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专题精选池散文想法

《小词大雅》,从李煜、纳兰性德到李宗盛,最是平实易动人

2018-12-28  本文已影响138人  沐南秋

《奇葩说》第五季中詹青云有过一段非常精彩的发言,辩论的主题是要不要喝忘情水,其中有这么几句:“如果我自己失去了一生的挚爱,都毫不觉得可惜,我为什么还要去看《泰坦尼克号》,听《梁祝》,去读《半生缘》,去叹息,十年生死两茫茫,当时只道是寻常。”

十年生死两茫茫,当时只道是寻常,都是悼念亡妻的词,上半句来自北宋的东坡居士,下半句来自早清的纳兰性德,细细品味,你会发现这两句跨越时代的词放到一起,竟然会产生非常奇妙的化学反应,有一种不同于原来两首词的韵味。

但是奇怪的是,当时台下的观众一脸茫然,显然没有听明白詹青云要表达的深意。为什么会这样?直到最近我读了台湾学者叶嘉莹的《小词大雅》才明白其中一二。

1

叶嘉莹点评李后主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说,李后主呀,不是在字句上雕饰,没有什么“小山重叠金明灭”,没有装饰和修辞,说“林花谢了”,谢了就是谢了,“太匆匆”就是太匆匆,就这么直白,就这么简单。

很多词人在写词时喜欢炫耀自己的知识,使用各种典故来表明自己的博学。

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学课本里的一首词《扬州慢•淮左名都》,作者姜夔。词中可谓句句用典,没有注释的话完全一头雾水,看着注释一句句看读懂之后也能明白作者蕴涵在词中的情感,比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其中的妙处也能体会一二,然而时间一长,就基本上忘光了。

但是后主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从读过就怎么也忘不了了。

我们都知道,李后主是一位亡国之君,“心系诗词无恋国,可惜生在帝王家。”他的作品水平最高之时,也是在沦为阶下囚之后,可以说,后主本身的遭遇便是一段血泪史,而后主的词全然写出了他遭遇的心酸苦悲。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可谓字字泣血,句句扎心。

2

仔细思之,真正流传下来并被人记住的诗词,多是如后主的词一般直白易懂。就比如现代受很多人追捧的纳兰词。

纳兰性德,清朝初年词人,满族正黄旗,或许正是他的非传统汉族文人的出身,让他没有落日正统文化的窠臼,在遣词造句时没有太多的包袱,而是直抒胸臆。

就像如今人人唱诵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后面的两句同样道出了人世的变化“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表达相思的“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写思乡之情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乡无此声。”

几乎不用看翻译,就能体会到词句中蕴涵的深情。当然也有例外,就像开头提到的“当时只道是寻常”,是一首悼亡的词,词牌名叫“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词中倒数第二句和第三句所写,是作者以前和妻子的闲居日常,妻子轻手轻脚,怕打扰到醉酒后沉睡的自己,和妻子猜某事在书中的位置,赢了就喝茶庆祝。这些以前以为只是寻常的小事,现在却是如何也不可得了。前面两句的理解障碍,让我们没办法明白最后一句话的意思。而一旦明白, 你就会发现词中蕴涵的伤感与遗憾。

然而,这种不容易理解的句子,终究也是隔着一层,所以这句词才不会为大多数人所知吧,这也是为什么《奇葩说》的观众听到詹青云的吟诵会茫然的原因。

3

词,在古代是要配上曲子唱出来的,和我们现在歌曲的歌词是一样的,现在的歌词作者可以说是现代的词人。

而现代的词人,有一位在我看来就非常像古代的李煜、纳兰性德。也是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最深沉的情感,他就是李宗盛。

手机里有一首梁静茹和他合唱的歌,《明明白白我的心》,是演唱会的实录,歌的中间有李宗盛的一段独白。
“静茹最近跟我讲说,她越来越听得懂我的歌了。那个。。。年纪见长,就慢慢更知道老豆当初写的是什么意思,可是我希望你不要经历老豆经历得这么,这么多啊。

三段婚姻的波折,事业上的起起落落,带给他的是无法言表的人生感触,这些,他都用最清晰易懂的歌词写了出来。

越过山丘,才发现已无人等候。

当朋友都不好吗?我多想雨中听不到你的回答,它却那么清楚啊。让这个你曾深爱的女孩一夜长大。

旧爱的誓言像极了一个巴掌,每当你记起一句就挨一个耳光。

无论是写恋爱中的期待与失落,还是写人生路上的起伏与无奈,李宗盛总能用最生活化的画面在一瞬间击中你,打得你体无完肤。

年少不懂李宗盛,听懂已是不惑年。

4

当然,李后主,纳兰性德的词和当今李宗盛的词,平实易懂只是表象,在浅显的语言背后,是深沉的感悟与饱满的深情。

尼采说:“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因为作者有着独特的人生经历,而又偏是多愁善感之人,才能写出如此炙热的词句。
而最神奇的是,即使没有类似经历的洗礼,这些深入人心的优秀词作也会唤起你生活中的感受。

就像我们都没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然而生活工作失意之时,也能品味一江春水般的愁绪;或许没有痛失挚爱的悲苦,然而职场沉浮偶见人心之复杂,也难免感叹一句,人生若只如初见;或许没有几次婚姻的挫折, 然而也会发现,越过山丘,原本以为会出现的人,并没有在等候。

用作者叶嘉莹的话说,李后主用他一个人的破国亡家的悲哀,写出来我们所有人类的无常的悲哀。好的作品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如果非要问为什么,大概因为我们都是尘世中挣扎历练的凡人吧,所有的悲苦心酸自有相通的一面。

就像王国维的词中所说“偶开天眼觑红尘,可怜身是眼中人。”即使是偶尔顿悟、想开了,也发现自己不过是红尘中一俗人。

5

最后说说清代词学家周济的评论。

周济曾对比评论三位词学家,温庭筠,韦庄和李后主。

他说,“飞卿,严妆也。”温飞卿,也就是温庭筠,写“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的词人,他的词有着一丝不苟的妆容,雍容华贵。“韦庄,淡妆也。”,韦庄的词,像是略施粉黛的淡妆,“人人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而后主的词呢,“粗服乱头”,穿着最朴素的衣服, 也没有精心准备的发饰,甚至都没有精心梳理过,却“不掩国色”,难掩其中真正的绝色。

我们都说,真正的美女,即使是穿着学校统一的制服也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而真正优秀的词,如李煜、纳兰性德、李宗盛的歌词便是如此,把最自然最朴素的一面呈现给你,仍无妨倾国倾城的绝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