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寒
2024-01-07 本文已影响0人
心中的星月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商周时期,最后定于春秋时期。一年24个节气,每个节气之间相隔15天,每月两个节气,第一个叫作“节气”,第二个叫作“中气”,现在统称“节气”。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此时将进入农历中最后一个月,俗称“腊月”,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北方地区一年中的最寒冷时期,因此也有“大寒不寒小寒寒”的说法。在小寒期间,北方地区农民会进行歇冬,而南方地区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时节一般在一月下旬,因此南方一般大寒比小寒更冷。在小寒时节,南方地区会为了来年开春播种做好准备,会给作物追施冬肥,并做好防寒防冻等工作。
在小寒时节,夜晚还会出现结霜现象,称为“一白”;水会结冰,称为“二白”;如果小寒期间下雪,则称为“三白”。小寒节气出现“三白”意味着天气非常寒冷。
七十二侯是中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侯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侯。各侯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
一候:雁北乡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徙,此时北方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从南方向北迁徙。
二候:鹊始巢
喜鹊是中国北方的一种留鸟,一般在每年四至六月繁殖,它们的筑巢要求很高,所以小寒时节,喜鹊就开始筑巢了,经常要花去四个月左右的时间。
三候:雉始鸲
雊,专指野鸡求偶时的鸣声,在四九的时候,雉鸡便开始求偶鸣叫了。
小寒时节,蜡梅花绽放,是探梅赏梅的最好时候。也许有人会问:“蜡梅不是腊月开花吗?那为什么不叫‘腊梅’,而叫‘蜡梅’呢?”原来蜡梅的花骨朵花瓣比较硬,像涂了一层蜡,因而才叫蜡梅。
“小寒忙买办,大寒要过年”,小寒到了,也就意味着春节将至。小寒三候中“雁北向”也是“思归”的标志,在外打拼的人们开始整理回家的行囊,准备回家,而家里的亲人也开始忙着备置年货、写春联、剪窗花,期盼着远方的亲人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