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 ***

关于认知,认知趣事,认知偏差,认知升级

2018-09-26  本文已影响0人  知识管理某李

我毕业后做过几年翻译,养成了一些翻译人特有的习惯,跟同仁聊起来,发现大家都有这个毛病——做翻译的经常被人抓着问某词语怎么翻,某句子怎么翻,这时候翻译人就要抓狂,你他妈不告诉我上下文我怎么给你翻!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下意思可能千差万别。这是翻译人的一个职业小习惯。

上网查了一下,网友们分享了各种让人捧腹又好玩的职业习惯。

有做客运的职工,一说起某城市想到的就是火车站;
有在洗车行做的,一看到脏车就想拿出水枪冲洗然后抹泡沫;
有干民航的,在马路上看到个公交站牌,上面有321路,震惊了一下:飞机怎么停这儿了?注:A321是空客的机型
有高中语文教师,习惯找错别字,习惯听人说话是否有语病;
有做银行柜台的,见到钱心一点都不跳,毕竟一天数的钱比别人一辈子见得钱都多;
有服务行业的,对人对朋友习惯说请稍等一下,不好意思;
有在天猫超市工作的,出门逛商场,看到啥东西都觉得熟悉,连特么价格都知道;
有四大审计狗出身的,工作性质是保持职业性谨(Huai)慎(Yi)。别人跟他说任何事,想的都是信息来源是哪里,是否可靠,有没有其他证据,有没有第三方验证,有没有相矛盾的信息,所有的数字都恨不得重新算一遍。
有做室内设计的,有一次我朋友邀请他去他刚装完的loft去参观。结果被他从一楼到二楼,从墙面到地面,从厨房到卫生间包括卧室全部挑出了毛病。
有做医生的,总觉得到处都是细菌;
有做投行的,爱分析,爱做解释型经济学家,俗称马后屁。
有职业是文书的,习惯大概纠病句,错别字,标点符号。
有做活动的,做事提前报备,比如,见客户先约人,旅游先做方案,恋爱先排流程;
有做招投标的,看到工地第一反应是看哪家建筑公司;
有税务部门的,一走进商店里就去瞄一下店家收款开的是否是合法收据;
有做瑜伽培训的,路上看到有踝外翻、膝盖超伸、骨盆前倾、耸肩等体态不正的人就想去给他掰正。

网络上还有各省份人眼中的搞笑中国地图,每个省份对其他地区都有不一样的标签与印象。

还有一个关于我自己的故事:

在我从小到大的印象中,以色列这个国家不是什么好东西,成天打战,与美国勾结,轰炸周边国家,搞区域霸权,欺负阿拉伯。偶然看了一期《晓说》,节目讲述了以色列这个民族如何勤奋,如何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颠沛流离,二战时期在纳粹面亲毫无反抗之力,而建国后又如何骁勇善战,无坚不摧;美国为什么对以色列大加支持,还有中国偏向阿拉伯世界的立场等等。

节目让我大受启发:我自小对以色列形成了一个固定认知,那就是以色列霸道,不讲道理,美国护犊子,以色列是一个讨厌的民族。看了节目后,我对以色列有了颠覆性的认知。俗话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为什么以前一直有一个被扭曲的认知,应该是受了国内媒体和中国立场影响,就好比美国的媒体大部分被犹太人控制,就不会大肆报道以色列轰炸巴勒斯坦之类的负面新闻,所以美国青少年对以色列肯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认知。

职业习惯也好,搞笑地图也好,认知的故事也好,都是认知心理在作怪。

认知心理学有一个“表征“的概念。“representation”在英语里有代表、表示、象征等含义,即以一物作为另一物的代表,或用一种信号代表一种事物,在心理学中被译为表征。表征在辞海里的解释是“揭示;阐明”。

对表征的理解可以这样概括:一方面,表征是独立于学习主体的外部信息结构形式;另一方面,表征是指反映外部信息的学习主体的认知结构。人们把前者称为外部表征,把后者称为内部表征。

外部表征是信息的外部表现形式,外在地以一种符号来代表具体的事物或事件,它们被记录在纸上或其他的物理媒体上,文字材料、图表材料等就是这种外部表征形式,即用文字符号或图形符号来表示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这种表征往往是根据客观事物的客观逻辑关系进行信息组织的,但是人们在表征外部信息时并不是完全按照外部所表征的形式进行的,他们必须以个人的心理结构形式对外部信息进行重新表征才能理解外部事物以及它们间的相互关系,这就是内部表征。(认知心理学,何华编)。

上述故事正是内部表征的印证。内部表征具有主观性,并不是认知主体对客观事物的全部和真实表现。做客运的,说起某个城市第一时间想到的是那里的火车站;说起重庆,就想起毛血旺。当我们把某个人,某个地方标签化时,实际上就是在做主观的内部表征。

还有一个非常浅显易懂的例子就是大人与小孩对同一件事物的感知和表征不同。我小时候觉得老家的那个院子很大, 儿时经常与许多小伙伴在院子里跳绳,踢毽子,打羽毛球。后来时隔二十年再回去看,觉得老宅子变小了,院落怎么那么逼仄,怎么看都不如儿时记忆中那般宽阔。院子的大小没变,变的是人的“眼界”。

之所以引出认知的主观性,是因为我困惑于认知与知识的关系。

《罗热词典》(Roget’s Thesaurus)中列出了一系列知识的同义词:

认识、认知、专家认识、熟悉、经验、视野、默契、见解、熟知、领悟、理解、识别、欣赏、判断、直觉、良知、意识、感知、预知。

在这里,“认知”是“知识”的同义词。

可是,我们也说过,知识是思维与认知的产物。那么认知本身到底是不是知识?要回答这个问题,似乎可以从思考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知识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

是否所有主观认知和主观认知的产物都是知识?

达文波特和普鲁萨克对知识的定义是:知识是一种包含了结构化的经验,价值观,语境信息,专家见解和直觉等要素的动态的混合体,它为评估和利用新经验与信息提供了环境和框架。

知识管理国家标准,将知识定义为“通过学习、实践或探索所获得的认识、判断或技能。”

从定义可以看出,知识是经验,是价值观,是直觉,是认知,判断或者技能。

认知心理学也有关于知识的定义。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

根据韦伯斯特(Webster)词典1997年的定义,知识是通过实践、研究、联系或调查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事实和状态的认识,是对科学、艺术或技术的理解,是人类获得的关于真理和原理的认识的总和。总之,知识是人类积累的关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这是广义的知识概念。

皮亚杰认为,经验(即知识)来源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布卢姆在《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为知识是“对具体事物和普遍原理的回忆,对方法和过程的回忆,或者对一种模式、结构或框架的回忆”。

认知心理学对知识的定义更加关注个体的认知,知识可以是理性知识,也可以是感性知觉,知识形成于个体与环境的交互,知识还是一种回忆。回忆,经验,直觉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几个概念都具备十足的主观性——经验和直觉具有不容置疑的主观性,经验是亲身的经历和体验;而人类的记忆本身就充满主观性,会被回忆者扭曲。回忆其实是大脑对过去经历的重构,回忆中出现的画面,是我们自己重新构思的,重构的记忆并不一定可靠,而我们常常把我们自己大脑重构的记忆,当作准确无误的事实。

知识具有主观性,就能说明所有主观认知都是知识吗?

认知论认为,知识虽然是主观的,然而检验知识的标准是客观的。主观的认知并不一定是真知识,因为通过主体的精神的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活动所产生的知识,只有与客体的情况相符合时,这个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然而,事实是,我们的认知有时并不与客体相符合,而是存在偏差,这种认知现象称为认知偏差。

认知偏差是有特定模式的判断偏差,主要是由于人们根据主观感受而非客观资讯建立起主观以为的社会现实所致。认知偏差可导致感知失真,判断不精准,解释不合逻辑,或各种统称“不理性”的结果。有些认知偏差是广为接受的,认知偏差往往能节省实践,使行动更有效率,因此有时也称作“捷思”。另一些认知偏差则是人们思维系统的内建局限,容易造成不恰当的心理反应与想法。

比如我之前对以色列的认知就是一个幸存者偏差。幸存者偏差指人们所获得的有些信息可能会因为信息的提供方的匮乏,而使得由这些信息得出的结论缺乏普适性。但人们往往会忽视这一点,忽视而把获得的信息过度概括。“死人不会说话”,或者说信息不对称。

彩票(也适用于股市)的中奖率十分低,然而我们经常能看到媒体大肆渲染一些中奖的人,给人一种彩票中奖率很高的错觉,而大量买彩票却没中奖的人并不会被报导,也就容易被忽略。

我们常常说认知要升级,克服自己的认知偏差就是其一。当然,幸存者偏差只是认知偏差的一种形式,还有基本归因错误,达克效应,乐观者偏差,后视偏见,曝光效应,赌徒谬误等。

为什么认知升级对学习如此重要?很简单,因为认知的主观性会造成错误的判断和错误的行动,无法收获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知识。做正确的事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方向错了,一切都错了。

试想,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是我智商低,我永远学不会新知识,我能力很低下,他如何能学好?如果学生对学习的认知是学习很枯燥,学习很烦人,学习没有价值,他如何能学好?如果学生对学习如何学习的认知仅仅是记忆,背诵,题海战术,他怎么能改进学习方法?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元学习。

认知是一切行动的纲。如果认识错了、歪了,那么思考的角度、行动的方向和动力都会有问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