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不喜欢动物
从小不喜欢动物,大的小的、家养的野生的,从来没有亲近的愿望。
喜欢干燥的、气味清新的、温和的东西,比如桌布、书本、饼干、地板。
某些现代人崇尚的生活方式——土地、植物、自给自足、有机——是我成长时的背景。在主动逃离这个环境的那一刻起到现在,它从来没有被怀念。
因为,真正靠一亩三分地的自给自足,你感到的只会是匮乏、窘迫、被忽略。出生、生长在大城市的近郊,周边五百米之内有人工河、菜地、农田,理想的环境吧?在酷热的夏季日日吃丝瓜和茄子,因为只有它们天天长出来;虽然周边五百米内就有人工河和一个不小的池塘,但指望靠它们吃上河鲜是非分之想;虽然家后面就养着四五只母鸡,可吃炒鸡蛋的次数屈指可数,因为它们是要被卖掉换钱的……
一起生活的奶奶,会把好吃的(一些饼干、糖果)藏在柜子的深处,周末,阿姨家的表妹来了,它们会被隆重地送到她的手里(而她的家境比我们好一百倍);极少与父母交流,他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农忙时还要头朝黄土背朝天,那是没有后路的体力劳动,和现在朋友圈的开花结果,播种收获是完全不同的;家里人手缺乏的时候,会被要求去帮忙挑粪……懂了吧?虽说不够富裕是七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中期之前的普遍社会现实,可在那种境遇下,不饿肚子不等于母慈子孝,不等于被关心,不等于美好的回忆。
现在,在某些长辈、同辈的讲述中,原来的生活如天堂一般:春天河里鲜嫩的螺丝、夏天打谷场上凉爽的风、水井里被冰得凉凉的西瓜、春节时的家族团聚……这些一去不复返的东西,恨不得天天用来狠狠回忆。讽刺的是,现在这里是好地段,有地铁、高档社区、shopping mall,父亲家在九楼有个令人羡慕的三房……从1998年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化,将这片土地上的一切摧毁、重启。
而我,从来没有怀念。为什么要怀念带给我痛苦和瑟缩的记忆?
因为成绩好,被送去了市区的小学读六年级的最后一个学期。在那里,可以有资格考重点中学。我考上了,一路顺顺利利。可是,全程六年半,一直是压抑的基调。因为,和同学们的生活背景不同,没有共同被分享的经历:他们住在六层的公房里,早餐是豆浆生煎;而我要踩过雨天泥泞的土路骑行五十分钟才能到学校,我的脚上有泥土的痕迹,我的早餐是泡饭和剩菜。
这些是我最深的自卑。绝对不是因为穷而自卑,请相信我。而是,在那么幼小的时候,自己就孤零零地被抛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社会。因为不同,所以自卑,且不能同外人讲述,即便是父母。
大学,义无反顾选择外地。我就是要离开,有个崭新的平等的开始。
所以,动物的气味、排泄物、脏脏的污迹,我从未喜欢,就像童年郊区生猛残酷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