性,开始对外围的八路军进行反冲锋,他们之前已经损失了不少人,现在倚仗的就是日军对中国军队的传统的心理优势。可是他们一现身,就被八路军猛烈的排枪火力给顶了回去。八路军可不是KMT军那种被日军的这种“banzi”一吓就不战自乱,有的战士甚至为了保证“一发子弹干掉一个敌人”,索性在敌人进入二三十米的距离才开枪!日军发动的猪突攻击无济于事,战斗仅维持了十几分钟,日军就已经被彻底击溃,营长适时地发动了冲锋,最终将日军一网打尽。
“痛快,痛快啊!仗就应该这么打才对!”营长兴奋得哈哈大笑。
。。。。。。
为了表彰熊大缜,之后正式大规模投产的火箭筒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称X-39式火箭筒。
。。。。。。
火箭筒的投产让CPC上下一片欢愉,终于不再为鬼子的炮楼发愁了。有人欢喜有人愁,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多田骏就高兴不起来了,之前杉山元因为扫荡不力,甚至还发生了日本“双勋章”吉田大队(南京大屠杀凶手)被贺龙围歼并抢走一门天蝗御赐山炮的事情和原本要担任天蝗侍从官的第二混成旅团长阿部规秀被八路军迫击炮炸死,被日本大本营直接撸了,多田骏上任后,仔细研究了八路军,认为单靠扫荡根本不行,于是开始推行以铁路、公路、炮楼等为“锁链”的“囚笼政策”,可是他发现八路手中多了一种新的“小土炮”,看上去和掷弹筒一样不起眼,可是遇上炮楼却无往而不利,运气好的直接“一发入魂”……多田骏愤怒之下加大了“扫荡”力度,并且他比杉山元还狠,直接推行了惨无人道的“三光政策”……
与此同时,1940年1月,汪兆铭公开成立伪政权,更是举国震惊,给凄风苦雨的中国大地蒙上了更深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