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自己
不要跟層次不同的人解釋自己
到了這個年紀,想找個懂你的人太難,遇到被誤解,被傷害的瞬間,反而喜歡保持沉默,選擇不解釋。因為心裡知道,懂你的人,你不解釋,他也心有靈犀,不懂你的人,解釋再多都是對牛彈琴。
村上春樹說:
世上存在著不能流淚的悲哀,這種悲哀無法向人解釋,即使解釋人家也不會理解。
你站山巔,告訴他前面是一片汪洋,他在半山腰,只能看到滿目的荒涼。
常言道:“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以語冰。”
層次不同的人,沒有跟你站在同一高度,永遠到不了你的那個點,因而你的解釋於人於己而言,都毫無意義。
無關是非,只關立場
看過這麼一則寓言故事:
父子倆進城趕集。父親騎著驢,兒子牽著驢走。一位路人看見,便說:“這個父親真自私,自己騎著驢子,讓兒子在地上走。” 聽到這話,父親連忙從驢背上下來,讓兒子騎上驢,他牽著驢走。沒多久,一位過路人又說:“這個兒子真不孝,老爹一把年紀了,不讓老爹騎驢。” 兒子一聽此言,滿是羞愧,趕緊讓父親上驢,父子二人一同騎驢往前走。走了不遠,一個老婆子見父子倆共騎一頭驢,便說:“這爺倆的心真夠狠的,這麼瘦弱的驢,怎麼能承受得住兩個人的重量呢?可憐的驢呀! ” 父子二人一聽也有道理,又雙雙下來,誰也不騎了,乾脆走路,驢子也樂得輕鬆。哪知走了沒幾步,又遇到一個老頭,嘲笑道:“這爺倆都夠蠢的,有驢卻不騎,情願走路。” 最後父子倆二人原地苦惱,不知要如何做才是對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很多事情無關是非對錯,只是立場不同。別人覺得你錯了,那是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來評價,如果你有你的原則,大可不必對此向他們解釋你自己。不解釋不是默認有錯,而是問心無悔。
世上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沒絕對的是與非,更多的是冷暖自知。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向他解釋也是枉然,哪怕經歷過的人,感受也各有不同。那麼,各自站在不同的立場,你的解釋在別人眼中不過是最蒼白的辯解;既然如此,何必向別人解釋自己。
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
一對中年夫妻,十分相親相愛,十年如一日,從沒有吵過架。妻子十分賢惠,每天都能根據男子早上出門的穿衣來判斷,該做什麼菜是他喜歡的。他穿夾克,她就做剁椒魚頭;他穿正裝,她就做菌菇青菜湯;他穿襯衫,她就做牛排。男子常常在人前誇她:“她每天做的菜都正對得上我當天的胃口,以至於我每天最大的期盼就是她做的飯。” 兩人的恩愛,卻惹來旁人的質疑:“都一把年紀了,還能有這麼好的感情,想是裝出來秀的吧。” “她一天到頭都不工作,能做幾道菜也沒什麼了不起。”
對此,夫妻二人一笑而過,不做解釋,覺得那些人根本不懂他們的幸福。
做好自己,時間會為你證明
在生活中,我們總是不經意地在乎一些人的看法,於是常常會去解釋和證明自己,以求迎合那些跟自己不在同一層次的人。
然而,和不在同一層次的人交流,就像雞同鴨講,你花盡時間和力氣去向那個人解釋你的想法,可他聽不懂還是聽不懂。
人活在世上,難調眾人之口。你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如果一味在乎別人的看法,就會活得很累。很多時候,你只管做好你自己,就行了。