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的手艺
中秋回家有两个感受:吃不够,睡不醒......
家给了我最大限度的包容,不论多大,回家见到爸妈,总带着一丝娇气。放松身体,时不时撒个娇,我知道在他们眼里,我始终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岁月在脸上的刻痕愈加明显,在笑容的印记里,掠过一丝苍老。
时间不会等人,虽略有遗憾,但这与伤感并没有太多关系。每个人都有过似水年华,形如一年四季。人生各阶段都有各阶段的美,所以,不必在意。
不谈工作,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门手艺。我爸的手艺是做菜,而我的手艺就是吃。爸爸这门手艺传女不传男,可我是独子......迄今为止对于爸爸的手艺我没学到,吃的技艺倒是与日俱增。
民以食为天。早年间,家里穷,以简单的食材做出独特的味道才是手艺。比如:火柴灶熬粥,要几成火才可以用最少的米做出最香的米粥,并且锅壁要结渣,可以供小孩子吃;搅疙瘩放多少榆钱,最少量的放豆角碎,少粗盐,几滴醋,一滴香油才又省又香。
生活造就烹饪的技艺,激发无限潜力。
原先炼油剩的油渣才最是美味。肉渣和韭菜或是白菜拌馅,粗面粉擀皮包成饺子,味道鲜香不油,既有肉的味道又有菜的香气。这才是可以回味的手艺。
做菜这门手艺源于馋。虽然听起来有些贬低手艺人,但若不爱吃,何以谈吃?一道菜,天南海北一个名字,却有各地独特的味道。爸爸注重菜的真实味道,要求主材与配菜要分出层次。所以在烹饪的时候,火候的把握是终极学问。
因为爸爸没有美食家的伶牙俐齿,如果有,那什么所谓美食家云云瞬间被秒成渣渣。菜的味道,选材、顺序、烹饪、色泽、香气、口味、回甘一个都不能少。所谓好菜,不是说出来的,是一种味蕾的深刻体会。
我们吃饭,讲究吃好吃饱。注重实体上的饱腹感,往往忽略了精神上的满足。随着人们精神生活的提高,真正的品味,不是大快朵颐,而是在一口两口间的回味,体会食物的本真味道。味道可以调节人的精神和感觉,穿插在生活之中,才不会腻烦。
爸爸的手艺已经服务了四代人,百吃不厌,是他不教我做菜的真谛。会吃的人自然懂得如何去做,而烹饪不仅是技艺,更多的是人生经历体会和味觉艺术。烹饪可以在调和味道中理解生活,做菜做出一种态度,可以让食客在入口时感同身受。
画虎难画骨,画人难画魂。烹饪的真正的魅力,在于人与菜品的相容,提炼,得虎之骨,现人之魂。爸爸的这门手艺,博大精深。
一日三餐,不只是填饱肚子。如果领略了烹饪的艺术,你的生活是否会味道十足呢?我想一定是的。
我吃的这门手艺,还真是不能丢。会吃是福,我可以常常回家品爸爸的手艺。时刻回味菜的香气,忘了时间,至少......一百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